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解析】 此词写一女子因思念远方的情人而卧病不起,终日愁思,最后竟成病态。上片写卧病时所见之景:卷起窗帘,默默凝思,看日影移动;下片写所想之事:无书可寄,后悔当初错情,又见窗外梅花飞落,想起情人轻薄无情。全词以抒情为主,兼含比兴,含蓄委婉,语意双关,婉约蕴藉。 【答案】 译文: 卧病起来迟,漫卷疏帘幕。 无语微看日影移,蓦地思量着。 不见有书回,应悔当初错。 窗外梅花阵阵飞,好似伊轻薄。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卜算子·秋闺》。下面是逐句释义: 残月渡过窗帘的钩子,秋天的梦境和花儿一起消瘦。 墙角的猫儿夜里叫唤,天空湛蓝斜挂着珍珠般的北斗星。 手拿着熨过的旧罗衣,可它像眉毛一样皱起。 数尽了清秋夜晚,细细长长的银河,我坐在灯下如豆般微弱的灯光下。 译文: 残月从帘钩间穿出,秋夜的梦境与花朵一样瘦小。 墙角的猫在夜深时吠叫,天边碧绿的天际挂着一颗颗闪烁的星星。
【注释】 1. 杏缬:指浅色花纹的丝织品。蝉纱:薄如蝉翼的纱。2. 金匝(zá):用金箔包裹成圆饼形,用以装饰。深深护:指用金匝将蝉纱紧紧包裹。3. 睡重香浓:形容睡觉时香气浓郁。忍俊时:忍住笑的时候。4. 珊枕:绣着荷花图案的枕头。引:牵引。芙蓉:指荷花。转侧:翻来覆去。郎知否:郎君是否知道。5. 记取:不要忘记。灯残欲曙天:夜已深,天将亮。6. 帐外纤纤雨:帐外细雨纷飞。7. 纤纤(xiān
卜算子 雨停了,溪水开始流淌萤火虫。远远的与星光交相辉映。 静爱微明动太虚,我自闲中卧。 花发旧年枝,月照新来我。 似旧还新无限情,只是情无那。 注释: - 雨止出流萤:雨停后,溪水又开始流动,闪烁着萤火虫的光芒。 - 遥共星光大:远远地与星光相映衬。 - 静爱微明动太虚:静静地欣赏着微弱的光亮在虚空中舞动。 - 我自闲中卧:我独自悠闲地躺着。 - 花发旧年枝:花朵从旧年的枝条上绽放出来。 -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的作品。下面是对每句诗的逐词释义: - 淡月照疏窗,铃语风初定。 “淡月”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和柔和的月光;“疏窗”则让人联想到窗外的景致与氛围。“铃语风初定”中的“铃语”可能是风中传来的铃声或其他轻柔的声音,它随着夜风轻轻摇曳,仿佛在宣告着夜的平静。 - 曲曲阑干梦亦迷,俏倚梨花影。 “曲曲阑干”形容栏杆曲折、迂回,给人以美感;“梦亦迷”则传达出一种朦胧的梦幻感
梁燕话春愁,飞絮穿帘幕。 这句诗描述的是春天的景象,燕子在谈论着春天的忧愁,而飞絮(飘动的柳絮)穿过了窗帘和幕布。梁燕指的是燕子,因为燕子经常筑巢于屋梁之上,所以被称为“梁燕”。 忆否金铃昨夜声,红惜庭花落。 这句诗表达的是诗人回忆起昨夜的情景,听到了金铃般的声响,同时也感叹庭院中的花朵已经落下。金铃可能是指古代的一种乐器,声音清脆悦耳,与这里的“金铃”相呼应。 春去几曾回,梦醒眠难著。
【注释】 卜算子:词牌名,双调五十六字。 朝出大都门(都城) 暝聚青山下(山中) 我立双桥湖上观,不断往来者(在双桥之侧) 天地一微尘(宇宙间,人、物都是非常微小的东西),生死大长夜(生老病死是漫长的黑夜,指人世间的一切都是短暂和渺小的) 我住金刚定里观(佛家称“定”,即心无杂念,坐禅修行),不见往来者(佛教认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都是虚幻不实的,所以佛家主张“不闻过去因缘”、“不闻未来果报”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张孝祥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帘背画屏开,屏背孤鸾醒。 - “帘背”指的是窗帘背后,“画屏”是指墙上的装饰画,“孤鸾醒”则形容画中的鸾鸟仿佛被惊醒了一般。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安静而优雅的场景,窗帘和屏风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2. 帘北屏南深浅凉,月影和灯影。 - “帘北”指的是窗帘朝北的方向,“屏南”则是屏风向南的地方,“深浅凉”形容室内温度的不均匀分布
诗词原文: 南北复东西,踪迹知何定。 夜夜风咽断续啼,月照低徊影。 愁宿更愁飞,此意怜孤省。 江上潮生荻雪寒,天上霜华冷。 词义注释: - “南北复东西”:表示雁儿在空中自由飞行的无定向性,或比喻人生在世的漂泊不定。 - “踪迹”:指人的行动路线和方向,常用来比喻事物的变化无常。 - “夜夜风咽断续啼”:描述雁儿在夜空中哀鸣,声音断断续续,仿佛在表达内心的忧愁和思念;“月照低徊影”
卜算子·壬戌元辰 衾恋去年寒,眉上今年喜。爆竹初停客未来,晓色含烟紫。 注释:被子依恋着去年的寒冷,眉毛上却有着今年的喜气。爆竹声刚刚停歇,客人还没有到来,天色还带着早晨的薄雾紫色。 赏析:这首词是作者在壬戌年的正月初一所作,表达了作者对新春佳节的喜悦之情。 译文: 被子依恋去年的寒冷,眉毛上却有着今年的喜气。爆竹声刚刚停歇,客人还没有到来,天色还带着早晨的薄雾紫色。 人喜欢旧年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