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复东西,踪迹知何定。
夜夜风咽断续啼,月照低徊影。
愁宿更愁飞,此意怜孤省。
江上潮生荻雪寒,天上霜华冷。
诗词原文:
南北复东西,踪迹知何定。
夜夜风咽断续啼,月照低徊影。
愁宿更愁飞,此意怜孤省。
江上潮生荻雪寒,天上霜华冷。
词义注释:
- “南北复东西”:表示雁儿在空中自由飞行的无定向性,或比喻人生在世的漂泊不定。
- “踪迹”:指人的行动路线和方向,常用来比喻事物的变化无常。
- “夜夜风咽断续啼”:描述雁儿在夜空中哀鸣,声音断断续续,仿佛在表达内心的忧愁和思念;“月照低徊影”:月亮的光辉照亮了雁儿低垂的身影,增添了一份凄凉之感。
- “愁宿更愁飞”:进一步描绘了雁儿在夜晚的孤独和痛苦,以及它们对家的渴望和对自由的向往。
- “此意”:这里指的是雁儿的心境和感受,它们似乎也在诉说着离别的伤感和对未来的迷茫。
- “怜孤省”:表达了诗人对孤雁的同情和关心,同时也暗含了诗人自身孤独的情感。
- “江上潮生荻雪寒”:描写了江面上波涛汹涌的景象,以及荻花飘落如同雪花一般洁白而寒冷的画面。这里的“荻雪”也暗示了雁儿在冬天迁徙时所经历的艰难困苦。
- “天上霜华冷”:通过描绘天空中的霜花,传达出一种寒冷、清冽的氛围,与雁儿的孤独感相互呼应,共同营造出一种悲凉、凄美的情感氛围。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大雁的咏叹,抒发了诗人自己对于人生旅途中所遭遇的种种困境和无奈的心情。诗中大雁的形象,既是自然景观的写照,也是诗人自身境遇的象征。通过大雁的飞翔轨迹、叫声和生活环境等细节的描述,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人生体验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既具有浓厚的自然气息,又充满了深沉的情感色彩。
诗人开篇便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大雁在天地间的自由飞翔状态,这种自由无拘的形象让人联想到人生的不确定性,引发读者对自身命运的思考。接着,诗人用一系列富有画面感的词句,描绘了大雁在夜间飞行的悲凉景象,以及它们因思乡之情而产生的痛苦与挣扎,这些都生动地表现了大雁的内心世界。
诗中提到的大雁对家的眷恋,以及对自由的向往,都透露出诗人对于人生归宿的困惑和期待。诗人通过对大雁的观察,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这些自然生物身上,使得整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性,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
诗人在结尾部分通过对江上景象的描绘,以及天空中霜花的意象,进一步强化了整首诗所要表达的寒冷、孤寂的情感氛围。这种表达方式,使得诗歌的情绪更加浓烈,也更加引人深思。
《卜算子·咏雁用东坡叶》是一首充满哲思和情感深度的抒情之作,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还通过大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旅途中的种种困境和无奈的感慨。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