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苞
辕马说 余行塞上,乘任载之车,见马之负辕者而感焉。 古之车,独辀加衡而服两马。今则一马夹辕而驾,领局于轭,背承乎韅,靳前而靽后。其登阤也,气尽喘汗而后能引其轮之却也;其下阤也,股蹙蹄攒而后能抗其辕之伏也。鞭策以劝其登,棰棘以起其陷,乘危而颠,折筋绝骨,无所避之。而众马之前导而旁驱者,不与焉。其渴饮于溪,脱驾而就槽枥,则常在众马之后。 噫!马之任,孰有艰于此者乎?然其德与力非试之辕下不可辨
【注释】 1. 白云先生传:指代一部关于白云先生的传记或者文献。 2. 或曰,书已入圹:有人说书已经被埋在土里了。 3. 或曰,经说有贰,尚存其家:另一种说法是,这部书被分为两本,但仍然保存在他家。 4. 乾隆三年:乾隆皇帝的年号为“乾隆”,所以这里指的是乾隆三年,即公元1738年。 5. 诏修三礼:皇帝下诏让修《三礼》这本书。 6. 遗书:遗散的书。 7. 从孙某:从孙指的是祖父的兄弟的儿子
这首诗的作者是张怡,字瑶星,初名鹿征,上元县人。他的父亲可大,是明朝末年登莱的总兵,毛文龙率领的部队反叛,诱捕并杀害了巡抚孙元化。得知此事后,张怡以诸生的身份被授与锦衣卫千户的官职。甲申年,流贼攻破京师,遇到一个流窜的将领,不屈不挠,被敌人捆绑起来后被肆意掠夺,他的同伙看到他的义举后便放他逃走。很久之后,他才回到故乡,他的妻子已经去世,只有一个人寄住在摄山僧舍中,不去城市,乡人称他为白云先生。
诗句: 吾友举用方自代,朋友之交,君臣之义,并见于斯,可以风世砥俗。 译文: 我的好友正在使用他的能力来替代自己,这体现了朋友之间的友谊和君臣的道义,都能在这个时代得到体现,能够影响和改变世界。 注释: 1. "吾友":指的是作者的朋友,即诗人本人; 2. "举用":选拔、启用; 3. "方自代":他自己来取代自己的位置或职责; 4. "朋友之交":指朋友之间的关系; 5. "君臣之义"
孙徵君传 孙征君在国子监任职时,因为被召去做官,有司催促他上任,他坚决推辞。后来他移居到新安,然后渡河来到苏门百泉居住。水部郎马光裕奉赠他夏峰田庐,他带领子弟们亲自耕种。四方前来学习的人,只要愿意留下,他也授给他们田地让他们耕作。他的住处于是变成了一个聚居的地方。 孙征君开始与鹿善继讲学,以象山、阳明为宗,等到晚年,他又和通朱子之说。他自己治理身务要自加刻励,守亲丧期间,率领兄弟守墓侧六年
这首诗是关于孙徵君的,他是一位受人尊敬和敬仰的学者。 孙徵君传:河南北学者,岁时奉祀百泉书院,而容城与刘因、杨继盛同祀,保定与孙文正承宗、鹿忠节善继并祀学宫,天下无知与不知,皆称曰夏峰先生。 赞曰:先兄百川闻之夏峰之学者,徵君尝语人曰:“吾始自分与杨、左诸贤同命,及涉乱离,可以犯死者数矣,而终无恙,是以学贵知命而不惑也。” 赞曰:先兄百川听说了夏峰先生的学问后,征君曾对别人说
田间先生墓表 当是时,畿社、复社始兴,比郡中,主坛坫与相望者,宣城则沈眉生,池阳则吴次尾,吾邑则先生与吾宗涂山及密之、职之。而先生与陈卧子、夏彝仲交最善,遂为“云龙社”以联吴淞,冀接武于东林。先生形貌伟然,以经济自负,常思冒危难以立功名。及归自闽中,遂杜足田间,治诸经,课耕以自给,年八十有二而终。所著《田间诗学》、《田间易学》、《庄屈合诂》及文集行于世。 先君子闲居,每好言诸前辈志节之盛
田间先生墓表 先生姓钱氏,讳澄之,字饮光,是其曾祖父辈的人物。钱苞还未成年时,他的祖父钱携持他参加考试去了皖地,返回后经过枞阳,在一家仆从的草舍中住宿。天刚蒙蒙亮时天色开始放亮,先生扶杖敲开门进入其中。他的祖父惊讶地看着他。问:“听说您二个儿子都是我们家族的人,我想看看他们所祈祷的东西,恐怕错过了。”他的祖父叫出我出来拜见,先生回礼,我的祖父跪着支撑着他,为不安宁的人站了很长时间。于是
【注释】: 田间先生墓表:田间是作者的号,先生指田间先生的字或号。墓表:碑文。乾隆二年:清高宗弘历年号,公元1737年。望前五日:农历每月十五日之前五天。后学方苞表:作者谦称自己。 【译文】: 杜公之去世,田间都有记述,而田间先生的儿子,远隔旧乡,平生有深沉的德行和隐逸的行为,没有途径得以得知,而现在他已年老体衰,无时无刻不盼望着死亡。我姑且记下他的大概,让他的弟弟道希将这情况报告给先生墓地
《孙征君传》 孙奇逢,字启泰,号钟元,是北直容城人。他年轻时倜傥潇洒,好奇节,但内心修养非常扎实;他有经世济民的大略,常常想要在社会上有所建树,但是不能勉强去做官。在此之前,高攀龙、顾宪成讲学于东林,国内有志于名节的士大夫多依附于他们。到了天启初年,逆贼魏忠贤得政掌权,被玷污的人争着离开东林,而将东林诸君子视为党派。因此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顺昌、缪昌期相继死在厂狱之中,祸及亲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