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摩罗什
维摩诘所说经 · 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 又问:「以何为空?」 答曰:「以空空。」 又问:「空何用空?」 答曰:「以无分别空故空。」 又问:「空可分别耶?」 答曰:「分别亦空。」 又问:「空当于何求?」 答曰:「当于六十二见中求。」 又问:「六十二见当于何求?」 答曰:「当于诸佛解脱中求。」 又问:「诸佛解脱当于何求?」 答曰:「当于一切众生心行中求。又仁者所问:『何无侍者
这首诗是《维摩诘经·弟子品第三》中的一段文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维摩诘经 · 弟子品第三 佛(佛陀)告诉须菩提:“你前往访问维摩诘询问疾病。” 须菩提回答说:“世尊,我无法承担这样的使命去拜访他。为什么会这样呢?回想起我来的时候,进入他的房子向他乞食,当时维摩诘拿走我的碗,装满了食物,然后对我说:‘唯,须菩提!若能于食等者,诸法亦等;诸法等者,于食亦等。’就是这样进行乞讨,才可以取食
这首诗是《维摩诘经 · 菩萨品第四》中的一段对话,描述了一位名叫波旬的恶魔企图诱使一个名为维摩诘的居士放弃尘世的五欲之乐,转而追求佛法。维摩诘回答了他的问题,并给出了无尽灯比喻以说明佛法的无尽和光明。 诗句及译文: 1. 波旬向诸女言:“我欲与汝,俱还天宫。” (波旬想要带她们回到天界。) - 注释: 波旬是魔界的主宰者。 2. 诸女言:“以我等与此居士,有法乐,我等甚乐,不复乐五欲乐也。”
诗句 于是佛告弥勒菩萨:“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译文 佛陀告诉弥勒菩萨:“你去拜访维摩诘大师询问病情。” 注释 - 于是:指时间。 - 佛告:佛陀对某人的教导或教诲。 - 弥勒:释迦牟尼佛的大弟子之一,后成为弥勒佛。 - 菩萨:一种修行者,追求成佛。 - 诣:到……去,这里指的是前往拜访。 - 维摩诘:又称“摩诃衍”,意译为“无诤三昧”,是古印度的一位高僧。 赏析
维摩诘经 · 菩萨品第四“我时心得清净,叹未曾有,稽首礼维摩诘足,即解璎珞,价直百千,以上之。不肯取。我言:“居士,愿必纳受,随意所与。维摩诘乃受璎珞,分作二分,持一分,施此会中一最下乞人;持一分,奉彼难胜如来。一切众会,皆见光明国土难胜如来,又见珠璎在彼佛上,变成四柱宝台,四面严饰,不相障蔽。 “时维摩诘现神变已,又作是言:‘若施主等心施一最下乞人,犹如如来福田之相,无所分别;等于大悲
维摩诘经 · 菩萨品第四 尔时,维摩诘(梵文:Visvāsaṃpati,又作维摩洁、维摩严)语诸女言:“魔以汝等与我,今汝皆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即随所应而为说法,令发道意。 “即随所应而为说法,令发道意”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维摩诘将根据她们的机缘和需要来给予教诲,使她们能够理解并产生追求佛道的心志。 复言:“汝等已发道意,有法乐可以自娱,不应复乐五欲乐也。” 这句话是说
诗句: 维摩诘经·菩萨品第四 佛告持世菩萨:“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持世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住于静室,时魔波旬,从万二千天女,状如帝释,鼓乐弦歌,来诣我所。与其眷属,稽首我足,合掌恭敬于一面立。我意谓是帝释,而语之言:善来,侨尸迦!虽福应有,不当自恣;当观五欲无常,以求善本;于身命财,而修坚法。即语我言:正士,受是万二千天女,可备扫洒。” 译文:
```json { "诗句": "维摩诘经 · 弟子品第三", "译文": "佛告摩诃迦旃延:汝行诣维摩诘问疾。迦旃延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昔者,佛为诸比丘略说法要,我即于后敷演其义,谓无常义、苦义、空义、无我义、寂灭义。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迦旃延!无以生灭心行,说实相法。迦旃延!诸法毕竟不生不灭,是无常义;五受阴洞达空无所起,是苦义;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义
维摩诘经·弟子品第三 佛告诉阿难说:“你前去拜访维摩诘问疾。” 阿难向佛陀禀告道:“世尊,我实在承受不了去拜访他询问病情的重任。为什么如此呢?记得从前,世尊身上稍有疾病,需要用牛乳来治疗时,我立刻拿着钵前往大婆罗门家门前站立等待,那时维摩诘来到我身边对我说:‘唯,阿难!为何清晨时分拿着钵站在此地?’我回答说:维摩诘居士,世尊身体稍感不适,需要用牛乳治疗,所以特地来到这里。维摩诘又说:‘止,止
维摩诘经·弟子品第三"的译文是: 长者维摩诘自忖:我因病卧病在床,世尊大慈,岂能不垂怜?佛陀知道了他的心思,就对舍利弗说:“你去拜访维摩诘,询问他的病情。” 舍利弗回答说:“世尊,我无法前往拜访,因为回想起来,我曾经坐在林子里,当时维摩诘来到我身边,对我说:‘唯,舍利弗!不要坐着,这是宴坐啊!宴坐者不在三界现身意,是为宴坐;不起灭定而现诸威仪,是为宴坐;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是为宴坐;心不住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