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魂愁锁,不许游丝牵引。
只无奈深丛蝴蝶,约住芳魂。
香雾模黏,扑帘花气作黄昏。
东君知否,生来识字,既是愁根。
倦掩道书,除非梦里,觅个分明。
那得、游仙容易,一霎瞢腾。
眼尾低垂,朦胧合了又还醒。
卷中红泪,相思粒粒,好认啼痕。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和抒发诗人情感的诗。下面是对每句诗句的解释:
愁春未醒 题美人枕书图
“愁春”:指春天的到来带来了忧愁,因为春天意味着万物复苏,也意味着生命的结束。
“未醒”:表示春天还没有真正地到来,还只是春天的前奏,或者说春天尚未醒来。
“美人枕书图”:描述一幅描绘美人躺在枕头上看书的画面,这里的美人可能是诗人自己,也可能是他心中的理想形象。
春魂愁锁,不许游丝牵引。
“春魂”:春天的灵魂,这里象征着春天本身。
“愁锁”:表达春天带来的忧愁,如同被锁在了心里。
“游丝”:通常指的是随风飘动的细丝,这里用来比喻春天的气息或者生机。
“不许”:表示不允许、不让的意思。
“牵引”:引导或带动。
以下是诗句的译文:
愁思未醒的春意,题写美人枕边书图;
春意未明,无法唤醒那深丛中蝴蝶,它们束缚住了芳香的灵魂。
香雾弥漫,花气扑帘,黄昏时分显得格外朦胧。
东君(春风)是否知晓?它生来便懂得相思,它是产生愁绪的根源。
我倦于掩卷读书,除非梦中寻觅,才能找到答案。
怎能轻易游仙而去?片刻之间便陷入迷茫。
眼尾低垂,似乎又重新觉醒,却又模糊不清。
书中红色的泪滴,像相思豆一样,分明可见,那是泪水的痕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以及美人的形象,表达了他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命的感受。诗中的“愁春”和“春魂”等词汇,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深深眷恋和内心的忧愁。而“东君知否?生来识字,既是愁根。”这几句则表明诗人认为春天本身就是一种愁绪的根源,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独特理解和感悟。整首诗通过对春天和美人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