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
西施 鬓扫烟云眼醮波,吴王宫里见姮娥。 鸱夷不尽搜求力,仙态沈沈老苎罗。 【注释】 鬓(biàn):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型。 烟云:指鬓发,这里代指头发。 醮(jiào)波:醮,通“醮”,一种祭祀仪式,这里指祭祀水神。波,水波。 姮(héng)娥:即嫦娥,传说中月中的仙女。 鸱(chī)夷:即鸱夷子皮,楚相范蠡的字,范蠡辅佐吴王夫差灭掉了越国,后来就改名鸱夷子皮,隐退而经商致富。 搜求力
【注释】 东越国已泯,西施滩尚存。 “东越”指春秋时吴王夫差灭掉的越国,“西施滩”指位于浙江绍兴的西施故里。 天垂芳草地,渔唱夕阳村。 “垂芳草”形容春色满眼,“渔唱夕阳村”写渔人收网归来,夕阳西下,一片宁静安详的景象。 荇带牵舟楫,罗衣拂酒尊。 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图:在河面上漂浮着的荇叶,像一条条绿色的长带;船上的罗衣随风飘扬,船头还系着一根长长的绳索。 杜鹃缘底事,只管下啼痕。
西施庄 烟波短棹下回塘,环堵居然记故庄。 满径残花春寂寂,连天蔓草恨茫茫。 波如舞袂千层皱,山似宫眉一抹长。 自昔功高多不赏,佳人应亦惜弓藏。 【注释】 1. 西施庄:指的是古代美女西施的居所。 2. 烟波短棹下回塘:形容水波荡漾,小船在回塘中摇曳。 3. 环堵居然记故庄:形容周围环境与旧庄相似,勾起了对故地的回忆。 4. 满径残花春寂寂:形容春天的景色虽然美丽,但是无人欣赏,显得格外寂静。
【解析】 这是一首咏西施的七言绝句。诗中“不惜金作城”,是说越王为了取悦西施,不惜耗费巨大的财力兴建一座宫殿(即“贮此如花女”中的“城”);“买死倾城心”,意谓越王为了西施,不惜倾尽国力,甚至不惜牺牲生命;“再舞苏台拆”,意谓越王在观赏西施的“迷天之舞”时,因过度迷恋而忘记了国家大事,以致国都苏州遭到吴国的攻陷。这首诗以西施的传说为题材,通过越王的奢侈和对西施的迷恋来讽刺其荒淫误国的行为
诗句释义及赏析: - 西施菊:这首诗的标题,暗示了作者以菊花为题材,赞美西施的美貌与才艺。 逐句翻译与注释: 1. 浣纱仙子锦为容,霸越亡吴第一功: - “浣纱仙子”指代西施,她在越国被用作美人计,帮助越王勾践复国,成为霸越(征服其他国家)的第一功臣。 - “锦为容”指的是她的美丽容貌像华丽的锦缎一样。 2. 曾逐鸱夷全晚节,故开寒艳傲秋风: - “鸱夷”是古越语中的“鱼”
【诗句释义】 西施梦是唐朝诗人张祜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吴山越水杳无凭, 吹尽东风思不胜。 人困花洲春浩渺, 草深香屧雾瞢腾。 黄丽唤起浑难醒, 蝴蝶俱飞觉未曾。 南望女阳亭外路, 烟萝月苎隔西陵。 【译文】 我站在吴地的山巅,望着越水的波涛,但无法找到你的身影,只能吹尽春风来表达我的思念之苦。我困顿在花洲之中,春天的浩茫让我感到心烦意乱。 草深的地方有香脚,却让我觉得迷雾弥漫。黄鹂唤醒了我
【注释】: 西施菊:指菊花。因为唐代诗人李白曾有诗句“西施越溪女,采莲复采莲。”所以后人便称菊花为西施菊,以赞美其美丽。 冶容:指女子的美貌。 馆娃宫:古时吴王夫差在姑苏建有一座宫殿,名为馆娃宫,相传为西施浣纱之地。 三秋:秋季的三个月。 故国:故乡。 香径:芳香四溢的小径。 屧廊空(jiàn láng kōng):指台阶、走廊。屧廊,台阶。 野鹿:指野性的鹿。 苏台:春秋时期吴国的都城
【注释】 西施:春秋时期越国美女。 妾:古代妇女自称。 西家:即西施,姓施。 尝胆:比喻发愤图强。 春宫:皇宫。 【译文】 我住在西家本来姓施,越王勾践为了报仇已经等了多年。 现在独独抱心内心痛苦,长向春宫锁着翠眉。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全诗以“妾住西家本姓施”开头,表明自己与西施是同姓;“越王尝胆已多时”,表明自己为越王勾践复仇已经等了多年;“至今独抱心中苦”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干要求,分析出此题考查的是对诗歌的内容的理解以及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的能力。具体到这首诗,需要理解其内容大意;把握诗歌中作者使用的表达技巧,如拟人、比喻等,分析这些技巧如何更好地表达诗人的情感
西施泛五湖图 扁舟泛泛欲何之,一似鸳鸯逗浦迟。 为问五湖烟月色,得如台上宴王时。 注释: 扁舟泛泛:小船轻轻摇荡的样子。泛泛,轻轻地荡漾,摇荡。 一似鸳鸯逗浦迟:好像鸳鸯在水里游动得很慢,迟迟不进。逗,引诱。浦,水边。迟,慢。 为问五湖:为何要向五湖问津?五湖,代指西湖。 得如台上宴王时:如同王公贵族在台上宴饮的情景。得如,像、如。王时,王公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