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宝玉见晴雯将雀裘补完,已使的力尽神危,忙命小丫头子来替他捶着,彼此捶打了一会歇下。没一顿饭的工夫,天已大亮,且不出门,只叫快传大夫。一时王太医来了,诊了脉,疑惑说道:“昨日已好了些,今日如何反虚微浮缩起来,敢是吃多了饮食?不然就是劳了神思。外感却倒清了,这汗后失于调养,非同小可。”一面说,一面出去开了药方进来。宝玉看时,已将疏散驱邪诸药减去了,倒添了茯苓,地黄,当归等益神养血之剂。宝玉忙命人煎去,一面叹说:“这怎么处!倘或有个好歹,都是我的罪孽。”晴雯睡在枕上嗐道:“好太爷!你干你的去罢,那里就得痨病了。”宝玉无奈,只得去了。至下半天,说身上不好就回来了。晴雯此症虽重,幸亏他素习是个使力不使心的,再素习饮食清淡,饥饱无伤。这贾宅中的风俗秘法,无论上下,只一略有些伤风咳嗽,总以净饿为主,次则服药调养。故于前日一病时,净饿了两三日,又谨慎服药调治,如今劳碌了些,又加倍培养了几日,便渐渐的好了。近日园中姊妹皆各在房中吃饭,炊爨饮食亦便,宝玉自能变法要汤要羹调停,不必细说。
袭人送母殡后,业已回来,麝月便将平儿所说宋妈坠儿一事,并晴雯撵逐出去等话,一一也曾回过宝玉。袭人也没别说,只说太性急了些。只因李纨亦因时气感冒,邢夫人又正害火眼,迎春岫烟皆过去朝夕侍药,李婶之弟又接了李婶和李纹李绮家去住几日,宝玉又见袭人常常思母含悲,晴雯犹未大愈:因此诗社之日,皆未有人作兴,便空了几社。
当下已是腊月,离年日近,王夫人与凤姐治办年事。王子腾升了九省都检点,贾雨村补授了大司马,协理军机参赞朝政,不题。
且说贾珍那边,开了宗祠,着人打扫,收拾供器,请神主,又打扫上房,以备悬供遗真影像。此时荣宁二府内外上下,皆是忙忙碌碌。这日宁府中尤氏正起来同贾蓉之妻打点送贾母这边针线礼物,正值丫头捧了一茶盘押岁锞子进来,回说:“兴儿回奶奶,前儿那一包碎金子共是一百五十三两六钱七分,里头成色不等,共总倾了二百二
红楼梦 · 第五十三回 · 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
介绍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主要描述的是贾府在除夕和元宵节期间举行的祭祀活动和夜晚的宴会。这一章节不仅体现了古代贵族家庭的日常生活习俗,也展示了贾府内部的复杂人际关系和社会氛围。
从文学角度来看,第五十三回是《红楼梦》中极为重要的一章,它不仅描绘了贾府一年一度的重要节日——春节和元宵节,还通过贾宝玉的视角,展现了他对于这些传统习俗的内心感受和思考。在这一章中,贾珍为祭祀宗祠而忙碌的场景,不仅反映了家族的庄严和神圣,同时也揭示了贾府内部的权力结构和权力斗争。尤氏作为宁国府的代表人物,与贾蓉之妻一同打点礼物,准备迎接贾母,这显示了她对家族礼仪的重视和对长辈的尊敬。
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来看,第五十三回中的祭祀活动和宴会不仅仅是一种仪式性的庆典,更是一次文化和传统的传承。通过对贾珍等家庭成员的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贾府作为一个大家族在封建社会中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角色。此外,通过这一章节的内容,还可以了解到清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了贾府的生活和决策。
从社会历史背景来看,《红楼梦》所描绘的贾府是一个典型封建贵族家庭的形象,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阶级结构和家族制度。第五十三回中的描述,不仅展现了贾府成员之间的亲情和友情,也展示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这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权力斗争,正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同时,这一章节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以及这些观念是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思想的。
从文学作品的象征意义来看,第五十三回中的每一个事件和细节都有其深层次的象征意义。例如,宁国府的祭祀活动可能象征着家族的传统和荣耀,而荣国府的夜宴则可能象征着富贵和享乐。这些象征意义的探讨,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意图。
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是《红楼梦》中一个极为重要且富有象征意义的场景。通过对这一章节的分析,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贾府的日常生活和内部关系,还能够从中窥见清代社会的历史风貌和文化特色。这一章节不仅展现了文学作品的魅力,也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历史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