苍茫刘桥渡,南北凡几过。
清霜十月交,澄湛东流波。
饮马立水边,照我两鬓皤。
行役非所苦,伤怀动悲歌。
三年恒山赵,弹劾兼拊摩。
嗷嗷眼中民,力弊差与科。
不能一勺润,慰彼烦与疴。
顾此衣带水,溉载功实多。
人而反不若,低首愧野河。
素餐吾可逃,奈此苍生何。
野河渡
苍茫刘桥渡,南北凡几过。
清霜十月交,澄湛东流波。
饮马立水边,照我两鬓皤。
行役非所苦,伤怀动悲歌。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旅途中的感慨之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自身经历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深感慨和思考。
首句“苍茫刘桥渡,南北凡几过。”描绘了诗人在刘桥渡这个地方,经历了多次的南北往来。这里的“苍茫”一词,既形容了刘桥渡的地理位置,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无助。而“南北凡几过”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在这段旅程中的艰辛和疲惫。
次句“清霜十月交,澄湛东流波。”则是对季节和水流的描述,以清霜和东流的波光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深沉的氛围。这两句诗虽然简短,但却为全诗奠定了一个宁静而又深沉的基调。
接下来的四句诗,诗人开始抒发自己的感慨之情。“饮马立水边,照我两鬓皤。”描绘了自己在水边饮马的场景,同时以“两鬓皤”来表达自己已经年迈的事实。这两句诗虽然简单,但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自己人生的无奈和感慨。
接下来的句子,诗人更是将自己的情感推向了高潮。“行役非所苦,伤怀动悲歌。”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困境之中,但却并不感到痛苦。相反,他更多的是感到悲伤和无奈。这种情感的转变,使得整首诗更加引人入胜。
最后两句,诗人再次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之情。“三年恒山赵,弹劾兼拊摩。”描述了自己在恒山期间的经历,以及自己在仕途上的坎坷。而“嗷嗷眼中民,力弊差与科。”则表达了自己对于民生的忧虑和同情。这两句诗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政治情怀,也体现了他对人民深深的关爱。
最后的两句诗,诗人更是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了对社会的反思之中。“顾此衣带水,溉载功实多。”表达了自己对于自己责任的认识和承担。而“人而反不若,低首愧野河。”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对于自己行为的反思和自省。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个人经历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深感慨和思考。同时,这首诗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