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
诗句 - 战国策 · 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 - 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地拂席。 - 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 - 田光曰:「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 - 太子曰:「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 - 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 -
枭逢鸠,枭遇见了鸠,鸠问它:“你打算去哪里?” 枭说:“我想搬到东边去。” 鸠又问:“为什么?” 枭说:“乡里的人都讨厌我鸣叫的声音,所以我想要迁到东边去。” 鸠说:“你如果能重新学会鸣叫,那是可以的;如果不能改变,那么东边的人们还是会讨厌你的声音
诗句: 战国策 · 齐宣王见颜斶 颜斶对曰:“不然。斶闻古大禹之时,诸侯万国。何则?德厚之道,得贵士之力也。故舜起农亩,出于野鄙,而为天子。及汤之时,诸侯三千。当今之世,南面称寡者,乃二十四。由此观之,非得失之策与?稍稍诛灭,灭亡无族之时,欲为监门、闾里,安可得而有乎哉?是故《易传》不云乎。‘居上位,未得其实,以喜其为名者,必以骄奢为行。据慢骄奢,则凶中之。是故无其实而喜其名者削
诗句 1. 宣王曰: 战国策中提及的齐宣王对颜斶说的话。 2. 嗟乎: 感叹词,表示赞叹或感慨。 3. 君子焉可侮哉: 指真正的君子是不可轻视的。 4. 寡人自取病耳: 齐宣王认为自己是自找麻烦。 5. 及今闻君子之言: 等到听到像颜斶这样的贤者的言论。 6. 乃今闻细人之行, 指现在听到了小人的行为。 7. 愿请受为弟子: 愿意拜颜斶为师。 8. 食必太牢: 指饮食丰盛。 9. 出必乘车:
译文: 齐国的宣王召见颜斶,说:“你过来!” 颜斶也回答说:“大王过来!” 齐宣王不高兴了。 左右的人说:“大王是人君,而颜斶是人臣。大王叫你过来,也叫他过来,可以吗?” 颜斶回答说:“我之所以走到大王面前,是因为仰慕权势;您之所以走到我面前,是因为追求贤士。假如让我来追求权势,不如让您来追求贤士。” 宣王发怒地说:“先生看重权势呢?还是看重贤士呢?” 颜斶回答:“看重的是贤士
【注释】 梁王:指梁惠王。魏婴:梁惠王的名臣。觞(shāng):古代酒器,这里指宴饮。范台:地名,在今河南开封附近。择言:提出忠告的话。昔者:过去的事。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传说中夏禹曾尝过帝女娥皇和女妚的酿酒。帝女:即舜之二妃,娥皇、女妚。仪狄:相传是杜康的母亲,杜康发明了酒。禹:夏朝的第一个君主,名文命,字伯启。进之:献给他。禹饮而甘之:喝得非常高兴。遂疏仪狄:于是疏远了仪狄(杜康)。绝旨酒
``` 诗句翻译及赏析 1. 悲余性之不可改兮,屡惩艾而不移。 - 原文:悲余性之不可改兮,屡惩艾而不移。 - 译文:我的性格无法改变啊,屡次受到挫折仍不改变。 - 注解:这里的“艾”可能指的是遭受的磨难或挫折,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坚持与不改初心的决心。 2. 服觉皓以殊俗兮,貌揭揭以巍巍。 - 原文:服觉皓以殊俗兮,貌揭揭以巍巍。 - 译文:我穿上白衣以与众不同兮
以下是对《楚辞·九叹·愍命》这首诗的逐句翻译: 1. 昔皇考之嘉志兮,喜登能而亮贤: - 注释:我的祖先有着高尚的志向,喜欢提拔和赏识贤能之士。 - 赏析: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家族先辈品德的怀念和敬仰,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政治清明、选拔贤能的重视。 2. 情纯洁而罔秽兮,姿盛质而无愆: - 注释:他的思想纯洁,没有瑕疵;他的行为正当,没有任何过错。 - 赏析:这句话赞扬了作者本人的正直和纯洁
诗句解析 1 同驽鸁与乘驵兮,杂班驳与阘茸:这两句描述的是两种不同的动物——驽鸁和驵。驽鸁是一种普通的鸟,而驵则是马的一种种类。这两种动物混杂在一起,象征着不同种类的人或事物相互混杂。 - 注释:驽鸁是比喻平庸的人,驵是比喻有才能的人。 2. 葛藟蔂于桂树兮,鸱鸮集于木兰:这两句描述了两种不同的植物——葛藟和木兰。葛藟攀附在桂花树上,而鸱鸮筑巢在木兰树上
这首诗是屈原的《九叹·远游》,是楚辞中的名篇。全诗描绘了诗人对远方世界的向往和探索,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批评。 下面是逐句翻译: 鞭风伯使先驱兮,囚灵玄于虞渊。 驱赶风伯作为先行者,把神灵囚禁在深邃的虞渊中。 溯高风以低佪兮,览周流于朔方。 追随高空之风,漫游至北方边陲。 就颛顼而陈辞兮,考玄冥于空桑。 与颛顼帝对话,探究玄妙之境于虚桑之地。 旋车逝于崇山兮,奏虞舜于苍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