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献
【赏析】 此词是唐时为张平甫所作,词中抒发了作者在月夜中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全篇意境凄清,含蓄深沉。 上阕写秋夜怀人。“木叶飞如雨”,以飘零的叶子比喻友人的离去,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因朋友离去而感到的孤独、寂寞。接下来“绕空舟”三句,描绘出一幅寂静的画面,舟中的游子只能听到江面上的浪涛声,周围一片寂静,没有别人的声音。这种静寂的氛围,更衬托出了游子的孤独和寂寞。 下阕抒发感慨。“篷背新霜侵衣袂”
【注释】 金缕曲 · 和蒙菽 怊怅题襟集。恁无端、渭城折柳,离歌三叠。待我归来猿鹤笑,杯酒难忘夙昔。曾记得、落花如雪。重向西园图画里,共故人,商略藏山丛。寻烟语,一双屐。 十季乡思南屏鲫。怕回头、秋林禊饮,伤心非一。天末凉风衣带缓,赢得苍茫独立。只旧雨、相逢相惜。结个三休亭子好,便讨春,结夏同将息。知足传、点君笔。 译文 惆怅地写下题襟集的诗句。你无端地折柳送别,唱起离别的悲歌,那歌声有三叠呢
更漏子 酒杯停,人语细。月午绣帘垂地。收玉钿,卷罗衣。海棠憔悴时。 清漏断,回肠转。谁道秋宵更短。才半晌,又三更。疏灯闻雁声。 译文: 酒杯停止,人们的话语也变得细致起来。月色正午,绣帘低垂,仿佛地面。收起了玉制的耳环,卷起了罗衣。那时,海棠花已经变得憔悴。 清夜的钟声停止,我的思绪也随之转动。谁说秋天的夜晚会更短呢?我仅仅过了半个时辰,天就亮了,已经是三更了。我听着稀疏的灯光下传来的鸿雁声。
鹧鸪天 城阙烟开玉树斜。几重帘幕醉流霞。井华曾照翩翩袖,巷口疑闻隐隐车。 芳草地,玉人家。女儿生是断肠花。西风只在高楼上,吹澹文窗旧日纱。 注释: ①鹧鸪天:词牌名。此为小令。 ②城阙:指京城的宫殿、城门等。烟开:指云雾缭绕。 ③玉树斜:用“玉树”比喻女子。 ④几重:多层。帘幕:指帘子。 ⑤井华:指井中的水。曾:曾经。 ⑥翩翩:形容衣服飘逸的样子。 ⑦巷口:指小巷的入口。 ⑧文窗
浪淘沙 芳意久阑珊。病卧江关。绿波芳草强留欢。盼得春来春又老,如此春寒。 风雨更漫漫。烛灺香残。一声笛唱念家山。庭院无人花有泪,孤负雕栏。 注释: - 浪淘沙:词牌名。因唐代诗人刘禹锡《浪淘沙》诗而得名。双调五十五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转一平韵。 - 芳意:美好的心意或情趣。 - 久阑珊:形容美好的东西消逝得很快。阑珊,衰落、衰败的样子。 - 江关:指长江边的军事要地,也泛指边远之地。 -
【注释】 双双燕:双燕。 绿阴词:绿荫下的词曲。同廉卿(yīngqīn)作用:与廉卿一同创作。梅溪韵:作者自创的一种韵脚,即梅溪体。 渐花事了,数寒食清明,断红香冷:渐渐地花儿凋谢了,寒食、清明时节,落英缤纷的红花也渐渐凋谢了; 人家:人家的院中,人家的庭院。绿暗:绿叶暗淡无光。晓树后堂枝并:清晨的树下,后堂的树枝交错在一起。 荒台废井:荒芜的亭台和废弃的井。 天气阴晴难定:天气阴沉不定
【注释】 ①南浦:泛指送别的地方。 ②便天涯:意即“在天之涯”的意思。 ③芳草:泛指草木、花草。这里指送行者。 ④此:指送别的地点,即南浦。 ⑤看花得意:意谓看到鲜花盛开而心情愉快。 ⑥酒边人:意谓在饮酒作乐的时候。 ⑦马前风雨:意谓马受惊而奔跑时所遇到的风和雨。 ⑧云树:意谓飘荡的云彩及树木。 ⑨动离魂:意谓触动离别之情。 ⑩伤别复伤春:意谓既伤离别,又伤春天。 ⑪怨杀
浪淘沙 杨柳暮萧条,风雨潇潇。别时春水满河桥。几日江南鸿雁到,燕子辞巢。 玉树向人凋,角枕无聊。啼痕新旧总难销。楼上黄昏帘不卷,明月今宵。 注释: - 【杨柳暮萧条】:杨柳在傍晚时分显得萧瑟而萧条。 - 【风雨潇潇】:风雨交加,非常凄迷、急促。 - 【别时春水满河桥】:离别之际,春天的河水已涨满了河岸上的桥梁。 - 【几日江南鸿雁到】:几天后,南方的鸿雁就会飞到。 - 【玉树向人凋】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内容分析。此题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悄无人、绣帘垂地,轻寒恻恻如许”,这几句的意思是:悄悄无人的时候,绣花的帘子低垂着,轻寒切骨
满庭芳 花将离,曲成怜子,心情不似当年。桃笙选梦,绿酒说从前。满地萝阴似水,无人到、斗草栏边。风初起、池萍点点,摇荡不成圆。 闻蝉。杨柳外,乍调脆管,半涩新弦。试重问齐宫,旧事谁传。消受晚来风露,离亭树、淡欲生烟。声徐歇,高楼微月,翠袖隔重帘。 注释: 满庭芳:词牌名。 花将离:花儿即将凋落。 曲成怜子:指女子在音乐中表达对恋人的思念之情。 心情不似当年:指现在的心情已经与过去大不相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