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祖谋
【注释】 卜算子:词牌名,此调以柳永《凤栖梧》为正体,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慢:词调名,双调一百零二字。本词前片六句,后片七句,上下片分别有八句、九句。 炉烟:指火炉中升起的烟。候暖:等待暖气。 帘雨:形容细密的春雨。 倦极:极度疲乏。 无寐:睡不着。 酒力:饮酒之后的力量。 撼林惊吹:像树木一样摇动的风声,也比喻猛烈的风。 霜天:即初秋时节。 断角催人起:象马鞭打时发出的长鸣声
【注释】 甲寅: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闰端阳:端午节。湘累:指屈原。酹觞蒲:在江边祭酒。骚心:忧国之心。兰衰蕙变:比喻才子失意。章句荒芜:学问荒废。照眼丹榴:形容花红艳。陈似三年艾:比喻人已老。南风不竞:比喻南宋朝廷不能与金朝竞争。赤灵:指岳飞。辟兵:招兵。■■■,■■■■,■■■■:指《水浒传》中宋江、吴用等人物。 【赏析】 此词是作者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作的。上片写屈原沉江后
【赏析】 此词作于作者被贬谪期间。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上片先从“五日”起笔,说这“五日”之长,正与“凄凉”二字相称,然后才说今年虽不如往年,但为欢也无妨;接着又以梅风薄、萍烟卷等自然景色,来烘托自己的心情。下片开头二句,用典抒写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然后写自己的行吟之难。最后两句,则以江南风景为背景,抒发对家乡的思念。 【注释】 ①八声甘州: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双调九十七字,上片四仄韵
临江仙 沈子封将之官滇中,与兄乙盦暂客沪上,偶有感于东坡所谓子由宦游相别之日浅,退休相从之日长二语,以日长榜其寓楼,乙盦有词,依调和之 风雨十年孤旧约,高楼一夕秋清。碧天如水雁行成。飘萧梧竹底,便有对床声。 可惜荒溪撩梦起,简书猿鸟犹惊。急呼明月送杯行。扫除心眼事,双笑送平生。 【注释】 (1)沈子封:字乙盦。(2)滇中:指云南。 (3)简书:书信。猿鸟犹惊:比喻兄弟情同手足。猿鸟惊
烛影摇红 · 寓园海棠,一株亭亭,独上出楼甍丈许。今年作花最繁,一夕为风雨所损,词以惜之 注释:烛影摇曳的红梅,是寓园中的一株挺拔秀丽的海棠树,独自登上楼台,离地面大约一丈高了。今年海棠开得最多最繁茂,但一夜之间被暴风雨毁坏了。这首词是借海棠来抒发作者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慨。 译文:烛影摇曳的红梅,是寓园中的一株挺拔秀丽的海棠树,独自登上楼台,离地面大约一丈高了。今年海棠开得最多最繁茂
【译文】 长风吹拂飞雁,横空云彩似鹢鸟。万里浮天无尽头。独夜梦魂萦千山,笳声暗入边愁。来作步虚游。正月明湘佩,霜拭吴钩。元鹤声声,十三屏外,清秋鸣唳。 狂吟击楫中流。问蓬莱左股,残画谁收。挥扇顾荣,登楼王粲,兹行不为封侯。吹笛唤潜虬。要赌将黄海,还与沧洲。甚日鸱夷共君,晞发五湖舟。 【注释】 望海潮:词牌名。本意是登高望远。 长风吹雁:形容风势很大。 飞云横鹢(yì):指天上的云彩像鸟儿一样飞翔
诗句: 笔诀依微蠹粉流。 江湖书客苦吟秋。 小笺传恨与妆楼。 帷月皎于新镜面, 镫花歧似古钗头。 复丁老去转工愁。 译文: 笔法如同微小的蠹虫和粉末一样流动。 作为江湖中的书籍收藏者,我常常在秋天里吟诗作赋。 小笺上传递了深深的思念之情,它被挂在了楼上。 帷月在新的镜子面上明亮如初, 镫花像古老的发钗一样美丽。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越发感到忧伤。 赏析:
【注释】庚戌: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词人时年五十一岁。闭门:指词人独居在家。莺语:黄莺的叫声。芳期:春花盛开的季节。酥花:形容梅花如霜雪般洁白。蜜苣:一种菜蔬。啼:开花时发出的声音。惊窥:惊醒过来看。镜霜鬓缕:镜子上结着霜花一样的白发。邻家:邻居家。折赠:赠送。古梅枝:古人赠送给友人的梅花枝条。老鹤:比喻自己年高。枫窗:指秋天的窗户。去久:离开很久了。苔竹:青苔和竹子。凄迷
市尽官河得雪清。孤游移舸避妍晴。 春愁似水连鸥起,山色通桥与雁平。 年事换,雨香零。题诗谁寄草堂灵。 酒醒寺寺钟声发,仿佛江船夜半听。 注释: 1. 市尽官河得雪清:意思是在官河(指京城中的河流)上看到雪后清澈的水面。 2. 孤游移舸避妍晴:独自泛舟,避开了晴朗的日子。“妍”是美好的意思。 3. 春愁似水连鸥起:形容春天的愁绪像水流一样连绵不断,连着飞翔的鸥鸟也为之起飞。 4. 山色通桥与雁平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水调歌头·和张平甫韵》。这是一首送别词,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不舍之情。下面逐句进行解析: 1. 琵琶仙张白琴有还湘之赋,索词为别 - "琵琶仙"是指以琵琶乐器演奏的音乐,这里指代音乐。"张白琴"可能是一个名字或者是某种乐器的名字。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人邀请我(即词作者)用琵琶曲来演奏并写一首词来送别。"索词为别"是要求写一首词来表达送别之意。 2. 归种桃花,楚云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