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 · 第五十四回 · 史太君破陈腐旧套 王熙凤效戏彩斑衣

却说贾珍贾琏暗暗预备下大簸箩的钱,听见贾母说“赏”,他们也忙命小厮们快撒钱。只听满台钱响,贾母大悦。
二人遂起身,小厮们忙将一把新暖银壶捧在贾琏手内,随了贾珍趋至里面。贾珍先至李婶席上,躬身取下杯来,回身,贾琏忙斟了一盏,然后便至薛姨妈席上,也斟了。二人忙起身笑说:“二位爷请坐着罢了,何必多礼。”于是除邢王二夫人,满席都离了席,俱垂手旁侍。贾珍等至贾母榻前,因榻矮,二人便屈膝跪了。贾珍在先捧杯,贾琏在后捧壶。虽止二人奉酒,那贾环弟兄等,却也是排班按序,一溜随着他二人进来,见他二人跪下,也都一溜跪下。宝玉也忙跪下了。史湘云悄推他笑道:“你这会又帮着跪下作什么?有这样,你也去斟一巡酒岂不好?”宝玉悄笑道:“再等一会子再斟去。”说着,等他二人斟完起来,方起来。又与邢夫人王夫人斟过来。贾珍笑道:“妹妹们怎么样呢?”贾母等都说:“你们去罢,他们倒便宜些。”说了,贾珍等方退出。
当下天未二鼓,戏演的是《八义》中《观灯》八出。正在热闹之际,宝玉因下席往外走。贾母因说:“你往那里去!外头爆竹利害,仔细天上掉下火纸来烧了。”宝玉回说:“不往远去,只出去就来。”贾母命婆子们好生跟着。于是宝玉出来,只有麝月秋纹并几个小丫头随着。贾母因说:“袭人怎么不见?他如今也有些拿大了,单支使小女孩子出来。”王夫人忙起身笑回道:“他妈前日没了,因有热孝,不便前头来。”贾母听了点头,又笑道:“跟主子却讲不起这孝与不孝。若是他还跟我,难道这会子也不在这里不成?皆因我们太宽了,有人使,不查这些,竟成了例了。”凤姐儿忙过来笑回道:“今儿晚上他便没孝,那园子里也须得他看着,灯烛花炮最是耽险的。这里一唱戏,园子里的人谁不偷来瞧瞧。他还细心,各处照看照看。况且这一散后宝兄弟回去睡觉,各色都是齐全的。若他再来了,众人又不经心,散了回去,铺盖也是冷的,茶水也不齐备,各色都不便宜,所以我叫他不用来,只看屋子。散了又齐备,我们这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红楼梦》中第五十四回是一段精彩的故事,其中“史太君破陈腐旧套 王熙凤效戏彩斑衣”是其中的高潮部分。这一章节不仅展示了贾母和王熙凤的智慧与幽默,也反映了贾府在传统文化中的深厚底蕴。以下是对《红楼梦》第五十四回的具体介绍:

  1. 人物关系:在这一章节中,贾母作为宁荣二府的长辈,展现出她的威严与智慧。而王熙凤则以其机智和才辩著称,她通过巧妙的言辞和行为,不仅打破了传统的束缚,还以自己的方式展现了对家族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2. 文化传承:故事中贾母批评了因落入才子佳人俗套的女先儿说书,并指出这是“陈腐旧套”,显示出贾母对于传统文学形式的严格要求和对创新精神的重视。而王熙凤的“效戏彩斑衣”,则是在元宵夜宴中通过讲述笑话来逗乐众人,这不仅展示了她的语言天赋,更是对古代孝道的一种现代诠释。
  3. 社会风貌:这一章节描绘了清代贵族家庭的日常生活和社交场合,通过贾母和王熙凤的对话、行动,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反映了作者曹雪芹对于封建礼教的深刻理解和批判。
  4. 文学价值:从文学角度来看,这一章节不仅情节紧凑,而且人物形象鲜明。贾母的智慧、王熙凤的机智以及对传统文学的尊重和创新,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它也展现了《红楼梦》中丰富的人物性格和细腻的心理描写技巧。

《红楼梦》中第五十四回不仅是一个关于元宵夜宴的叙述,它更深层次地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通过对这一章节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红楼梦》的艺术魅力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