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美秋江上,尘埃耻托根。
笑倾行雨国,香返梦兰魂。
蛱蝶无媒妁,鸳鸯见子孙。
遍窥思两桨,深锁忆重门。
怯徇风波性,惭留月露痕。
枉将金试步,千古怨东昏。
再赋
介绍
《再赋》是宋代诗人叶梦得的作品。
《再赋》不仅在艺术上有着独特成就,还反映了作者深厚的学养和对自然景观的独到理解。叶梦得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及对前人创作的赞赏,展示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技艺。
相关推荐
再赋 陈与义宋代诗词赏析 1. 诗句原文 堂堂李杜坛,谁敢蹑其址。 先生坐坛上,持钺令余子。 由来文字伯,不但表奏伟。 高怀淡无嗜,寓兴或留此。 平生上林手,避谤淹二始。 登临意超然,笔落风雨似。 事异柳司马,辛苦记山水。 乐哉邦无事,那待猛。 2. 译文解释 《再赋》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分析: - 兴公赋天台,千字何其少。 - 在岘山遇见了巧匠,引出了六首诗。 -
【注释】: 1. 楚泽:指屈原流放时的湖南。兰纫佩:以香草为佩饰。 2. 廉泉水:用清冽的泉水洗涤心灵。 3. 荷锄通草径:拿着锄头穿过长满青草的小道。 4. 戴笠钩藤阴:戴着斗笠在藤树的阴凉下歇息。 5. 须甘遂陆沈:必须忍受沉沦和困厄。 6. 谩呈诗稿本:随便拿出自己的诗稿。 7. 李杜:李白、杜甫,唐代著名的诗人。若知音:如果能理解欣赏。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
再赋 郁郁金舒柳,青青黛染槐。 繁阴庭侧柏,碎绿井中苔。 雨漏芦檐破,风薰草意回。 陟釐题短句,自洗笔头灰。 注释: 1. 郁郁金舒柳:形容柳树郁郁葱葱的样子。 2. 青青黛染槐:形容槐树的绿色像青色的颜料一样。 3. 繁阴庭侧柏:指庭院旁边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柏树。 4. 碎绿井中苔:描述井边的苔藓绿得碎碎的,很美丽。 5. 雨漏芦檐破:形容雨水打湿了芦竹的屋檐,使其破损。 6. 风薰草意回
冻地榆抽笋,寒山药长苗。 老翁须自白,积雪草方夭。 折桂心安在,屠龙胆已消。 花前胡不醉,排闷合欢谣。 注释与赏析: - 冻地榆抽笋,寒山药长苗。 - 冻地榆:一种植物,其嫩芽在寒冷的环境中生长出来。 - 寒山药:另一种植物,其幼苗在寒冷的环境下生长。 - 这些诗句描绘了自然界中植物在恶劣天气条件下顽强生长的景象。 - 老翁须自白,积雪草方夭。 - 老翁:这里比喻老年人。 - 须自白
《再赋》 此地龙舒国,池隍战血馀。 木香多是橘,石乳最宜鱼。 古瓦松杉冷,旱天麻麦疏。 题诗云母纸,笺腻粉难书。 注释: - 龙舒国:地名,这里指代作者所在的地方,可能与战乱有关。 - 池隍战血馀:指的是战争留下的痕迹,池隍是古代对护城河的称呼,战血馀则暗示着战争中的血腥和残破。 - 木香多是橘,石乳最宜鱼:描述了这个地方自然环境的特点,木香是指橘子树,而石乳是指富含矿物质的水,最适合鱼类生长
《再赋》 百草霜雪死,半天河汉斜。 竹含轻紫粉,梅发淡红花。 蘸甲香醪酽,搔头垢发华。 北亭欢宴罢,灯烛夜明沙。 注释: - 百草霜雪死,半天河汉斜:形容草木在霜雪中枯萎死去,天空中的银河也倾斜了。 - 竹含轻紫粉,梅发淡红花:竹子里藏着紫色的嫩芽,梅花开出了淡雅的花朵。 - 蘸甲香醪酽:沾上酒的滋味浓郁而醇厚。 - 搔头垢发华:用手指梳理头发,污垢已经脱落,头发变得光滑。 - 北亭欢宴罢
【诗句释义】 1. 起自然铜鼎:自然铜,即铜。古代用铜器烹茶煮酒,故称铜鼎。 2. 烹茶滴乳香:烹茶时,茶叶上滴下乳白的茶水,散发出香气。 3. 深冬灰正冷:深冬时节,炉火旁的灰烬正被寒风吹得寒冷刺骨。 4. 新腊雪须当:新腊,即农历腊月。雪,即将要下的雪。 5. 我意空青眼:我的意思像青色一样明亮清澈。 6. 君才贯众长:你的才华横溢,如同众多人的才能汇聚在一起。 7. 唱酬几百合
诗句逐句释义: 1. 廊庙之才守一州,暮年名位等酂侯: - “廊庙之才”指具备治理国家才能的人。 - “守一州”指的是负责一个州的治理工作。 - “暮年名位等酂侯”意指晚年的名声和官职与古代的酂侯相当(酂侯是古代的一种高官)。 2. 簪缨七叶皆当轴: - “簪缨”通常指古代士大夫的头饰,这里比喻有地位的家族或官员。 - “七叶”可能指的是家族中共有七代人。 -
金房此去路几千,石濑齿齿秋风前。 丝侵两鬓老不言,竹实已空饥凤眠。 匏笙吹作别离曲,土坏渐异思诸贤。 革履练服何萧然,木阴缓步寻双泉。 注释: - 金房:地名,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嵩县西北。 - 路几千:道路有几千里长。 - 石濑齿齿秋风前:石缝中,秋风吹过的声音。 - 丝侵两鬓老不言:形容头发已经白了,但仍然不说话,表现出对世事的淡漠和从容。 - 竹实已空饥凤眠:形容竹子已经变得空洞
再赋 惠崇残笔老尤奇,袖里溪山每自随。 欲识沧波无限意,此间惟许当家知。 译文及注释 惠崇的字迹虽然已经残缺不全,却依然奇特无比,仿佛是袖中的山水画卷,随着作者的心情而变幻无穷。想要理解那些无尽的意境,只有精通书法的人才能领会。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诗人通过描绘惠崇的作品,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赞美和欣赏。首句“惠崇残笔老尤奇”,点明了作品的特点,即虽然已经残缺不全,但却依然奇特无比
【注释】 不杂寒枝冰雪光:不掺入严寒的枝条和冰雪之光。 蜜脾初点一分黄:蜂房刚刚涂上一层黄色。 裁时巧借韩湘手:蜜蜂巧妙地借用了韩愈的手来剪裁花蕊,使花粉能顺利流出。 到处浓薰荀令香:到处弥漫着荀令君(荀勖)的香气。荀令君是晋代人,字令闻,官至侍中、中书令,他擅长音乐,善于琴艺,所以后人用“荀令”代指善琴的人。 东阁敛藏羞太白:李白在东边的阁楼上收起了羞赧的笑容,这里比喻害羞的人。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所作的。陆游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作以抒发爱国情怀和描绘自然景观而著称。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以及对美好时光流逝的哀伤。 破腊开花苦恨迟,雪中辜负赏心期。 - 破腊:指腊月(农历十二月)的最后一天,也指腊月的第一天。 - 开花:指梅花开放。 - 苦恨迟:形容梅花开放的时间太晚了,让人感到遗憾。 - 赏心期:指欣赏梅花的心情,因为冬天来临,梅花开放
再赋 寒威逗晓入帘栊,乱雨天花帝释宫。 皓皓易污休拥彗,纷纷何似只从风。 译文: 再赋 寒冷的早晨,晨光穿透窗帘,打在窗户上。窗外飘落着细雨,仿佛是天上的花洒落在了帝释宫中。那些洁白如玉的东西容易沾染尘埃,不要拿着扫帚去扫它;那些纷纷扬扬的东西,又和风一起飘扬。能文采斐然的人谁又能比得上枚皋、东方朔呢?趁着高兴的心情,真应该到戴安道的府上去看看他的风采。老去之后,读书看字已经没有多少力气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一、诗句解读 1. 第一句:“霭霭云衢凝不通。” - 解释:天空中的云雾缭绕,使得道路显得不通畅,仿佛云雾凝结成山。 - 注释:这里使用了“霭霭”来形容天空中云雾弥漫的景象,表达了一种朦胧、神秘的感觉。而“云衢”则指的是通往皇宫的道路,用“凝不通”形容了道路被云雾遮蔽,无法通行。 2. 第二句:“人间化出玉华宫。” - 解释
【注释】 三吴:泛指今江苏、浙江、福建一带。 匀圆:均匀饱满的样子。 溲(sǒu)浮:把糯米煮熟后,加水搅成糊状。 杜:古代的一种酒名。 徐妨:古代的酒名。 策勋:记功。 秫(shú):高粱或黍子。 风:口味,这里指滋味。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酿酒技艺的赞美。 首联写酿酒原料的精选和处理。“时节三吴重”,说明选用的是江南地区的优质糯米;“匀圆万颗同”,写将糯米淘洗干净,然后煮成稠糊状
【注释】 谁为风光管合离,绿阴芳草日相随。 此身百丈牵三峡(牵:牵引;牵牛)!吾道千钧系一丝(牵:牵挂;系:联系;丝:细线)! 力戒荡舟君子适(戒:禁止;慎:谨慎;适:适宜)!志期学圃小人迟(期:希望;圃:菜园子)。 平生客气消磨尽,醉固佳哉醒亦宜(消:消解、消除;佳:好;宜:合适)。 【赏析】 《再赋》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外在生活,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象的诗,通过对花草树木、蜘蛛和人等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下面是逐句释义: 再赋 一出俄经震巽离,盈虚消息取诸随。《诗经》中说:“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万物都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就像太阳和月亮一样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循环往复。在这首诗中,作者以“震”、“巽”、“离”为象征,表达了他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悟。
【诗句】 向来胡马远跳梁,奔命纷纷不一邦。 景物何期新斸壑,梦魂犹自怯防江。 看山小隐红莲幕,批敕须临青琐窗。 无事肯来文字饮,为将红酒倒鹅缸。 【译文】 曾经远在边疆的大草原,战马奔腾,气势如虹。现在却只能匆匆忙忙地四处奔走,不再安定。 那些美丽的风景啊,仿佛被重新开辟的山谷一样,让人感到新奇。而我的梦境中,仍然充满了对远方的恐惧和不安。 我静静地隐居在红莲幕旁,批阅着皇帝下达的文书
注释: 幽壑:深谷。 藏:隐藏。 云水作声:云和水的声音。 纫兰:把兰花采来。 入室:进到屋里。 好风清:清新的风。 高蜚:高处飞翔。 缥缥:形容云雾弥漫的样子。 进筑:修筑城防。 荡荡城:高大的城郭。 百尺楼成同日涉:百尺楼上的人可以一起过河,比喻事业有成。同日涉:同时渡过。 四时花发匪朝荣:四季花卉开放,不仅限于早晨。 园池如许谁言小:园林池塘这么大,谁说它小? 但放刍荛雉兔行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再赋:这是诗的标题,意味着作者在重复创作。"再"表示第二次或再一次,而"赋"指的是诗歌创作。所以,"再赋"可以理解为作者在重复创作一首诗。 2. 厌听朱弦裂帛声:这句话描述了诗人对某种声音的厌倦。"厌"是厌倦的意思,"听"指的是聆听,"朱弦裂帛声"则是指乐器发出的尖锐声音。这里可能指某种音乐或歌声,但具体是什么需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3. 携锄斸壑赋临清
【译文】 到处都在争先恐后地展示着曲米春,花底游人挤满了人群。 同盟并非是刚刚结拜的,巧匠也并不是老的斫轮。 倚着翠竹难道没有谁去采折翠叶吗?凌波微步又怎会有谁想到袜生尘呢? 等到荷花盛开以后,才想要邀请轻裙的女子来舞于池畔。 注释: 1. 再赋:重新写诗。 2. 到处争持曲米春:到处都在争相展示着曲米春。 3. 阗阗:形容声音喧闹。 4. 花底凑游人:在花底下聚集着游人。 5.
这首诗是作者在晚年写的,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下面是逐句释义: 1. "月在云中破镜昏,几时清影散林村。" - 这句诗描绘了月亮在云层中的朦胧画面,仿佛是一面破碎的镜子,使得月光变得暗淡。这种景象让人感到一种失落和迷茫的情绪。 - "几时"表示不确定的时间,暗示着这种状态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清影"则是指清晰的月光,与前面的"破镜昏"相呼应,形成了一种对比。 -
注释: 1. 外求他壤曾攀桂:在外地寻找其他的土地,就像曾经爬上了桂花树一样。 2. 近舍家园尚守株:回到自己的家园,却像以前那样守株待兔,不去寻找新的地方。 3. 待得枝头如赤柰:等到树上的果实变成红色的苹果(赤柰),也就是成熟的水果。 4. 却来看我百花图:这时你看到我的画中有各种各样的花朵。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哲学观念。诗中描述了诗人在外寻求新的地方
【注释】 前村:指前面村落。愚叟:指愚公,相传他是战国时人,年老时在门前种树,他的子孙都死了,他还活着。会须移:应该移动了。七绝:指诗篇共有七个字的绝句。成阴:树木郁郁葱葱。 【赏析】 首联是说,你如果不知道我在哪里,那就先到前面那个村庄看看;如果你在那里找不到我,那就请到山里去找愚公吧!“若个知”即“何处寻”。 颔联是说,愚公虽然已经去世很久了,但是愚公的精神却永远值得学习。 颈联是说
【注释】 何人:是谁。种柳成门巷:指门前有垂柳,因以“柳”代门。几处:多少。山斋:指山林中的书房。一杯酒:指酒量好,能饮一斗方休。忘言:形容语言不投机,彼此不能交谈。 【赏析】 这首诗是写隐者的闲适生活和超然态度的。诗中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林隐者的生活图景,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的第一句说:“是谁种柳成门巷?”这里的“种柳”,既指门前栽柳,也暗指种植自己的抱负和志向
【注释】: 长惭无地起楼台:我惭愧,因为自己没有土地,无法建造起高楼台榭。 觅果寻花颇受猜:寻找水果、观赏花朵,颇受人们的猜疑或讥讽。 且向园林聊寓意:暂且在这园林里,聊作一些寓意之诗。 不教丝管逐人来:不让人拿着乐器和弦乐伴奏来欣赏我写的诗。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首句“长惭无地起楼台”,言其自身无地建楼台,故以楼台喻指自己的抱负与理想。次句承上,言自己因不能实现抱负
注释:不需要风人怨绿衣,我身兼魏紫与潜绯。负责掌管鲜花的官,可忍春残一片飞。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职责的理解。他认为自己虽然身兼魏紫和潜绯,但实际上并不是一个负责花卉的官员,而是负责管理文官的官职。因此,他无法忍受春天即将结束而百花凋零的景象
【诗词原文】 解褐方闻上玉除,宠光转眼叠金朱。 大夫不博乔松贵,嘉橘千头也作奴。 【诗词注释】 解褐:古代士子初入仕为小吏时之服。 玉除:指朝官之职,因用玉饰,故称。 宠光:皇帝的恩宠。 转瞬:一刹那之间。 乔松:乔木,指高大树木,常用来比喻高士。 嘉橘:指橘树,这里用来借代“橘”字,暗指橘树的果实。 【诗词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于自己新近得到官职的一种自我调侃式的表述。诗中的“大夫不博乔松贵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词的综合把握。此类试题解答时,先要理解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把握其表达的技巧,最后再结合全诗进行分析。解答时需要考生有丰富的词汇量和文化素养,以及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答题时要结合全诗分析,注意“赋”的手法及作用和诗人的情感态度,还要注意诗歌的语言特色。 【答案】 译文: 江上飘然击桨问水道,手持符节观赏四周风景。听闻天子称赞蜀地好,不妨游览蜀中美景名胜
再赋 西园芳气雨馀新,唤起亭中入定人。 为报使君多酿酒,梅花落尽不关春。 注释: - 西园(西园的芳香) - 雨馀新(雨水之后,芳香依旧新鲜) - 亭中(亭子之中) - 入定人(进入定境的人) - 为报使君(为了回报使君) - 多酿酒(酿制更多的酒) - 梅花落尽不关春(即使梅花落尽了,春天依然到来) 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西园中闻到雨后清新的香气,唤醒了正在打坐修炼的友人
注释:在扬州看到云气弥漫,心情郁郁佳哉。所有的忧虑都烟消云散了,吉祥的话语也来了。看诗书安于隐处,在竹篱阴里得时开。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扬州的所感所想。首句“扬州云气郁佳哉”,描绘了扬州的自然景色,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扬州的喜爱。第二句“百虑方横吉语来”,则表达了作者在面对困境时,却意外地收到了一些好消息,这让他的心情变得轻松愉快。最后两句“看诗书安隐在,竹篱阴里得时开”
【注释】 危楼:高大的建筑。只隔一重篱:隔着一道篱笆。扶筇:拄着手杖。独上:独自登上。如许:这样。江山:指国家或山水景色。支篱:把篱笆支起来作为屏障。燕公:指北宋名臣张乖崖,字天觉,因曾隐居在南岳衡山,人称张天觉先生。 【赏析】 诗的首句“危楼只隔一重篱”点题,说诗人登临之处是座高楼,而它与诗人居处相隔不过一重篱笆。“谁见扶筇独上时”,则写诗人独自上楼的情景。这句中“谁见”二字
注释: 想认识道人,需要了解他们的门径很深。 在水仙多地方试来寻找。 天应该爱惜我,给我西园十日的阴。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首句“欲识道人门径深”,通过“门径”二字,表达了对道人生活的深深敬仰和期待。次句“水仙多处试来寻”,则直接点明了主题——在水仙花盛开的地方寻找道人。这里的“水仙”是诗人的寄托物,象征着美好而神秘的生活。第三句“青裳素面天应惜”
《再赋》 堂堂李杜坛,谁敢蹑其址。 先生坐坛上,持钺令馀子。 由来文字伯,不但表奏伟。 高怀淡无嗜,寓兴或留此。 平生上林手,避谤淹二始。 登临意超然,笔落风雨似。 事异柳司马,辛苦记山水。 乐哉邦无事,那待猛政理。 驾言慰吾民,不愧城门轨。 看山笑邹湛,句外寄深旨。 岩树阅几客,尚馀尧时髓。 抚板歌公诗,未暇知馀事。 注释: - 堂堂:形容气势宏伟。 - 李、杜:指李白、杜甫,唐代著名诗人
兴公(指谢安)赋天台, 千字一何少。 岘山逢巧匠,笼络六诗了。 馀情到娘子,心动云缥缈。 仿佛山阿人,薜荔一身绕。 殷勤供泚笔,路转得龙沼。 应龙喜公来,嘘气纷雾杳。 忽然张盖起,知不受人扰。 诗成中有画,幽情杂荒窈。 从公虽一快,顾有和诗挠。 是事姑置之,归路迷日表。 安得永兹乐,彭铿尚为夭。 但愁归城中,念山令人老。 注释: 1. 兴公(指谢安):即谢安,东晋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2.
【注释】 《再赋》:再次吟咏。幽梦:幽远的梦境,指诗人所思之人在梦中相见。费西南望:费尽心思地向西南方张望。柳文:即柳宗元之文,这里指柳宗元的诗文。愚堂:简陋的小书屋。错磨:磨刀。高壁翠:青翠的石壁。我旁:指磨刀时,水溅到自己身上。新野邹:即新野君。杜甫曾为新野太守,此处借指友人。泰山羊:传说中的神兽,象征祥瑞。使君:对地方长官的尊称。堕人世:陷入人世间。风霜:比喻诗歌的辞采。平生仰止勤
【注释】 物华:万物。过眼:转眼间。黄凋:指秋色。万窍号风夜慄(liè)憀(zhōu):万道声音,在夜里都显得颤抖、恐惧。铅黄:指铅的黄色。汗笔:指用汗水浸染过的毛笔。白黑文枰(píng):棋盘上黑白棋子交错。勘破:洞悉。古今:古往今来。去风瓢:去掉烦心的事。 【赏析】 《再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深刻感悟。 首联“物华过眼半黄凋,万窍号风夜栗憀。”写诗人对世间万物的短暂和变幻感到无奈
舒女清泉满,黄姑别渚通。 注释:舒女指的是《楚辞·九歌》中的一种形象,代表一种清新脱俗的美。黄姑是地名,指代特定的场景或环境。"清泉满"形容泉水清澈,"别渚通"则表示水道连接着其他区域。 巴天迷峡雨,楚泽映江枫。 注释:巴天指的是巴山地区的天空,而峡雨则可能是指山区特有的雨。楚泽泛指楚国的大地,江枫则特指长江边的枫树。 思逐鲛丝乱,香愁翠被空。 注释:思逐意味着思念之情难以自抑
这首诗是诗人在湘江边创作的,描写了雨中景色和诗人的情感。 注释: 1. 再赋 - 再次创作诗歌 2. 暮雨过湘渚 - 傍晚时分的雨水洒过了湘江边的小洲 3. 微凉满楚宫 - 夜晚的微凉气息充满了楚国的宫殿 4. 溅裙 - 水花溅到了裙子上 5. 浪迹 - 漂泊不定的生活 6. 嫌萍实 - 嫌弃像浮萍一样的安稳生活 7. 尘劳 - 世俗的劳累 8. 气清防麝损 - 保持清新的气息
诗句原文:玉甃引清泉,风高露白天。 盈盈临一水,羃羃隔长烟。 已分兰芝溺,仍忧赵后仙。 赏析: - 诗意解读:诗人以“玉甃引清泉”开篇,描绘了一幅清晨玉甃引清泉的画面,营造出宁静而清新的氛围。接着,“风高露白天”则进一步强调了天气的清爽和白昼的明亮。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清静与高远。 - 意象分析:在这首诗中,“风高露天”不仅是对天气的描述
【注释】 蒙山:在今山东曲阜东南。崦(yān):山坳。藏禅宫:指蒙山上的灵岩寺。朝苍暮翠:形容山色常青。岚光:山间云雾。枯松老柏:枯枝败叶的松树和苍劲的老柏树。竞丑怪:相互争奇斗艳。弥缝:补缀、连接。剑峡路岐:指剑阁一带道路险峻,少有栈道。榆关:即古长城的关口,在今河北山海关。烽:古代边防报警时燃放烟火的设施。恩深报浅:恩情深厚,报答却浅薄。来未得:来迟了。暂留金节:暂时留下金节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山水风景的七言绝句。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释: "门径萦纡洞府间,了无尘外累幽闲。" —— 这是第一句,描绘了一个曲折蜿蜒的山路通向一个幽静的洞府。这里的“门径”指的是山间的小径,而“萦纡”表示曲折蜿蜒;“洞府”则是指深山中的洞穴。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的宁静与超脱,没有世俗的纷扰和烦闷。 "长杨十丈乱风雨,流水数枝鸣佩环。" —— 这是第二句,通过风和雨来描绘山野的景致
淘金乱川绿,发䓞烧山红。 自为天一隅,奚翅地十同。 米贱衣弗费,四民罕全功。 功夫到华卉,未至浇淳风。 老梅委林莽,洛佩遗丁东。 茶华新移根,脱命斤斧中。 焉知贲然者,秋毫皆苍穹。 观物弗之察,吾欲问黄熊。 注释: 1. 淘金乱川绿:淘金时水波荡漾,使得绿色变得混乱。 2. 自为天一隅:指自己就像天地的一角一样。 3. 奚翅地十同:何止于地面的十倍。 4. 米贱衣弗费:因为物价便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写景诗,全诗共八句。每句诗句都有其独特的意境和画面,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飘然逐朋好,来过百花潭。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和朋友一起游览的情景,他们随风飘荡,如同神仙一般自在。"百花潭"可能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欣赏美景。 雪照蓝田画,风生碣石谈。 这句诗描述了雪花落在蓝田玉上的景象以及风从碣石吹来的声音
【注释】 惨淡:凄凉。暗长空:指天色昏暗,空旷无依。低回:形容微风拂过树叶的声音。榆林珠:比喻落叶纷飞的景象。错落:零落不齐的样子。蓬草:指随风飘扬的野草。玉珑松:像玉石一样晶莹剔透的松树。川原:指江河湖泊的原野。去鸿:远飞的大雁。遥:遥远的意思。怜:同情。异乡客:远离家乡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枯坐:孤独地坐着。小车中:指马车里。 【赏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
注释: 1. 种树萧峰下,结茅黎水滨。在萧峰山下栽树,在黎水河畔搭茅屋。 2. 疏星澹将夕,众草忽已春。稀疏的星星渐渐暗淡下来,野草忽然已经变绿了。 3. 遭乱去故里,临图忆高人。遭受战乱离开了家乡,对着图画思念那位隐士。 4. 怅言赴归日,从子理荒榛。惆怅地谈到回归的日子,我的儿子整理着荒芜的树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因战乱离开故乡,面对荒芜的景象
【注释】 ①端公:即张端公;永公:即张永。 ②青灯:指油灯,因灯芯是青色的,故称青灯。疏棂:指窗格。 ③微月:指月亮,因为月光很弱,所以叫微月。 ④野鹤:指自由自在地飞翔的白鹤。飞无定:比喻人漂泊不定。 ⑤笼鹰:指被束缚的猛禽,这里喻指被束缚的文人、士大夫。动遭掣:比喻他们受到压抑和牵制。 ⑥翩然:轻快的样子,这里指轻快地飞翔的样子。南翔:指向南飞翔。 ⑦精蓝:指佛教寺院。古城隈:指山中的古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