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清都
【注释】 海绡楼:即海云楼,在杭州西湖。清照晚年寓居于此。文叔归自北京:指词人所爱之丈夫赵明诚(字德甫)自京归来。 【译文】 去年旧话灯前话,东风约我,来时人事无限。梅门寒香,兰室润绿,贮存着孤寂的寒馆。金莺漫炙新簧。梦中香气温暖如烟。乘万里春程,数遍关山,南边烽烟正关住雁行。 凄凉故国平居,咸阳倦客,心魂先乱。西园载酒,东郊试马,趁时出游宴。天涯更说今夜。坐久林鸦易散。愿后期只似花风,椒觞又浅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本题要求考生分析这首咏物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首先,考生要读懂全诗,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意境;其次,考生要理解作者的情感和观点,明确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情感和思想;最后,考生要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案】 ①障蜡:蜡烛。②瑛盘:玉制的盘子,泛指酒器。③琼壶:美酒。④画阁:指女子居住的地方。⑤啼红:落花。 译文: (1)春后归燕在瓶中托出芳情
【注释】 1.莹园春禊:指作者与友人在春天举行的游宴。 2.分韵得宇字:即用“宇”为韵字,分出韵来作诗。 3. 闷索新莺语:形容春日的莺鸟声音清脆。 4.垂杨畔:杨柳的旁边。 5.旧时兰桨停处:指从前停船的地方。 6.东风暖逗朱唇浅:春风温暖地吹拂着双颊,使人面带红润。 7.睡里微涡更妩:睡觉时脸上的笑意更加妩媚。 8.趁醉筇、踏遍芳阴:趁着酒兴用一根竹杖,漫步于花阴之间。 9.流杯几送飞英
【注释】 滟滟:水光闪动的样子。鸾枝:凤凰木,又称“鸾凤木”、紫荆树等。 镇日:整天。 燕支:即胭脂山,位于今新疆吐鲁番东南,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要道。 【赏析1】 这首词描写春天的景色,上片写园内之景,下片写园外之景。 上片首三句为第一层,写公园中的景色。“滟滟”,水波荡漾的样子。“栖鸾树”,有鸾鸟栖止的树木,此处以鸾比喻凤凰木。“秾华梦倚栏”,浓艳的花朵在花栏前盛开,仿佛在梦境中一般
宴清都·春晓 窥窗,绯桃初妩,倚此写之 镜中的妆发轻盈袅娜。重帘外面,淡青色天空低垂护着清晨。轻纱掩盖着娇媚容颜,金钿装饰的头饰在头上摇曳,宛如绛仙般娇小。楼台被淡淡的粉色装点成如画的景致,好像是昨夜东风又吹拂而至。下台阶时,脚步也显得慵懒,那断肠的啼鸟声暗暗地传进耳中。 思量锦瑟的年华已逝,花下共度的流年,梦与春天一同消逝。红簪撩拨着鬓角,香巾沾湿了泪痕,倚靠在栏杆上的人也变得老去
【注释】 宴清都:词牌名。燕:燕子,此处泛指燕子。 梁燕:燕子。梁,即“凉”,燕子的别称。 寻常巷陌:平常的街道和巷子。 莫愁声价:莫愁姑娘的名声。莫愁,古琴曲名,后借指美女。莫愁声价:莫愁姑娘的声誉。 芹泥:菜地里的泥土。这里比喻贤女。 醉梦里、宫衣暗卸:醉酒时梦中脱下宫女之服。 香巢且垒兰麝:在香巢中垒起兰草和麝香。 叶底流莺:树叶底下的黄莺。 树阴啼鴂(jué):树荫中黄鹂鸟啼叫。
照海珊瑚树。连枝发、画栏都罩赪雾。柔梢拖锦,繁英缀玉,粉融脂冱。嘉名艳说团栾,正酿暖、东风暗度。衬淡冶、一片梨云,浓春那不羞妒。 注释:照耀海面的珊瑚树。树枝相连,整个栏杆都被红色的雾气所笼罩,显得娇嫩柔美。枝条上挂着像锦缎一样的花朵,花朵上点缀着像玉石一样晶莹透亮的花蕊,花瓣的颜色像融化的脂肪一样润泽。这种美丽的花儿被称为“团栾”,正在悄悄地酝酿春天的气息。在淡淡的红色中,一片像梨云一样的花朵
十载迷津客。斜阳外、旧红曾否相识。幽源访路,闲门隔坞,古春长閟。桃花流水依然,但几换渔郎家国。奈人世、别有东风,吹老三户豪杰。 注释:十年来我像是迷失方向的旅人。夕阳西下时,曾经熟悉的桃花是否还记得?在幽深的山谷中寻找道路,闲适的门扉隔着山坞,古老的春天总是紧闭着。桃花溪里的流水还是那样清澈,只是几次变迁了捕鱼的人。然而人世间却另有一种东风,吹老了三位英雄豪杰。 阿房宫在黄昏时被焚毁
【注释】君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十二螺鬟:形容君山的山峰,像美人头上的螺旋形发髻。蓬瀛(péng yíng):蓬莱、瀛洲,指神话中的仙山。古往今来:从古代到近代。筠斑:形容竹叶上因露水而长出的花纹。茶香过雨:形容茶叶经过雨水的滋润而香气更加浓烈。啼鸟:鸣叫的鸟儿。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怀人的词。词人与友人重游君山饮九江楼有作。这首词是作者对友人的劝勉。“凭高望断”二句,写登高远眺的情景
宴清都 问柳湖村畔。荒沟侧、到门花树零乱。前王圣表,优填像刻,雨飞云卷。商君画壁重见。叹梦影、沤尘电转。共太息、宝相人天,恒沙换劫谁管。 精蓝付与修罗,苍松怪柏,鸾凤空远。梨云醉醒,丁香露泣,菜畦芜馆。寻巢纵有新燕。照废垒斜阳恨满。向寺僧、乞取花归,红欹翠剪。 【注释】 问柳湖:指杭州西湖。 商君:商鞅,战国时秦国的政治家,因封于商邑,故称商鞅。 精蓝:佛教谓净土中之莲花,喻佛所居之地。 修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