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昭阳大渊献,尽著雍执徐,凡六年。
孝平皇帝下元始三年(癸亥,公元三年)
春,太后遣长乐少府夏侯籓、宗正刘宏、尚书令平晏纳采见女。还,奏言:“公女渐渍德化,有窈窕之容,宜承天序,奉祭祀。”大师光、大司徒宫、大司空丰、左将军孙建、执金吾尹赏、行太常事、大中大夫刘秀及太卜、太史令服皮弁、素积,以礼杂卜筮,皆曰:“兆遇金水王相,卦遇父母得位,所谓康强之占,逢吉之符也。”又以太牢策告宗庙。有司奏:“故事:聘皇后,黄金二万斤,为钱二万万。”莽深辞让,受六千三百万,而以其四千三百万分予十一媵家及九族贫者。
夏,安汉公奏车服制度,吏民养生、送终、嫁娶、奴婢、田宅、器械之品,立官稷,及郡国、县邑、乡聚皆置学官。
大司徒司直陈崇使张敞孙竦草奏,盛称安汉公功德,以为:“宜恢公国令如周公,建立公子令如伯禽,所赐之品亦皆如之,诸子之封皆如六子。”太后以示群公。群公方议其事,会吕宽事起。初,莽长子宇非莽隔绝卫氏,恐久后受祸,即私与卫宝通书,教卫后上书谢恩,因陈丁、傅旧恶,冀得至京师。莽白太皇太后,诏有司褒赏中山孝王后,益汤沐邑七千户。卫后日夜啼泣,思见帝面,而但益户邑。宇复教令上书求至京师,莽不听。宇与师吴章及妇兄吕宽议其故,章以为莽不可谏而好鬼神,可为变怪以惊惧之,章因推类说令归政卫氏。宇即使宽夜持血洒莽第门,吏发觉之。莽执宇送狱,饮药死。宇妻焉怀子,系狱,须产子已,杀之。甄邯等白太后,下诏曰:“公居周公之位,辅成王之主,而行管、蔡之诛,不以亲亲害尊尊,朕甚嘉之!”莽尽灭卫氏支属,唯卫后在。吴章要斩,磔尸东市门。初,章为当世名儒,教授尤盛,弟子千馀人。莽以为恶人党,皆当禁锢不得仕宦,门人尽更名他师。平陵云敞时为大司徒掾,自劾吴章弟子,收抱章尸归,棺敛葬之,京师称焉。
莽于是因吕宽之狱,遂穷治党与,连引素所恶者悉诛之。元帝女弟敬武长公主素附丁、傅,及莽专政,复非议莽;红阳侯王立,莽之尊属;平阿侯王仁
资治通鉴 · 卷三十六 · 汉纪二十八
介绍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资治通鉴》的编纂始于唐代,历时长达近三百年,是中国古代史学的重要成就之一。《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它不仅是一部历史记载,更是一部蕴含深刻政治智慧与人生哲理的巨著。
相关推荐
资治通鉴 · 卷三十六 · 汉纪二十八 起昭阳大渊献,尽著雍执徐,凡六年。孝平皇帝下元始三年(癸亥,公元三年) 春,太后遣长乐少府夏侯藩、宗正刘宏、尚书令平晏纳采见女。还,奏言:“公女渐渍德化,有窈窕之容,宜承天序,奉祭祀。”大师光、大司徒宫、大司空丰、左将军孙建、执金吾尹赏、行太常事、大中大夫刘秀及太卜、太史令服皮弁、素积,以礼杂卜筮,皆曰:“兆遇金水王相,卦遇父母得位,所谓康强之占
《资治通鉴·卷三十六·汉纪二十八》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史书,记录了汉平帝元始三年(癸亥,公元3年)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下面将逐句进行翻译和解析: 1. 诗句:“资治通鉴·卷三十六·汉纪二十八” 2. 译文:在这一年春天,太皇太后王政君派遣长乐少府夏侯藩、宗正刘宏、尚书令平晏前往王莽家,呈上礼物,并与王莽的女儿相见。 3. 注释:这首诗描述了太皇太后王政君派官员去王莽家的行动。 4. 赏析
是岁,尚书令颍川钟元为大理。颍川太守陵阳严诩本以孝行为官,谓掾、史为师友,有过辄闭阁自责,终不大言。郡中乱。王莽遣使征诩,官属数百人为设祖道,诩据地哭。掾、史曰:“明府吉征,不宜若此。”诩曰:“吾哀颍川士,身岂有忧哉!我以柔弱征,必选刚猛代;代到,将有僵仆者,故相吊耳。”诩至,拜为美俗使者。徙陇西太守平陵何并为颍川太守。并到郡,捕钟元弟威及阳翟轻侠赵季、李款,皆杀之。郡中震栗。
这首诗是关于王莽的一段历史事件,内容涉及到王莽对安汉公的赏赐和封爵。下面是逐句解释: 1. "二月,丁未,遣大司徒宫、大司空丰等奉乘舆法驾迎皇后于安汉公第" - 这是指王莽在二月的一个日期,派遣大司徒宫和大司空丰等人带着皇帝的仪仗车马去安汉公的府邸迎接皇后。 2. "授皇后玺绂" - 这是将皇后的印玺授予了安汉公。 3. "入未央宫" - 安汉公进入未央宫,即西汉皇宫。 4.
【诗句】资治通鉴 · 卷三十六 · 汉纪二十八 【译文】王莽又用所增加的纳征钱千万遗赠太后左右奉养者,王莽虽然专权,但用来诳耀媚事太后,下至旁侧长御,方故万端,赂遗以千万数。称呼尊称太后的姐姐、妹妹为君,食汤沐邑。因此太后左右日夜共誉莽。王莽又知道太后是妇人,厌居深宫内,王莽欲虞乐以市其权,于是令太后四时车驾巡狩四郊,存见孤、寡、贞妇,所至属县,辄施恩惠,赐民钱帛、牛酒,岁以为常。太后旁弄儿病
《资治通鉴》·卷三十六·汉纪二十八 春,元始三年癸亥,公元3年。 太后王政君遣长乐少府夏侯藩、宗正刘宏、尚书令平晏纳采见女。还,奏言:“公女渐渍德化,有窈窕之容,宜承天序,奉祭祀。” 译文: 春季,孝平皇帝元始三年(癸亥,公元3年),正月,太皇太后王政君派长乐少府夏侯藩、宗正刘宏、尚书令平晏前往王莽家呈上礼物,并与王莽的女儿相见。返回后,呈报太后说:“公女已经逐渐受到教化,有温柔贤淑的美貌
资治通鉴 · 卷三十六 · 汉纪二十八群臣上书:“昔日周公摄政七年,制度才确立。现今安汉公辅政四年,营建二旬,大功告成,应升为宰衡,地位在诸侯王之上。”皇上同意,并令他们讨论九锡之法。 王莽上奏尊奉孝宣庙为中宗,孝元庙为高宗;又上奏建议拆除孝宣皇考庙,不再修建。废除南陵、云陵为县。皇帝下诏:“可以。” 王莽自认为能北化匈奴,东致海外,南抚黄支,只有西方尚未成功,于是派遣中郎将平宪等人多携带金帛
这首诗是《资治通鉴》卷三十六中的一篇,讲述了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后的一系列政治改革。诗中描述了皇帝刘秀如何处理宗室和诸侯王之间的关系,以及他对政治改革的态度。 梁王被废并迁往南郑;随后,梁王自杀。这些描述表明,刘秀对宗室和诸侯王的关系非常谨慎,一旦发现问题就立即采取措施。 刘秀下令在京师设立前辉光、后丞烈两个郡。他还更改了公卿、大夫、八十一元士官名和位次等,并对十二州的名称和分界进行了调整
资治通鉴·卷三十六·汉纪二十八(元始三年癸亥,公元3年) 五月,策命安汉公王莽以九锡,王莽稽首再拜,受绿韨,衮冕、衣裳、瑒琫、瑒珌,句履,鸾路、乘马,龙旂九旒,皮弁、素积,戎路、乘马,彤弓矢、卢弓矢,左建硃钺,右建金戚,甲、胄一具,秬鬯二卣,圭瓚二,九命青玉珪二,硃户,纳陛,署宗官、祝官、卜官、史官,虎贲三百人。 王恽等八人使行风俗还,言天下风俗齐同。王莽造歌谣颂功德三万言。闰月,丁酉
资治通鉴 · 卷三十六 · 汉纪二十八王莽奏请改革社会政策,包括市无二贾、官无狱讼、邑无盗贼和野无饥民等。其具体措施如“象刑”制度和对墓葬的重新规划。这些改革旨在提升社会秩序与民生福祉。 诗歌逐句释义 - 莽又奏为市无二贾:王莽再次上奏,建议市场交易应确保公平,不允许出现重复的价格。 - 官无狱讼:他提议官员之间不应有诉讼纠纷,以维护公正。 - 邑无盗贼:在县镇地区也实行同样的治安措施
《资治通鉴》汉纪二十八解读:哀帝时期的政治变革与王莽的崛起 《资治通鉴》作为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史书,记录了从西汉哀帝时期到东汉平帝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变革。在这一章节中,我们主要关注于孝平皇帝元始三年癸亥年的几件关键事件,包括太皇太后王政君如何派遣使臣,与王莽家族进行政治联姻和礼物交换。此外,还涉及了王莽的女儿被选为皇后,以及王莽如何试图利用这一事件来加强自己的权力。通过深入分析这些事件
资治通鉴 · 卷三十六 · 汉纪二十八时帝春秋益壮,以卫后故,怨不悦。冬,十二月,莽因腊日上椒酒,置毒酒中。帝有疾,莽作策,请命于泰畤,愿以身代,藏策金滕,置于前殿,敕诸公勿敢言。丙午,帝崩于未央宫。大赦天下。莽令天下吏六百石以上皆服丧三年。奏尊孝成庙曰统宗;孝平庙曰元宗。敛孝平,加元服,葬康陵。 班固赞曰:孝平之世,政自莽出,褒善显功,以自尊盛。观其文辞,方外百蛮,无思不服,休征嘉应,颂声并作
资治通鉴 · 卷三十六 · 汉纪二十八 王莽派遣公卿们向太后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后说:“这是欺骗天下的谎言,不能实施!”太保舜对太后说:“事已至此,无可奈何。阻止它,力所难及,又王莽不敢有其他想法,只不过想要通过称摄皇帝来加强自己的权力,来统一天下。”太后虽然心里认为不可行,但无力制止,只好听任王莽。舜等人立即一起让太后下诏说:“孝平皇帝短命而崩,已经派遣主管官员去征召孝宣皇帝的玄孙二十三人
{诗句:春,正月,王莽祀上帝于南郊,又行迎春、大射、养老之礼。三月,己丑,立宣帝玄孙婴为皇太子,号曰孺子。婴,广戚侯显之子也。年二岁;托以卜相最吉,立之。尊皇后曰皇太后。 正月,王莽在南郊祭祀天帝,同时举行迎春、大射、养老之礼。三月,己丑,立宣帝的玄孙婴为皇太子,封号为孺子。婴是广戚侯显的儿子,当时只有两岁;他被认为是卜相最为吉祥的人,被立为了皇太子。王莽尊皇后为皇太后
诗句:资治通鉴 · 卷三十六 · 汉纪二十八 译文:冬,十月丙辰朔日出现日食现象。 注释:“日有食之”指的是出现了日食的现象,这是一种天文现象,表明太阳被月球挡住了一部分,导致地球上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小部分。 赏析:《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事件。其中《汉纪二十八》记录了孝平皇帝下元始三年癸亥(公元3年)的事件,包括太后派长乐少府夏侯藩、宗正刘宏
资治通鉴 · 卷三十六 · 汉纪二十八 莽闻之,惶惧不能食。太皇太后谓左右曰:“人心不相远也。我虽妇人,亦知莽必以是自危。”莽乃拜其党、亲:轻车将军、成武侯孙建为奋武将军,光禄勋、成都侯王邑为虎牙将军,明义侯王骏为强弩将军,春王城门校尉王况为震威将军,宗伯、忠孝侯刘宏为奋冲将军,中少府、建威侯王昌为中坚将军,中郎将、震羌侯窦况为奋威将军,凡七人,自择除关西人为校尉、军吏,将关东甲卒
《资治通鉴》·卷三十六 · 汉纪二十八 冬,十月甲子日,王莽依据《周书》制作了《大诰》,宣称:“听闻太阳照耀的光辉下,宗室中有四百位俊杰,百姓献上仪仗九万夫,我恭敬地继续这一谋划,以继承皇位和图谋功业。”派遣大夫桓谭等人向天下宣告,以表达他打算返回皇位的意图。 诸将向东到达陈留、菑,与翟义会战,击败了他,斩杀刘璜首级。莽非常高兴,再下诏先封车骑都尉孙贤等五十五人为列侯,即军中拜授
资治通鉴·卷三十六·汉纪二十八 群臣复奏进摄皇帝子安、临爵为公,封兄子光为衍功侯; 是时莽还归新都国,群臣复白以封莽孙宗为新都侯。 九月,莽母功显君死。莽自以居摄践阼,奉汉大宗之后,为功显君缌缞弁而加麻环绖,如天子吊诸侯服。凡壹吊再会;而令新都侯宗为主,服丧三年云。 司威陈崇奏莽兄子衍功侯光私报执金吾窦况,令杀人;况为收系,致其法。莽大怒,切责光。光母曰:“汝自视孰与长孙、中孙!”长孙
这首诗出自《资治通鉴》,是关于王莽篡位事件的描述。下面是逐句解释和译文: - 期门郎张充等六人谋共劫莽,立楚王。 译文:期门郎张充等六人策划一起劫持王莽,立楚王为帝。 - 发觉,诛死。 译文:他们的阴谋被发现,被处死。 接下来是诗句的注解和赏析: 1. 期门郎张充等六人谋共劫莽:期门郎指的是宫廷中负责守卫宫门的人,而“张充等六人”则是指他们的名字。这里的“谋”表示他们计划一起行动
资治通鉴·卷三十六·汉纪二十八 王莽将即真,先奉诸符瑞以白太后,太后大惊。是时以孺子未立,玺臧长乐宫。及莽即位,请玺,太后不肯授莽。莽使安阳侯舜谕指,舜素谨敕,太后雅爱信之。舜既见太后,太后知其为莽求玺,怒骂之曰:“而属父子宗族,蒙汉家力,富贵累世,既无以报,受人孤寄,乘便利时夺取其国,不复顾恩义。人如此者,狗猪不食其馀,天下岂有而兄弟邪!且若自以金匮符命为新皇帝,变更正朔、服制,亦当自更作玺
资治通鉴卷三十六 汉纪二十八 班彪赞曰:三代以来,王公失世,稀不以女宠。及王莽之兴,由孝元后历汉四世为天下母,飨国六十馀载,群弟世权,更持国柄;五将、十侯,卒成新都。位号已移于天下,而元后卷卷犹握一玺,不欲以授莽,妇人之仁,悲矣! 注释: 1. 三代以来,王公失世:指三代(夏商周)时期,王公贵族逐渐衰落。 2. 稀不以女宠:很少不是因为女性受到宠爱。 3. 孝元后:指刘姓家族的一位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