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驱秋下穹昊,梁间燕语辞巢早。
古苔凝紫贴瑶阶,露槿啼红堕江草。
越客羁魂挂长道,西风欲揭南山倒。
粉娥恨骨不胜衣,映门楚碧蝉声老。
秋
介绍
。
《秋》是1936年8月25日出版的杂志《文艺复兴》第7期上发表的一篇散文,作者为郁达夫。
《秋》这篇文章主要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情感,通过细腻的语言、生动的描写以及对自然景象的感悟,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的思考与感慨。文章中提到的“秋”不仅仅是一个季节的概念,更是一种心境或精神状态的象征,代表着一种成熟、宁静和平静的生活态度。
郁达夫在《秋》这篇文章里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传达了一种深沉而美好的情感体验。通过细腻的文字,他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金黄的田野之中,感受着秋天带来的宁静与美丽。
总的来说,《秋》是一篇充满诗意的文章,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也蕴含了对生命、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相关推荐
《秋夜寄越客》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和感受的诗歌,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秋时节的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月色驱秋下穹昊”:描述了秋夜的月光洒满天空,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深邃的氛围。 - “梁间燕语辞巢早”:燕子在梁间飞翔,它们的鸣叫声似乎也在预示着秋天的到来,人们开始离开温暖的巢穴,寻找新的生活。 - “古苔凝紫贴瑶阶”:古苔上的紫色仿佛被月光凝固
注释:秋天,一万里的湖天一片碧绿,一只白鹭在湖面上飞来飞去。此时我放开胸怀放眼远望,不嫌自己是浮萍无根之客。 赏析:诗人以湖光秋色为背景,描写了一幅开阔明静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他内心的豁达、超然,以及随性而动的生活态度。首句“万顷湖天碧”,描绘了一幅宽阔的湖泊与湛蓝天空相接的画面,给人以宁静致远之感。第二句“一星飞鹭白”则通过点睛之笔——飞起的白色鹭鸶,衬托出湖面的宁静之美。第三、四句“此时放怀望
【译文】 秋日,傍着雨衣风冷渐匀,更凭青女事精神。 来时将得几多雁,到处愁他无限人。 能被绿杨深懊恼,谩偎黄菊送殷勤。 邹家不用偏吹律,到底荣枯也自均。 【注释】 1. 秋:秋天,这里指秋天的到来。 2. 傍(páng)雨衣:穿着雨衣,比喻身受雨水的滋润。 3. 风冷渐匀:形容秋风渐冷,天气转凉。 4. 青女: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女名,相传为春天的神女,掌管春天的雨水。 5. 来时
注释: 碧窗斜阳洒满深秋的光辉,我愁苦地听着寒蝉鸣叫的声音。 在梦中清晰看见长城关塞,不知道该往哪条路上去。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日边塞的诗。首句写景,“碧”是形容词,形容窗户的颜色;“斜阳”是名词,指太阳;“蔼深晖”是动词短语,意为“笼罩着深深的阳光”。二句写人,“愁听”是动词短语,意为“愁苦地听”;“寒螀”是名词,指寒蝉;“泪湿衣”是动词短语,意为“泪水沾湿了衣裳”。三、四句写梦
注释: 秋天的夜晚寂静无声,没有云朵飘荡。断断续续的鸿雁叫声一直传到了天明。想给你寄去御寒的衣服询问你的消息,但居延城外又调走了军队。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宁静景象和诗人对征衣的思念之情。前两句写秋夜的静谧,后两句写对征衣的思念以及居延城外移军的无奈。整体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秋雨洗尽了秋天的容颜,高高的云层横在天空。 溪流沿着城墙流淌,树叶飘落落在亭子的台阁上。 我被渊明先生的诗意所感染,寒风侵袭着范叔的衣衫。 深深的忧愁无法停止,我高枕而卧诵读离骚
秋 燕去帘帷静,蛩鸣机杼忙。 凄风万籁息,夜月一奁光。 自喜襟怀豁,宁为景物伤。 幽窗有佳致,坐挹桂花香。 译文: 燕子飞走了,帘子放下了,安静的没有声音;蟋蟀在纺织机上忙碌着。 冷风吹过,万物都静止了,月亮只有一层薄薄的光晕。 我很高兴心胸开阔,不被眼前的景色所伤。 在这幽静的小窗下,我能感受到桂花那沁人心脾的香味。 赏析: 注释: 1. 燕去:燕子飞走了。 2. 帘帷:窗帘和帷帐
【注释】 秋:秋天的景色。 莼(chún)鲈(lú):指鲈鱼和莼菜,都是产于江南的水产品,常被用来比喻思乡之情。 径荒:田间小路荒芜。 菊:这里指菊花,也是诗人所喜爱的一种花。 近知:近日得知。 秋信:秋季到来的消息。 更觉:更加感到。 杵(chǔ):舂米的木棒,这里指捣衣杵声。 夜向阑:夜晚已深。 飘零:漂泊不定。 惆怅:忧愁失意。 道:此处指人生的道路。 艰难:艰难困苦。 【译文】 秋风中
【注释】 ①秋:即秋天。 ②故国老槐:指故乡的树木。老槐,落叶乔木,秋季叶色变黄,花白色。空寂寂:形容寂寞、冷清。 ③半天归雁:天空中飞来的大雁。自悠悠:自由自在。 ④庾信:南朝梁代诗人,字子山,一说名信都,河南南阳人,官至散骑常侍、骠骑大将军,封武康县侯。多清泪:形容他经常哭泣。 ⑤陶潜:东晋末至刘宋初年诗人。因曾隐居庐山,世人又称其为“陶渊明”。白头:指年岁已高,头发变白。 ⑥楸(qiū)叶
【注释】 秋:秋天。 自古名高众毁归:自古以来,名声高的被众人毁谤。 又应身退是知机:又应当知道什么时候该退隐。又:再、再次。应:应该。身退:辞官。 林风惊断西窗梦:树林中的风声把梦中的西窗惊醒。 一夜愁声忆翠微:一整夜的哀愁声中,思念着那翠绿的山峦。翠微:青翠的山峰。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罢职家居时所作。诗人借对秋天景色的感受,抒发自己的感慨之情,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的淡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晚秋景色的诗。首句写秋雨过后,暑气全消,西风送来阵阵寒意,使人感到秋天已经来到。第二句写西天的蝉儿在秋风中鸣叫,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的到来。第三句写天空中的云烟被晚风吹散,水面显得空阔无边。末句写月光映照在露水上,形成了一个圆满的月亮,给人以清冷之感。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秋景之作
【注释】 星芒:星星的光辉。 天风急:天边的风很急。 银河湿:银河被水浸湿。 青女:指织女的丈夫,也代指织女。 椎(chui锤):击打或用槌敲,这里泛指制作。 冷霜:即“寒霜”。 璇闺:璇宫、皇宫的美称。这里借指皇宫。 苎罗山:在今浙江省桐庐县西。 浣纱人:洗纱的人。 万妃:唐玄宗的贵妃杨氏,号太真。 玉软:形容醉后体态柔和。 锦絪(yīn银):华丽的丝织物,多用于帝王之车帷帐。 赏析:
【注释】: 白藕作花:指荷花盛开。风已秋:秋风起,天气凉。残睡:未醒的睡意。更回头:又转回头来,形容对往事的回忆。晚云带雨归飞急:天空中的云朵被雨水打湿后急速地飘动着。作西窗一夜愁:西窗即西边的窗户,用来比喻自己的闺房。“愁”字写出了女主人公的内心忧愁、伤感和无奈。 赏析: 此词写深秋之夜的相思之苦。首句点出节令,“白藕花”,暗示季节为秋季,而“风已秋”,则点出时间。二句是说夜已很深了
注释与赏析: 秋 千林摇落窍号风,怒激秋涛气势雄。 远水兼天拖练白,晓风委地染丹红。 译文: 秋天来临,树叶纷纷落下,树林中的小缝隙中吹来阵阵秋风,那声音如同号角一般激昂。远处的水波浩渺无际,仿佛连天际都被其拖住;早晨的微风轻轻拂过大地,使得红色的花朵在地面上显得格外鲜艳。 赏析: 此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出发,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秋天的画面。 首句“千林摇落窍号风
注释 墙角:墙边。 欺:侵犯。竹影斜:竹叶的影子斜着。 数声啼:几声鸣叫。欲栖鸦:想栖息的鸦鸟。 重门:重重门户。已闭:已经关闭。 断还往:断绝来往。 卷:收起。疏帘:稀疏的帘子。看月华:看天上的月光。 赏析 此诗以景起兴,描写秋天的景色以及诗人对秋夜的独处之感。 首句“墙角风欺竹影斜”,描绘出了一幅秋日的图画,秋风扫过,竹影摇曳,给人一种宁静而又寂寥的感觉。 次句“数声啼尽欲栖鸦”
【注释】造化:自然。广寒宫:月宫中,传说中月亮里有玉兔捣药的广寒宫殿。 【赏析】此诗首二句写秋景,第三句点题,写秋风。末句写秋风所起的效应,吹散了广寒宫内的香气,即暗示诗人自己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之心
秋 忽觉空阶下,凉飙到叶声。 似乘残雨入,时唤一虫鸣。 楚曲青兰怨,吴衫白苎轻。 所思千万里,萧飒最关情。 注释: 忽觉:忽然感到,突然之间。 空阶:空旷的台阶。阶:台阶。 凉飙:清凉的风。飙:旋风。 似乘残雨入:好像乘坐着剩下的雨水飘落进来似的。似:好像。乘:乘坐,比喻。 时唤一虫鸣:不时地呼唤一声小虫叫声。时:不时。唤:呼唤。 楚曲:指楚国的民间乐曲。青兰怨:即《青玉案》词牌名,相传为屈原作
注释: 天际凉风似水流,山中瑶草不知秋。 天上的凉风吹过像流动的水一样清新,而山中的瑶草似乎也感受到了季节的变化,不知道秋天已经到来。 黄庭读罢无馀事,铁笛一声闲倚楼。 读完了《黄庭经》,没有什么多余的事情要做了,于是我便吹起铁笛,倚在楼上享受这宁静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首句“天际凉风似水流”
秋 万物皆欲静,节其繁与浮。 枯藤悬败壁,野水打孤洲。 竹座如僧对,家居似客游。 重阳风雨近,老此一村秋。 译文: 秋天来了,万物都想要安静下来,节制它们的纷扰和浮躁。 枯藤垂挂在破败的墙壁上,野水冲击着孤独的沙洲。 竹椅如同僧人般对坐,家中的生活宛如游客般漂泊。 重阳节即将来临,我在这乡村中度过这个秋天。 注释: 1. 万物皆欲静:万物都在期待着宁静,这里的“静”是指一种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坐在灯前拈题分韵的情景。 第一句“客里秋光又一年”,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的心情。这里的“客里”指的是远离家乡在外漂泊的人,而“又一年”则强调了时间的匆匆流逝。 第二句“拈题分韵坐镫前”,描述了诗人在灯前吟诗作对的情景。这里的“拈题分韵”指的是诗人在灯前思考着如何创作诗歌,而“坐镫前”则描绘了诗人坐在灯光下的场景。 第三句“风敲霜叶漏初永
注释: 秋风吹过,蝉鸣声响亮,万籁俱寂,碧天清朗,大雁刚刚迁徙。山峦因季节更迭而显得瘦削,让人感到一阵悲凉,引发了我的情感。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诗。首句“秋风曳鸣蝉万籁清”,描绘了秋风拂过,蝉鸣声响亮,万籁俱寂的画面,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觉。第二句“碧天爽透雁初征”,则是通过大雁迁徙的景象,进一步展现了秋天的氛围。第三句“一番摇落千山瘦”,描绘了山峦因季节更迭而显得瘦削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