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文房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的内容和诗句的含义,最后再一一比对。注意本诗为五言律诗,每句五个字,共八句,中间有两联的偶数句都是七个字。 第一句“吴越相与同,渔樵问所之”,意思是:吴越两地相互交往,渔夫和樵夫询问他们的去处。“吴”指江南一带(长江下游以南地区),“越”指浙江一带。“吴越”泛指东南沿海一带
网页时间是:2025-01-06 王翰(687-726),一作王瀚,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唐代诗人。王翰少豪健恃才,喜纵酒,景云元年(710年)登进士第,仍以饮酒为事。开元四年(716年)至开元八年(720年)间,定居太原,未任官职。 王翰的诗作风格豪放,语言简练,善于运用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出边塞将士的生活和情感。他的《凉州词》被誉为唐代边塞诗的代表作
唐才子传 · 崔颢 诗句翻译及注释 > 颢(huái),汴州人。开元十一年,源少良通过考试成为进士。天宝年间,他担任尚书司勋员外郎。年轻时写诗,意浮艳,多陷轻薄,晚年突然改变了他的写作风格,风骨凛然。一瞥塞垣,状极戎旅,奇造往往并驱江、鲍。 > 译文 > 崔颢原是汴州人。在开元十一年通过了考试成为进士。在天宝年间,担任了尚书司勋员外郎。他年轻时写诗,意浮艳,多陷轻薄
储光羲,唐代官员和诗人,以田园诗派的代表而闻名。以下是对储光羲的详细介绍: 1. 生平简介:储光羲是兖州人,开元十四年通过进士考试,曾担任监察御史。在安史之乱期间,他受到安禄山的胁迫,但后来归附大唐并受到贬谪。他的诗歌风格高雅、格调逸远、情感深沉,具有独特的韵味。 2. 文学成就:储光羲的诗歌创作丰富,现存有二百二十八首,被《全唐诗》收录为四卷。此外,他还著有《正论》十五卷
祖咏,洛阳人。开元十二年杜绾榜进士。有文名,殷璠评其诗:"剪刻省静,用思尤苦,气虽不高,调颇凌俗,足称为才子也。" 译文:祖咏,洛阳人。开元十二年参加杜绾的科举考试中了进士。他很有文学才华,殷璠评价他的诗:“剪裁、刻划、简洁、安静,用心思考特别费力;虽然气势不高,但格调却很出众,可以称为‘才子’。” 注释:洛阳:古时对河南省洛阳一带的称呼。 唐才子传 · 祖咏 唐才子传·祖咏
唐才子传 孙逖 孙逖,博州人。幼而有文,属思警敏,援笔成篇。开元二年,举笔俊拔、哲人奇士隐沦屠钓及文藻宏丽等科,第一人及第。玄宗引见,擢左拾遗,集贤殿修撰。改考功员外郎,迁中书舍人。与颜真卿、李华、萧颖士皆同时,称海内名士。仕终刑部侍郎。善诗,古调今格,悉其所长。集二十卷,今传。 注释: - 孙逖(tì):字不详。 - 博州:今山西晋城。 - 幼而有文:年轻时就有文学造诣。 - 属思警敏
诗句:筠,字贞节,华阴人。通经义,美文辞。举进士不中,隐居南阳倚帝山为道士 译文与注释 对“天宝中,玄宗遣使召至京师,与语甚悦,敕待诏翰林”的解析: - 关键词: 天宝中,玄宗,遣使,召至京师,与语,甚悦,敕待诏翰林 - 注释:在唐玄宗天宝年间,由于其政治和军事成就,他成为了一个极具权威的君主。吴筠因为与皇帝的对话被深深吸引,因此受到玄宗的赏识并被召入宫廷。 - 赏析
王泠然的诗歌创作,以其豪爽的气质和卓越的才华,展现了唐朝文化繁荣的时代风貌。下面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 首句:“泠然”,字仲清,是山东人。 - 注释:王泠然,唐代诗人,字仲清。 - 赏析:此句为诗题及作者介绍,简洁明快地交代了诗人的基本信息。 - 次句:“开元五年”是指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的第五个年头。 - 注释:王泠然在开元五年(717年)考中进士,成为进士之一,授将仕郎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慎虚,嵩山人。姿容秀拔。九岁属文,上书,召见,拜童子郎。开元十一年,徐征榜进士,调洛阳尉,迁夏县令。性高古,脱略势利,啸傲风尘。后欲卜隐庐阜,不果。交游多山僧道侣。为诗情幽兴远,思雅词奇,忽有所得,便惊众听。当时东南高唱者数十人,声律婉态,无出其右,惟气骨不逮诸公。永明已还,端可杰立江表。善为方外之言。夫何不永,天碎国宝,有志不就,惜哉!集今传世。 译文: 刘慎虚是嵩山人
卢鸿,字浩然,是唐代一位隐居在嵩山的诗人和画家。他的生平和作品至今仍受到后人的推崇。卢鸿的作品不仅展示了他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追求隐逸生活的高洁情操。以下是对这首《唐才子传 · 卢鸿》的分析: 1. 诗词赏析: - 诗歌内容:卢鸿的诗多描绘山水之美,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他的诗作中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如“钩深诣微”等词汇,体现了他对书法艺术的精湛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