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摩罗什
维摩诘的经文 · 弟子品第三 这样的五百大弟子,各自向佛陀讲述自己与维摩诘交往的本缘。他们称述维摩诘所说的内容,都说自己不能前往探望他。 注释:维摩诘的经文 · 弟子品第三:这是《维摩诘经》中关于弟子品的第三篇。五百大弟子是泛指众多的佛教僧侣,这里特指那些在佛门修行多年的高级僧侣。他们的任务是向佛陀请教佛法和修行方法。他们各执一词地讲述了自己与维摩诘交往的故事,并称赞了维摩诘的智慧和教诲。 译文
诗句及译文: 1. 悉见世间诸所有,十力哀现是化变。 - 诗句释义:我看到了世间所有的一切,这些变化都是十力的哀愁所体现的。 - 译文:我见识到了世间的一切,这些变化都是因十力的悲哀而产生的。 2. 众睹希有皆叹佛,今我稽首三界尊。 - 注释:众生看到这样的场景都赞叹佛陀的伟大,而我则向他跪拜在三界的至尊面前。 - 赏析:这句话表现了众生对佛陀的崇敬和自身对于佛陀的虔诚态度。 3.
维摩经·弟子品第三 佛告诉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你前去拜访维摩诘医生并询问他的病情”。 富楼那对佛说:“世尊,我难以承受这个任务去拜访他。为什么呢?我想起在大林中,在一棵树下给我新来的比丘们讲经的时候,那时维摩诘来对我说:‘唯,富楼那!先当入定,观此人心,然后说法。无以秽食置于宝器,当知是比丘心之所念;无以琉璃同彼水精,汝不能知众生根源,无得发起以小乘法。’他认为我的心境没有到达他所说的那样境界
这首诗出自《维摩诘经·方便品第二》。下面是逐句的译文和解释: 1. 诸仁者,是身无常,无强、无力、无坚,速朽之法,不可信也;为苦为恼,众病所集。 - 各位朋友,你们的身体是无常的,没有强的力量、无法支撑自己、没有坚实的物质结构,它很快就会腐朽,这是无法相信的。因为身体会遭受各种痛苦和烦恼,这些疾病都是累积而成的。 2. 诸仁者,如此身,明智者所不怙。 - 各位朋友,就像你的身体
诗句 佛告优波离:“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译文:佛告诉优波离说。 注释 - 佛:指释迦牟尼佛,是佛教中的创始者。 - 告:告诉或吩咐的意思。 - 优波离:佛的弟子之一,名字含义为“最尊贵”。 - 诣:前往,去往。 赏析 这首诗是《维摩诘经》中关于弟子优波离向佛陀询问疾病情况的故事。诗中通过佛陀对优波离的回答,展现了佛法的深刻教义和佛陀的智慧。佛陀教导优波离,不要因为过去的过错而烦恼
维摩诘经·弟子品第三 佛告大迦叶:“你前往访问维摩诘询问疾病。” 迦叶对佛说道:“世尊,我实在难以承受去拜访他询问病情。这是什么原因呢?我想起过去,在贫寒中四处乞讨,那时维摩诘来到我的面前对我说:唯,大迦叶!有慈悲心而不能普渡,舍弃豪富而追求贫苦的乞讨。迦叶,住在平等法中,应该继续乞讨食物。因为不吃东西,所以需要乞讨食物;因为破坏和合相,所以需要吃抟食;因为不受,所以接受那些食物。以空聚想
诗句 - 维摩诘经 · 佛国品第一 - 舍利弗言:我见此土,丘陵坑坎,荆棘沙砾,土石诸山,秽恶充满。 - 螺髻梵王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见此土为不净耳!舍利弗!菩萨于一切众生悉皆平等,深心清净,依佛智慧,则能见此佛土清净。 - 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时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宝严饰,譬如宝庄严佛无量功德宝庄严土。 - 是佛告舍利弗:“汝且观是佛土严净!” - 舍利弗言:“唯然,世尊
诗句: ```长者维摩诘,以如是等无量方便,饶益众生。其以方便,现身有疾。以其疾故,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婆罗门等,及诸王子,并余官属,无数千人皆往问疾。其往者,维摩诘因以身疾,广为说法: ``` 译文: 维摩诘是一位长者,他通过无数的方便手段来利益众生。其中一种方便是,他假装生病了。因为疾病的缘故,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婆罗门以及各王子和其他官员,都成千上万地前来探望他
维摩诘经·方便品第二 诸仁者,此可患厌,当乐佛身。所以者何?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生,从慈、悲、喜、舍生,从布施、持戒、忍辱、柔和、勤行、精进、禅定、解脱、三昧、多闻、智慧诸波罗蜜生,从方便生,从六通生,从三明生,从三十七道品生,从止观生,从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生,从断一切不善法、集一切善法生,从真实生,从不放逸生,从如是无量清净法生如来身
诗句:当佛现此国土严净之时译文:当佛陀显现出这个国度的庄严和清洁时,宝积寺的五百长者子都达到了无生法忍的境界;八万四千人,都发起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心。佛陀以神通之力摄持世间,于是这个世间又恢复了原来的状态。寻求声闻乘者有三万二千人,天人和人类知道有为法都是无常的,远离尘世和污垢,获得了法眼的清净。八千比丘,不再受一切法的束缚,已经达到漏尽意解的境界。 注释:本诗选自《维摩诘经》的佛国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