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莺春日舌难穷,枕上愁生晓听中。
应袅绿窗残梦断,杏园零落满枝风。
春日书怀
介绍
《春日书怀》是唐代诗人赵嘏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的某一天,坐在窗前,听着外面的鸟鸣,感受着春风拂过脸颊的感觉。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 作者简介:
- 赵嘏(约公元806年-约公元853年),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他的诗歌作品广泛流传,其中七律、七绝较为出色。赵嘏一生经历了不少变迁,他曾四处游历,大和七年省试进士下第后,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唐宣宗大中六、七年卒于任上。赵嘏存诗二百多首,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
- 诗词原文及翻译:
- 原文:暖莺春日舌难穷,枕上愁生晓听中。应袅绿窗残梦断,杏园零落满枝风。
- 翻译:温暖的莺鸟在春天的阳光里飞舞,我的舌头难以形容它的美妙。我在梦中醒来,听着窗外的鸟鸣声。那片绿窗旁的残梦也随着一声声鸟鸣而断了,只有杏花凋零在枝头随风摇曳。
- 诗歌主题及情感分析:
- 主题:这首七绝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以及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感慨。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述,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宁静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 情感分析: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对往日荣华与当前心境的对比思考。首联“忆昔承恩游宦时,上林春色总相宜”回顾了自己曾经在官场上的荣耀和春天里的上林苑美景;而颈联“应袅绿窗残梦断,杏园零落满枝风”则表达了自己现在生活的平淡和对过去的怀念。整首诗透露出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哀叹,也体现了他对当前生活状态的一种接受和淡然。
《春日书怀》是一首充满诗意的诗歌,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景,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对当前生活的态度。这首诗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整个时代的一个缩影,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繁荣与衰落。
相关推荐
【注释】 春日书怀:春天写诗抒怀。暖莺:初春的黄莺。春日舌难穷:莺歌啼鸣,歌声美妙动听。枕上愁生晓听中:在枕上听到莺啼声,引起愁思。应袅绿窗残梦断,杏园零落满枝风:应该袅袅飘荡着绿窗残梦断的声音,杏花凋谢了,满枝都是风吹落的花瓣。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的小诗。全诗以莺啼和杏花作意象,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之情。前两句写莺啼之声,莺啼声美好动听,但诗人听到后却愁情顿生;第三句写梦中杏花的零落
注释:伯牙的琴声已经无人能及,他是否还求知呢?常常因为情思牵惹而产生诗篇。寒食节月色正好照在田野上,春天的阴霾刚刚过去,海棠花开始绽放。虽然耽书的人不一定能够成为良相,但酒断的人却只能当老师。身体多病,不能任衣服更薄,东风台上也不要吹来冷风。 赏析:此诗为杜甫晚年的作品之一。诗人以伯牙自喻,表达了自己虽精通经世之务,但却不得志于朝廷的悲愤心情,也反映了他对时局的不满。全诗用典精当,辞意深婉
丰溪村内,野人居所,隐约可见南山。 花下小桥春日漫步,竹中深径夜归渔翁。 无名正可骄王谢,有句还能继庾徐。 醉罢浊醪邻客散,一番清梦又蘧蘧。 注释: 1. 丰溪村内,野人居所:丰溪村是地名,野人可能是指隐居的农夫或诗人自己。居所即住所,这里指诗人的住处。 2. 隐约南山对敝庐:隐约指的是隐隐约约的样子,南山是远处的山,敝庐是简陋的房屋,这里指诗人的住所。 3. 花下小桥春策蹇:花下指的是花丛下
【解析】 此诗为诗人晚年所作。“春日书怀”是题面。首句“千峰雪尽鸟声春”,写春天的景物。“千峰雪尽”,指山中冰雪消融,群山焕然一新。而山中的鸟雀也随着冰雪融化欢歌起来。这两句诗写景有层次感,先从高到低:由高山至平川,再到水滨;再从远及近:由山巅而山腰、山脚,最后写到水中;然后由静而动,由冬之寂而春之喧。第二句“日永孤吟野水滨”,写诗人在野水边独自吟诵的情景。“日永”,指日子长久。“独吟”
诗句解析: 1. 野桃经雨烂争华,似促畦丁种早瓜。 - 注释: 野桃花经过雨水的洗礼后更加艳丽,仿佛催促着园丁早早地种植瓜果。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春天雨后的景象,野桃因为雨水而更加鲜艳,好像是在催促人们早早种植瓜果,寓意着春雨对农业的促进作用。 2. 不见少年闲信马,空怜寒士出无车。 - 注释: 现在看不到年轻人悠闲地骑马,只怜悯那些贫困的人外出没有交通工具。 - 赏析:
诗句逐句释义: 1. 高文知已动天庭 - 指的是高深的文采或学问已经惊动了天上的神灵。 2. 昨日春雷下六丁 - “春雷”通常指春雨,而“六丁”是古代神话中的六名力士,此处可能是指春雨及时降临,帮助解除干旱。 3. 济旱会施惟肖雨 - 如果需要救济干旱,那么像模拟春雨这样的及时降雨就显得尤为重要。 4. 举贤先应少微星 - 这里提到了“少微星”,它可能象征着智慧和才能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从宦东西不自由,亲帏千里泪长流。 - 注释:我在外做官,身不由己,远离家乡。 - 译文:我在外做官,身不由己,远在千里之外,只能流泪。 - 赏析:这一句描绘了诗人身处异地,思念家乡的孤独和无助。通过“身不由己”和“远在千里之外”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2. 已无鸿雁传家信,更被杜鹃追客愁。 - 注释:已经没有鸿雁能带回家的消息,更被杜鹃声催人思乡。
春日书怀 云散交情薄,棋翻世态新。 山容犹带腊,鸟语已回春。 节物惊心遽,丘园入梦频。 东风如解语,端笑未归人。 译文: 春天来了,我不禁想起了过去的岁月。那些云散了的友情,就像棋局翻转一样,世界的新变化。 山还是那么的壮丽而庄严,但似乎还带着冬天的气息。鸟儿的叫声也变得欢快起来,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这个季节让人感到惊喜,因为节日和物品的变化总是让人感到惊讶。我在梦中经常回到那片土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日书怀》。 译文: 春风轻轻吹过原野,百花摇曳着春天的心。 丛丛树木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色彩,小鸟鸣叫声和谐悦耳。 季节变化无常,各种感情纷至沓来,聚集在我的素白衣襟。 我的头发渐渐变白了,但美景却常驻不消,没有停歇。 为何要遭受贫贱之苦,征尘遮蔽了我的瑶簪? 萱草叶覆盖在堂阶上,荆花让人感受到晴天树林的清新。 明天我将理顺星象,返回故乡在清溪边休息。 注释: 1.
【注释】 1. 一气本无息:万物的生机都来源于一气,没有停止过。 2. 景多闲后见:风景在闲暇之余才显现出来。 3. 诗好静中来:诗情是在寂静中产生的。 4. 午枕庄周梦:午睡时梦见了庄子。 5. 东轩靖节杯:东边的书房里有一杯酒,是陶渊明所饮。 6. 不须篱畔菊:不必在篱笆旁种菊花。 7. 能制暮龄颓:能够控制衰老。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的五言律诗,诗人通过描写春风、闲情、清诗以及庄周
诗句: 紫褪红销到海棠,几多游侠为渠忙。 译文: 紫色的花瓣逐渐褪色,红色的花朵也即将凋零,这些美丽的花丛中,有多少英雄豪杰在忙碌地欣赏和采摘。 注释: “紫褪红销”描述的是春天花期将尽的景象,紫色和红色花瓣的褪色象征着春天的结束。“游侠”指的是那些行侠仗义的人,他们在花丛中忙碌,可能是在采摘或是欣赏美景,体现了他们的行为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存。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花期的描绘
春日书怀 闲来情思浩无涯,徙倚东窗日未斜。 乍雨乍晴莺唤柳,不寒不暖蝶穿花。 读书有味慵拖杖,觅句新成自煮茶。 未必贵游知此趣,乘除合付野人家。 注释: 1. 闲来情思浩无涯:形容闲散无事时,思绪无限深远。 2. 徙倚东窗日未斜:形容在闲暇时刻,静静地站在东窗户前,看着太阳还没有落山。 3. 乍雨乍晴莺唤柳:形容天气变化无常,有时下雨,有时晴朗,而鸟儿却不停地叫着呼唤着柳树。 4.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每个选项,重点注意诗人是如何通过形象的选取来营造意境,抒发情感的,或者是句子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有什么特点,同时注意把握诗歌中的景与情的关系,同时分析诗歌中的艺术手法及该艺术手法的运用所起到的作用,并结合诗句阐释其内涵及情感。 (1)“曾读前书笑古今,耻随流俗信浮沉”,前半句写自己读书明志
【诗句释义】 才薄难任家国忧,年衰未免稻粱谋。 权门虽好羞摇尾,世路多猜敢转喉。 是处溪山可藏拙,何人庭院许寻幽。 便须火急营春事,九十韶光一半休。 【译文】 才能有限难以担当国家重任,年老体衰难免被生计所困。 虽然权势之家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但我也不愿卑躬屈膝讨好权贵。 世间道路多险恶,我害怕别人暗地里算计我。 到处都是山水风光可以隐姓埋名,但又有谁会给我一个宁静的庭院让我隐居? 既然这样
【解析】 1.“吴兴太守”:诗人自指。吴兴,郡县名,治所在今浙江湖州市。2.“十日斋厨九不烟”:十天之内,连烧了十次香,但厨房里连一点烟也没有。3.“索漠清怀”:清冷的心境。4.“颠狂风雨落花天”:在风雨飘摇、落花满地的天气中,诗人却依然心情舒畅。5.“流莺百啭还求友”,莺鸟鸣叫百声,仍向人寻求朋友。6.“化鹤重来不是仙”:化成鹤再飞回来,也不是仙人。7.“待得麦秋民足食”,等到秋天收获之后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舟楫凌漳水,风涛接蠡湖。 - “舟楫”指的是船和桨,“凌”是超越的意思。这里形容船只在漳水中行驶,水面上波涛汹涌,与蠡湖相连。 - “风涛接蠡湖”意味着风浪与湖浪相接。 2. 龙媒成跬步,骊颔脱微躯。 - “龙媒”指代神龙,“跬步”是半步,表示走得很快。“骊颔”指骊龙的下巴,通常用来形容尊贵。这里可能是指龙媒之身快速而尊贵地完成了一段旅程。 -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东风吹雨半斜斜: -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的景象,东风轻轻地吹动着雨丝,使得天空中的雨滴时而斜斜洒落,营造出一种柔和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 “东风”是春天的风,象征着温暖和生机,而“半斜斜”则表现了天气的不稳定性和变化多端。 2. 青草池塘忆谢家: - 这里诗人通过“青草池塘”这样的自然景观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池塘边的青草生长得非常茂盛,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同时
【注释】 人世:人间。逢春:遇到春天。寸心:指心。灰:心灰意冷。故园:故乡。柳:柳树。应:应当。上:来到高处。来:指思乡之情。 【译文】 人生在世,能有几次遇到春天呢?虽然如此,我仍要像从不曾失意时一样,满怀信心和希望。我的故乡的花儿、柳树依然如旧,而我已经远离家乡在外多年,如今只能怀着满腹的思念,孤独地来到异乡。 【赏析】 此诗为作者晚年所作,表达了作者在仕途受挫之后归隐田园的心情
诗句释义 1 自怜童稚色凄凉:我自怜童年的面庞,显得如此憔悴。"童稚"指童年时期的人或物,"色凄凉"形容面容或神态显得悲伤、憔悴。 2. 偃伏田庐岁月长:我在田野里隐居了很长时间。"偃伏"意为隐居,不问世事,"田庐"指的是农村的住所。 3. 用拙漫令文有冢:尽管我拙于文字(可能指文才不高),但仍然留下了许多作品。"拙"表示笨拙,"漫令"是随意创作,"文有冢"即留下许多文章。 4. 避愁不惯醉为乡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结合诗句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并能理解诗人的情感。“静倚晴窗笑此生”的意思是:静坐在明亮的窗户下,笑着对人生进行思考。“出游归隐两无成”的意思是:出去游玩和隐居都没有什么成就。“故园小作三春梦,倦翼长垂万里情”的意思是:在老家做了一段小小的事情就像做了个春天的梦一样,疲倦的翅膀长长地垂下,有万里的深情。“庭树欲红闻鸟闹
诗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句:“忙里过韶华,东风日易斜。” - 解释:在忙碌中度过美好的时光,春天的风逐渐西斜。 -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在繁忙的生活中依然寻找到美好时刻的情感体验。通过使用“忙”和“韶华”这样的词汇,传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忙碌。 第二句:“黄粱应未熟,白酒尚堪赊。” - 解释:黄粱饭还没煮熟,酒却可以赊账买。 - 赏析
【解析】 此题考核名篇名句默写能力,采用的是情景式默写的题型,解答时既要注意所给句子的出处及作者,还要注意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最后给出提示语。考生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羁”“华”“赋”“霞”“涯”。 【答案】 远道驰乡梦,归期隔岁华。 山川醉里赋,鸡犬客中家。 巷僻馀春雪,城高驻晚霞。 相见问生涯
【注释】 1. 小阁长开接海烟:小阁门常开着,迎接海中的烟雾。 2. 高虚无际思悠然:高高的山头,无边无际,思绪也飘渺而遥远。 3. 多时卧疾逢人少:长时间生病卧床,很少见到人。 4. 尽日闲吟只自怜:整天悠闲地吟诗,只为自怜自爱。 5. 暗数梅花过二月:暗地里计算着梅花盛开的时间已过了二月。 6. 偶拈芳草忆前年:偶然间想起春天的草木,怀念起去年的春天。 7. 生涯剩有巾瓢在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日里的感受和心境,通过对自然景观、人物行为以及社会现象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世事的感慨和对人生哲理的理解。 我们来看诗句“春浅寒未退,榾柮煨炉红。”这是诗人对于春天的感慨。春天虽然已经到来,但是寒意依然存在,诗人用“榾柮煨炉红”来形象地描绘出炉火的温暖,暗示着春天的生机勃勃和希望。 我们看到“人为夺造化,冷笑轻天工。”这里的“人为”指的是人类的行为,“造化”指的是自然界的规律
【解析】 这是一首七绝。全诗八句,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第一联“一自春回睡觉甜,起来无语独掀髯”:自从春天来临,我醒来就感到特别甜美,起床后便无话可说,独自掀起袖子。第二联“园林触目深红间,池馆惊心嫩绿兼”:园林中到处都可以看到鲜艳的花朵,池塘和馆舍也显得格外娇嫩。第三联“袅袅柳枝低舞袖,霏霏杏叶衬妆奁”:轻盈的柳树随风摇曳,仿佛在舞着衣袖;满地的杏叶与女子的化妆盒相互辉映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对作者情感的把握。解答此题需要考生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结合重点诗句进行分析。 从“东风一夜送微暄,春意先应入故园”中可知,春风是诗人归乡时所感受到的;“东风”是春天的象征,而“微暄”则是春天特有的气息。 从“归梦远经桃叶渡,赏心长忆杏花村”中可知,诗人在归途中经过一个名为“桃叶渡”的地方,心中充满了愉悦;而“杏花村”则是他常去欣赏的美景
【解析】 “忆昔承恩游宦时,上林春色总相宜。”回忆往事,当年承蒙恩宠,出游宦游之时,上林苑的春色最相宜。 “归鸦已遂栖枝恋,老骥何因伏枥悲。”乌鸦已经归巢了,它依恋着树枝;千里马老了,却悲哀地趴在树下。 “南国莺花非壮日,东山尊酒是佳期。”南方的春天景色不是最盛的时候,但东山有美酒可以庆祝; “长安纸价今腾否,犹是人传水部诗。”长安市场上的纸张价格是否上涨了呢?人们还在传颂李峤的水部诗。 赏析:
春日书怀 迟日轻风淑气融,柳花飞白小桃红。 泛观万物全于我,细数三春半在公。 修禊事阑知俗异,浴沂人远许谁同。 年年东阁门墙里,一寸时光一寸功。 注释: 1. 迟日轻风淑气融:描述的是春天的早晨,阳光温和,微风轻轻吹拂,带来了春天的气息。 2. 柳花飞白小桃红:春天的景色让人感觉生机勃勃,柳树飘散着白色的柳絮,桃花也盛开了,呈现出一片红色。 3. 泛观万物全于我,细数三春半在公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的景色和诗人的心情,以下是逐句的注释: 1. 无赖还沽酒十千,要拌一醉杏花前。 注释:我无聊的时候会买一些酒来喝,我要在杏花盛开的地方喝醉。 2. 楼衔璧月光如水,山点浓螺碧破天。 注释:高楼被月光映照,像镶嵌的宝玉,月光像流水一样清澈,山峰上涂着浓重的绿色,仿佛打破了天空。 3. 芳草有情迷云路,垂杨多事管华年。 注释:芳草似乎对春天的到来充满了情感
【注释】: 崇替何须论,身尊道不违。 身尊指地位崇高。崇,高。 琴书堪送老,花鸟共忘机。 用琴书打发时光,与花鸟为伴,忘却人间的机巧之心。 莫以肥甘是,而轻蓬蔂非。 不要因美味佳肴是生活所必需就轻视贫穷,认为贫穷是非人道。 蔂,古代一种小容器。 但知安素履,随意惜春晖。 只要安心过朴素的生活,随心所欲地珍惜春天的美好。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诗人对人生态度和生活哲学的诗作。首句“崇替何须论”
春日书怀 捧着檄文卢江空有愿,一身京国怅闲留。 彩衣未遂阶前舞,白发重增塞上愁。 碧草何心荣客径,黄莺底事唤晴洲。 百年马首终无角,出处频伤岁月流。 注释: 1. 捧着檄文卢江空有愿:手里拿着公文,心中却希望着在卢江有所作为,但现实中却只能空有愿望。 2. 一身京国怅闲留:身在京城(指朝廷),但因各种原因(如政见不合、权臣排挤等)而无所作为,心中充满了遗憾和惆怅。 3. 彩衣未遂阶前舞
以下是对《春日书怀》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1. 乱离岁月足兴嗟 - 乱离岁月:形容战乱或动荡不安的年代,国家和社会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 足兴嗟:感叹之意,表达了作者对乱世的感慨和无奈。 - 诗句释义:在战乱的时代背景下,作者感受到了时代的动荡和国家的不安,因此发出了深沉的叹息。 - 诗句赏析:通过“足兴嗟”,诗人传达了一种深刻的忧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普遍心情。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