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松
【注释】 白角簟:用白角做成的席子。 簟:竹席。 保惜:珍视,爱惜。 归华屋:指富贵人家。 王孙:旧时对贵族子弟的称呼,这里泛指贵家子弟。 【译文】 白角做的竹席已经做得差不多了,夏天来了全都铺满了床铺;如果珍惜它回到华贵的屋中,应该把它封起来寄给那些侯爵。 早晨的冰害怕破裂,铺开寒水不让它流淌。 蒲桃是潇湘地方出产的特产,曾经得过王孙的百倍酬劳。 【赏析】 此诗写诗人对白角簟的珍爱之情
碧角簟 细皮重叠织霜纹,滑腻铺床胜锦茵。 八尺碧天无点翳,一方青玉绝纤尘。 蝇行只恐烟黏足,客卧混疑水浸身。 五月不教炎气入,满堂秋色冷龙鳞。 译文: 碧色的竹席,细腻如肤,交错编织成花纹。光滑的席面胜过锦绣的地毯。 八丈长的碧绿天空,没有一点云彩遮挡;一块青色的玉石,没有一丝尘埃沾染。 苍蝇在席上行走,生怕沾到它的丝缕;客人躺在上面,仿佛在水中漂浮。 五月不让它被炎炎夏日所侵袭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苏东坡。诗的内容如下: 广州贻匡绪法师 口宣微密不思议,不是除贪即诫痴。 祗待外方缘了日,争看内殿诏来时。 周回海树侵阶疾,迢递江潮应井迟。 必竟懒过高坐寺,未能全让法云师。 译文: 广州贻匡绪法师 口中宣讲微妙秘密,不是除恶就是戒痴。 等到外面的缘分了结之日,争相观看朝廷的诏书。 四周环海的树木侵入台阶,遥远的江潮响应井水声。 终究懒于在高坐寺中修行
【注释】 1. 乞雨禅师:名不详,临遇南游者。 2. 枯樵耕者知:指农夫、樵夫等普通百姓知道。 3. 巡方:佛教语,指僧人外出布施、讲经、说法等。 4. 珠穿闽国菩提子:指福建出产的菩提子(佛教七宝之一),用珠穿之。 5. 楖栗枝:楖栗树的枝干。 6. 降虎石:据传晋代道士许逊曾在此炼丹,后以石头为符,降服了一只猛虎。 7. 养龙池:相传汉光武帝刘秀在南阳时,梦见一条巨龙从潭中飞出,遂在此建龙池
良宵公子宴兰堂,浓麝薰人兽吐香。 云带金龙衔画烛,星罗银凤泻琼浆。 满屏珠树开春景,一曲歌声绕翠梁。 席上未知帘幕晓,青娥低语指东方。 译文: 在美好的夜晚,公子们在兰堂里举行宴会,浓烈的麝香让人陶醉,仿佛野兽都吐出了香气。 云彩像金色的龙一样环绕着画烛,星星般璀璨的灯光洒下如银的羽扇。 整个房间如同春天的景象,珍珠般的树花开满,歌声萦绕着华丽的梁柱。 但不知为何,当宴会结束时
注释: 1.将入关行次湘阴:即将进入潼关,在湘阴停留休息。将:将要;入关:进入潼关,古代指进入京师长安;行次:停留;湘阴:地名,今湖南省西部。 2.图书作伴过湘东:带着书籍作为伴侣,经过湘江向东边走。图书:书籍;作伴:陪伴;湘江:流经湘阴县的河流,即湘水;湘东:今湖南省东部地区。 3.神鸦乱噪黄陵近:天空中一群乌鸦乱叫,声音嘈杂,好像在黄陵(地名,今陕西省延安市)附近。黄陵:地名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岭外》七绝。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及译文: 1. 百花成实未成归,未必归心与志违。 - “百花”指各种花卉。 - “成实”意味着花朵已经成熟并结出了实际的果实。 - “未成归”表示这些花朵还未离开原地或尚未完成它们的生命周期。 - “未必”表示不一定,或许存在其他原因导致它们没有返回原地。 - “归”指的是回归,可能是指回归故土或者回归自然的状态。 -
【注释】 荔园:荔枝园,以种植荔枝而得名。 旌斿:古代官员所乘的仪仗车。唐宋时,常用于皇帝出行时的仪仗。 罗纹:一种织品,这里指荔枝树的叶子上的花纹。 别含琼露:别是别有一种清冽的露水。 寒食:清明节前一天的节日,禁火,吃冷食。 丹砂:丹沙矿,即红土,古人认为有药用价值。 锦州:地名,今辽宁省锦州市。 他日为霖:将来下雨。不将去:不要带走。 风流:这里指荔枝的美丽和风韵。 【赏析】
【注释】 1.常寂:即常寂光,梵文音译。 2.常寂里:指净土。 3.空空:佛经中称佛为“如来应正等觉”,又作“阿弥陀佛”。 4.断:指断绝,断绝人世烦恼。 5.海眼通:佛教传说,大海有眼,可以观照世界,故用之形容水阁的深广。 6.龙宫:神话中龙所居住的宫殿。 7.他时:将来;过些时日。 8.图画:指画图。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昭州山寺题咏《常寂上人水阁》而作。诗人在诗中描绘了一幅清幽宁静
天台瀑布 万仞得名云瀑布,远看如织挂天台。 注释:万丈高的瀑布因此而得名“云瀑布”,远远地看上去就像一幅挂在天台的织锦。 译文:高高的瀑布因此而得名“云瀑布”,远远地看上去就像一幅挂在天台的织锦。 赏析:此诗以“瀑布”为题,描绘了天台山瀑布的壮丽景象,展现了自然之美。首句以夸张的手法形容瀑布的高峻和壮观,让人感受到瀑布的力量和威严。次句则进一步描绘了瀑布的形状,像一幅精美的织锦挂在天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