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月度帘钩,秋梦和花瘦。
墙角猧儿吠夜分,天碧斜珠斗。
手熨旧罗衣,可似眉间皱。
数尽清霄细细长,坐对灯如豆。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卜算子·秋闺》。下面是逐句释义:

残月渡过窗帘的钩子,秋天的梦境和花儿一起消瘦。
墙角的猫儿夜里叫唤,天空湛蓝斜挂着珍珠般的北斗星。
手拿着熨过的旧罗衣,可它像眉毛一样皱起。
数尽了清秋夜晚,细细长长的银河,我坐在灯下如豆般微弱的灯光下。

译文:
残月从帘钩间穿出,秋夜的梦境与花朵一样瘦小。
墙角的猫在夜深时吠叫,天边碧绿的天际挂着一颗颗闪烁的星星。
手中的旧衣被熨得平整如镜,但眉头间的皱纹却无法消除。
数尽了清秋夜晚,细长的银河在头顶缓缓流淌,我独自坐在微弱灯光下的窗前。

注释:

  • 卜算子:古代一种词牌名,此处指这首词的内容。
  • 残月度帘钩:残月透过帘钩,暗示着深夜的景象。
  • 秋梦和花瘦:秋天的梦与凋零的花朵一样消瘦,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哀愁。
  • 猧儿:古代对家养的猴子的称呼,此处借指家中的宠物猫。
  • 天碧斜珠斗:天空湛蓝且斜挂着一颗颗明亮的星星,如同夜空中的明珠。
  • 手熨旧罗衣:用手轻轻熨平了旧衣服,形容对过去时光的回忆或留恋。
  • 眉间皱:比喻内心的忧愁或痛苦。
  • 坐对灯如豆:坐在灯下,灯光昏暗如同豆大,形容环境的简陋或心境的孤寂。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宋词,以“秋闺”为背景,通过描绘秋夜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哀愁和对过去的留恋之情。诗中的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女性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