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杯
孤山路。正日暮、客子行吟去。扁舟过了西泠,荡向残荷容与。梅林深处。有鹤冢、千年不飞舞。 注释:孤山路。正:正是。日暮,太阳落山的时候。客子行吟去:诗人在日暮之时,独自行走在孤山路上,吟咏着诗篇。扁舟过了西泠,荡向残荷容与。扁舟:小船,这里指代诗人乘坐的船。西泠:地名,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之南。容与:悠闲自在的样子。梅林深处。有鹤冢、千年不飞舞。注释:梅林深处:梅花盛开的树林里
【注释】 春江:指春天的江河。鸂鷘:即鳬,一种水鸟。蒙蒙:烟雾弥漫的样子。珠露:指露珠。垂:下垂。岸左:靠近河岸的地方。红兰:红色的兰花。小玉门:古宫名,在今陕西咸阳。东风斜日:春风斜照,日光西沉。小玉门前缆乌傍:在小玉门前拴住了一只乌鸦。小玉:汉代宫中的歌女。张敞:西汉人,曾为京兆尹(长安县长官)。后用“画眉张敞”比喻女子有才艺。梁上讲:形容女子说话声音婉转。 【赏析】 《尉迟杯》,唐教坊曲
凌波路。梦绮冷、别馆生花树。愔愔驻笛津亭,还倚兰舟开处。江郎已老,才解道、伤心在南浦。记年时、瘦马知霜,夜深谁教休去。 注释:凌波路上,梦中的绮丽景色冷清而寂寞,仿佛一座别馆生长着盛开的花树。静静地停驻在津亭,依靠着兰花装饰的船只启航离去。江郎已经老了,才懂得伤心是在南浦。回忆起当年,骑着瘦弱的马匹,在霜降时分,夜晚中谁让我不要继续前行? 依然故国天涯,长嗟念佳人,日暮相聚。短楫桃根俱入曲
沧洲路。悄目断、十里堤边树。频频年暗碧笼烟,依约春莺藏处。游踪记省,残月里、轻舟出前浦。野风吹、万柳欹斜,片红催趁潮去。 波逝甚日重回,高楼外、山眉隐隐愁聚。五月江城梅花落,疑遍地、蛮歌凤舞。秋光到、蒹葭水国,暗中换、凄凉朔雁语。近黄昏、阵影摩空,岁寒谁是俦侣? 注释:沧洲路,沧州路,泛指沧洲一带的小路。阑干,形容树木枝蔓交错的样子。“频年”,几年来。“依约”,隐约。“依约”二字是写景的笔法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 “天花落”“便几日、霭霭云垂阁”意思是:天上的云彩飘落下来,几日前,云雾萦绕着高楼。 “冻折一树梅花,剡曲高人寂寞”意思是:寒冷使梅花枝干折断,剡溪旁的高士独享清寂。 “暖香烧尽,但频弄、鸬鹚鹦鹉杓”意思是:暖香燃尽,只有不停地摆弄着鱼鹰鹦鹉之类的水勺。
晴云绣。绕迤逦、雉堞排层岫。凄凉六代烟花,惆怅朱楼红袖。闲门自锁,谁复向、长亭问新柳。望归鸿、去逐天涯,夕阳偏带明秀。 注释:晴朗的天空下,云雾缭绕着,仿佛是一幅精美的刺绣图案。环绕着曲折蜿蜒的城墙和层层叠叠的山峰。这里的景色虽然凄凉,但却让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哀愁。这是古代中国南京(金陵)的美景。 多情十二阑干,怕碧草侵阶,绮思非旧。燕语莺啼都休问,且镇日、帘儿共守。无憀是、琴丝茗碗,更谁识
【注释】 丰台路:唐代长安城丰台附近的街道。 缬绮:有花纹的丝织品。 绮: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 旧日瑶京:指旧时的京城,即洛阳。 欧碧:泛指美好的景物。 山南水北(niǔ):指山南水北之处。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上片写芍药留春,下片写扬州春色冷清。全词借咏芍药抒发了对故国的怀念之情。 “丰台路。更十里、缬绮留春住。”此句起首点明地点是丰台路。“更”字表明了时间的距离,说明芍药开得特别晚
【注释】 (1)尉迟杯:词牌名。 秋夜无寐,用晁补之琴趣外篇体:指写词人因秋夜无眠而触景生情,以“琴趣外篇体”作词。 带呜咽、哀角吹丽谯(qiáo):指秋夜江边传来的悲切凄厉的笛声。 寒侵露井疏桐:冷气侵袭着井口的梧桐叶。 谁与度可怜宵:谁能与我共同度过这令人伤感的夜晚呢? 推琴傍山枕,梦远人、玉骨损春腰:拨动琴弦,靠着山石枕头坐着,梦见远方的人,她的身姿已经消瘦得如同春天的杨柳一样。 弄
【注释】 尉迟杯:词牌名。又名“金缕衣”、“凤衔杯”。双调七十七字,上片四仄韵; 下片五仄韵。富林检:指北宋名臣王安石。行箧:旅行用的箱子。曾刚父:曾巩,字子固,号南丰。 刚父:即曾巩。书扇:书信。亡友匡伯鹿、丁叔雅:作者的朋友。《宋史》有记载,两人为王安石变法时反对者。 次刚父韵:用曾巩的词调来写这首诗。湘筠:一种美玉。簟(diàn):竹席。 葳蕤:枝叶繁茂。纨素:洁白的丝织品。宛转:婉转悠扬
《尉迟杯·何仙槎前辈席上作》 作者:周邦彦 仙槎大为击节。此醉语耳,不自知其辞之所以然。欢娱事。甚着眼都作凄凉字。无聊漫写云笺,那复前尘犹记。红牙妙谱。也尽许、歌喉按新制。又争知、凤牒重看,俊游空付流水。馀香醉拍征衫。怜刀剪、并州蟏网长系。冷落花名,人谁识珠,泪裹乌栏半纸。如今纵、天河倒泻。料难望、银钓墨晕洗。但从他、试语初莺,自寻墙外桃李。 注释:在仙人的船里大加赞赏。这是喝醉酒时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