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光赤奋若七月,尽玄黓摄提格,凡一年有奇。
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中
◎长庆元年辛丑,公元八二一年
秋,七月,甲辰,韦雍出,逢小将策马冲其前导。雍命曳下,欲于街中杖之。河朔军士不贯受杖,不服。雍以白弘靖,弘靖命军虞候系治之。是夕,士卒连营呼噪作乱,将校不能制,遂入府舍,掠弘靖货财、妇女,囚弘靖于蓟门馆,杀幕僚韦雍、张宗元、崔仲卿、郑埙、都虞候刘操、押牙张抱元。明日,军士稍稍自悔,悉诣馆谢弘靖,请改心事之,凡三请,弘靖不应,军士乃相谓曰:“相公无言,是不赦吾曹。军中岂可一日无帅!”乃相与迎旧将硃洄,奉以为留后。洄,克融之父也,时以疾卧家,自辞老病,请使克融为之,众从之。众以判官张彻长者,不杀。彻骂曰:“汝何敢反,行且族灭!”众共杀之。
壬子,群臣上尊号曰文武孝德皇帝。赦天下。
甲寅,幽州监军奏军乱。丁巳,贬张弘靖为宾客、分司。己未,再贬吉州刺史。庚申,以昭义节度使刘悟为卢龙节度使。悟以硃克融方强,奏请“且授克融节钺,徐图之。”乃复以悟为昭义节度使。
辛酉,太和公主发长安。
初,田弘正受诏镇成德,自以久与镇人战,有父兄之仇,乃以魏兵二千从赴镇,因留以自卫,奏请度支供其粮赐。户部侍郎、判度支崔倰,性刚褊,无远虑,以为魏、镇各自有兵,恐开事例,不肯给。弘正四上表,不报;不得已,遣魏兵归。倰,沔之孙也。弘正厚于骨肉,兄弟子侄在两都者数十人,竞为侈靡,日费约二十万,弘正辇魏、镇之货以供之,相属于道。河北将士颇不平。诏以钱百万缗赐成德军,度支辇运不时至,军士益不悦。都知兵马使王庭凑,本回鹘阿布思之种也,性果悍阴狡,潜谋作乱,每抉其细故以激怒之,尚以魏兵故,不敢发。及魏兵去,壬戌夜,庭氵奏结牙兵噪于府署,杀弘正及僚佐、元从将吏并家属三百馀人。庭氵奏自称留后,逼监军宋惟澄奏求节钺。八月,癸巳,惟澄以闻,朝廷震骇。崔倰于崔植为再从兄,故时人莫敢言其罪。初,朝廷易置魏、镇帅臣,左金吾将军杨元卿上言
资治通鉴 · 卷二百四十二 · 唐纪五十八
介绍
《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二·唐纪五十八》是唐代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资治通鉴》作为我国古代编年史中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其编纂时间跨度之长、涵盖内容之广、影响之深远,使其在我国乃至世界历史学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部巨著不仅记录了唐朝中期的历史事件,更通过详实的史料和深入的分析,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风貌。
相关推荐
诗句及译文: ```plaintext 资治通鉴 · 卷二百四十二 · 唐纪五十八,重光赤奋若七月,尽玄黓摄提格,凡一年有奇。 ``` 注释: - 资治通鉴:古代的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 - 卷二百四十二:是《资治通鉴》的第二百四十三卷。 - 唐纪五十八:是唐朝第五十八年的年号。 - 重光赤奋若七月:这是唐代宗大历年间的一个具体时间点,重光指重和元年(827年),赤奋若为农历十月。 -
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二 唐纪五十八 壬子,群臣上尊号曰文武孝德皇帝。赦天下。 甲寅,幽州监军奏军乱。丁巳,贬张弘靖为宾客、分司。己未,再贬吉州刺史。庚申,以昭义节度使刘悟为卢龙节度使。悟以硃克融方强,奏请“且授克融节钺,徐图之。”乃复以悟为昭义节度使。 辛酉,太和公主发长安。 初,田弘正受诏镇成德,自以久与镇人战,有父兄之仇,乃以魏兵二千从赴镇,因留以自卫,奏请度支供其粮赐。户部侍郎
资治通鉴 · 卷二百四十二 · 唐纪五十八 瀛莫将士家属多在幽州,壬申,莫州都虞候张良佐潜引朱克融兵入城,刺史吴晖不知所在。癸酉,王庭凑遣人杀冀州刺史王进岌,分兵据其州。魏博节度使李愬闻田弘正遇害,素服令将士曰:“魏人所以得通圣化,至今安宁富乐者,田公之力也。今镇人不道,辄敢害之,是轻魏以为无人也。诸君受田公恩,宜如何报之?”众皆恸哭。深州刺史牛元翼,成德良将也,愬使以宝剑、玉带遗之,曰
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二·唐纪五十八 丙子,瀛州军乱,执观察使卢士玫及监军僚佐送幽州,囚于客馆。 王庭凑遣其将王立攻深州,不克。 丁丑,诏魏博、横海、昭义、河东、义武诸军各出兵临成德之境,若王庭凑执迷不复,宜即进讨。成德大将王俭等五人谋杀王庭凑,事泄,并部兵三千人皆死。 己卯,以深州刺史牛元翼为深冀节度使。丁亥,以殿中侍御史温造为起居舍人,充镇州四面诸军宣慰使,历泽潞、河东、魏博、横海、深冀
诗句:资治通鉴 · 卷二百四十二 · 唐纪五十八 译文:自定两税法以来,货币日益贬值,商品日益贬值,民间所交税赋比之前增加了三倍。皇帝诏令百官讨论改革这一弊端。户部尚书杨于陵主张:“货币是用来调节百货的,应该流通使用,不应该囤积。现在征收百姓的货币存放在官府里。又,在开元年间全国共铸造了七十余炉货币,每年收入达百万贯,现在才十余炉,每年收入十五万贯,这些钱还被商人和边疆地区所吸纳。又
资治通鉴 · 卷二百四十二 · 唐纪五十八 癸酉,命令宰相及大臣十七人与吐蕃论讷罗在城西结盟。派遣刘元鼎和讷罗进入吐蕃,也与其宰相以下进行结盟。 乙亥,以沂州刺史王智兴为武宁节度使。此前,副使皆由文吏担任,皇上听闻王智兴有勇气和谋略,欲用之于河北,故以此宠之。 丁丑,裴度亲自率领军队出承天军故关讨伐王庭凑。 硃克融派兵侵犯蔚州。 戊寅,王庭凑派遣兵众侵犯贝州。 己卯
诗句:宿州刺史李直臣坐赃当死,宦官受其赂,为之请。御史中丞牛僧孺固请诛之。 译文:宿州刺史李直臣因贪污罪被判死刑。为了保住他的生命,宦官贿赂了朝廷官员,希望皇帝能够宽免他的死罪。但御史中丞牛僧孺坚决反对,坚持要依法处置李直臣。 赏析:这首诗描述了唐代晚期的政治腐败和宦官势力对皇权的挑战。李直臣的贪污行为触犯了法律,而宦官的介入又为此事增添了更多的复杂性。御史中丞牛僧孺的坚持表明了他忠于职守
资治通鉴 · 卷二百四十二 · 唐纪五十八 丁丑,义武节度使陈楚奏告:在望都和北平击败朱克融的军队,斩获一万余名敌军。 戊寅,朝廷任命凤翔节度使李光颜为忠武节度使兼深州行营节度使,取代杜叔良的职务。自宪宗出征四方以来,国家财政已显空虚,皇帝即位后,赏赐左右以及宿卫诸军没有节制,加上幽州、镇州的用兵久无成效,国库空竭,无法继续支撑。执政官员于是商议:“王庭氵奏杀害田弘正,而朱克融却保全了张弘靖
诗句: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二 唐代纪五十八 译文:田布跟随他的父亲田弘正在魏州,善视牙将史宪诚,屡称荐,至右职。及为节度使,遂寄以腹心,以为先锋兵马使,军中精锐,悉以委之。宪诚之先,奚人也,世为魏将。魏与幽、镇本相表里,及幽、镇叛,魏人固摇心。布以魏兵讨镇,军于南宫,上屡遣中使督战,而将士骄惰,无斗志,又属大雪,度支馈运不继。布发六州租赋以供军,将士不悦,曰:“故事,军出境,皆给朝廷
资治通鉴 · 卷二百四十二 唐纪五十八 庚戌,王日简为横海节度使。此名将领本成德牙将也。壬子,贬杜叔良为归州刺史。 王庭凑围牛元翼于深州,官军三面救之,皆以乏粮不能进。虽李光颜亦闭壁自守而已。军士自采薪刍,日给不过陈米一勺。深州围益急,朝廷不得已,二月,甲子,以庭凑为成德节度使,军中将士官爵皆复其旧;以兵部侍郎韩愈为宣慰使。 上之初即位也,两河略定,萧俯、段文昌以为“天下已太平,渐宜消兵”
横海节度使李全略的生平与贡献从庸才到忠诚典范 1. 早期经历 - 早年经历 - 初露头角 - 仕途发展 2. 政治背景 - 宰相时期 - 权力更迭 - 政治策略 3. 治理成就 - 军事防御 - 经济支持 - 社会管理 4. 人物评价 - 同僚评价 - 民众口碑 - 历史评价 5. 后世影响 - 对唐朝影响 - 对后世启示 - 文化影响及象征意义 6. 家族传承 - 李国昌传位 -
王庭凑虽然接受旌节,而不解深州之围。他派遣中使进入深州监督牛元翼赴任。裴度也给幽州和镇州书信,责以大义。朱克融当即解围离去,王庭凑虽然引兵稍退 ,仍守住不离去。 朝廷任命知制诰来自东阳的冯宿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副使,权知留后,并派遣中使入深州督牛元翼赴镇。昭义监军刘承偕恃恩陵轹节度使刘悟,又纵其下乱法。昭义监军刘承偕恃恩陵轹节度使刘悟,又纵其下乱法。阴与磁州刺史张汶谋缚悟送阙下,以汶代之。刘悟知之
诗句:资治通鉴 · 卷二百四十二 · 唐纪五十八 译文: 皇帝即位后,了解到天下厌倦宪宗用兵,所以决定以优厚待遇对待将领士兵,以求得姑息。在三月壬辰朔日这一天,皇帝发布诏书:“神策六军使及南牙常参武官都需提供履历、功绩的文书,然后送交中书省,朝廷将酌情加以奖励和提拔。对于各道大将长期任职且有功的人,全都奏明朝廷,授予官职。应天下各州的军队,各自委托本州根据原有的额定编制,不得擅自减少
资治通鉴(又称《资治通鉴》)是中国北宋时期司马光等人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在《资治通鉴》的卷二百四十二中收录有唐朝第五十八个年号“唐纪五十八”的历史记录。下面将逐一介绍这首诗: 1. 诗句原文: 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二 · 唐纪五十八 丙午,加硃克融、王庭凑检校工部尚书。上闻其解深州之围,故褒之,然庭凑之兵实犹在深州城下。韩愈既行,众皆危之。诏愈至境更观事势,勿遽入,愈曰:“止,君之仁;死
资治通鉴·唐纪五十八(戊申,公元827年)裴度至长安,见上。 译文:裴度对唐穆宗说:“陛下如果能下决心收取天下人心的话,只要下达一道诏书,指出刘承偕骄横放纵的罪行,命刘悟集合将士,当众把他斩首就可以了。这样,不仅刘悟,而且全国各个藩镇的节度使都会认为陛下执法如山,谁不愿为陛下尽死效力呢! 赏析:这是裴度在与唐穆宗的一次对话中,提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提议。他建议唐穆宗通过一道诏书
资治通鉴 唐代历史事件与人物评析 1. 事件概述 - 唐穆宗年号与时间 - 李光颜军队遭遇及原因分析 - 裴度出任淮南节度使决策过程 2. 人物解析 - 李光颜军事指挥失误原因 - 裴度的外交策略及其影响 - 刘悟权力膨胀与朝廷对策 3. 政策影响 - 横海节的变动与朝廷态度 - 回鹘请求出兵对唐朝的影响 - 王播代李度镇守淮南举措 4. 经济与文化 - 绢帛赐予回鹘的经济意义 -
诗句: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二 ·唐纪五十八 译文:朝廷因新近战争结束,无力继续讨伐徐州,己未,任命王智兴为武宁节度使。再次任命德棣节度使李全略为横海节度使。夏季,四月辛酉朔日,发生日食。甲戌,任命傅良弼、李寰为神策都知兵马使。 赏析:该诗是《资治通鉴》中的一段记载,反映了唐朝中后期的政治动荡以及官员间的纷争。诗中通过叙述朝廷的决策和军事行动,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混乱。作者在记述过程中
这首诗出自《资治通鉴》,是唐代的一则历史事件。诗的内容涉及唐朝时期的邕州人和容管地区的冲突、李元宗和严公素之间的政治斗争以及王庭凑围攻牛元翼的事件。这些事件都是唐朝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邕州人不乐属于容管地区,这导致了与当地官员之间产生矛盾。刺史李元宗因为处理问题不当而被御史弹劾,最终被迫离开了职位。这一事件反映了唐朝时期地方官员与中央朝廷之间复杂的关系
``` 资治通鉴·唐纪五十八 谏官上言:“裴度无罪,不当免相。元稹与于方为邪谋,责之太轻。上不得已,壬申,削稹长春宫使。” 吐蕃寇灵武。庚辰,盐州奏党项都督拔跋万诚请降。壬午,吐蕃寇盐州。戊子,复置邕管经略使。 初,张弘靖为宣武节度使,屡赏以悦军士,府库虚竭。李愿继之,性奢侈,赏劳既薄于弘靖时,又峻威刑,军士不悦,愿以其妻弟窦瑗典宿直兵;瑗骄贪,军中恶之。牙将李臣则等作乱,秋,七月,壬辰夜
诗句:资治通鉴 · 卷二百四十二 · 唐纪五十八 译文:丙午,李愿被贬为随州刺史,而韩充被提升为宣武节度兼义成节度使。李被任命为右金吾将军,但未接受任命。宋州刺史高承简斩杀了其使者,李派兵两千攻打宋州,攻陷了宁陵、襄邑。宋州有三座城池已经被攻破,但是高承简坚守北二城与贼军战斗了十多天后,李光颜率领二万五千兵马讨伐李,军队在尉氏驻扎。兖海节度使曹华听闻李作乱后,不等皇帝诏书就立即出兵讨伐
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二 唐纪五十八 九月,戊子朔,浙江西观察使京兆窦易直报告称,大将王国清叛乱,被朝廷诛杀。此前,窦易直听闻汴州之乱而心生忧虑,欲赏赐金帛以安抚军士,有人建议不赏以免生疑,故作罢。而外间已有知情者,故王国清作乱时,易直讨伐擒获并处死其党羽两百余人。 德州刺史王稷,承父王锷遗资巨富。横海节度使李景略觊觎其财,丙申日,密遣军士杀害王稷,屠其家族,纳其女为妾,以军乱上报
【诗句】 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二 · 唐纪五十八 是岁,初行《宣明历》。 【译文】 这一年开始实行《宣明历》。 【注释】 资治通鉴:古代史书,记载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唐纪五十八:指唐朝的第五十八年。 是岁,初行《宣明历》:这一年开始实行《宣明历》。是岁,表示这一年。初行《宣明历》,即开始实行《宣明历》,这是唐代的一项历史事件。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唐代某年的一件大事,即在这一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