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的词。“梅绣荒山,石威静谷”,点明地点和环境;“旧游最恋烟霞”是词人对梅花的特殊情感。接下来写自己与梅花的亲近之情。“向洞门徐步”“几度问芳华”表明词人在梅花下徘徊、流连忘返,表达了他对梅花的喜爱之情。“记长倚、半山亭子”一句写出了词人与梅花的亲密关系。“昏黄月上,倩影横斜”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图景。最后两句,词人以“一身万里”来表达自己与梅花的关系。 【答案】 译文: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并分析诗歌情感态度和语言表达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对这首诗作赏析”,考生应先明确赏析的要点,然后结合诗句进行分析。“荒翠沈山,乱芜连苑”的意思是:荒草覆盖了青山,野草丛生连着庭院。此句是说,荒山野草丛生,长满了庭院。这两句是实写,交代出词人所见之景,为下文抒情做铺垫。“梦边处处斜阳”一句化用李煜《虞美人》词:“问君能有几多愁
扬州慢·过上海闸北 诗句: 1. 海上繁华,江南佳丽,东风一夜愁生。看劫灰到处,尽化作芜城。 2. 忆当日、春光满眼,红酣翠软,歌舞承平。但而今、枯井颓垣,何限伤情。 3. 河山大好,又无端、弃掷堪惊。叹血饮匈奴,肉餐胡虏,一篑功成。百万雄师何在?君休笑、留待蜗争。想神京千里,不闻画角悲鸣。 译文: 1. 海上的繁华,江南的美丽女子,东风一夜之间带来了忧愁。看到被战火破坏的地方
飞絮时光,熟梅天气,片帆又到扬州。 注释:飞絮(飘飞的柳絮)代表着春天的来临,象征着时光流逝。熟梅(成熟而甜美的梅子),则暗示了夏天的到来。这两幅画面构成了一个生动的季节交替的画面,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变化。片帆(一片孤舟)又到了扬州,描绘了诗人再次回到故乡的情景。 过多少、寻常巷陌,衔泥飞燕,何处勾留。 注释:寻常巷陌(普通而平凡的地方),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记忆和怀念
【注释】 ①枝巢:指南宋诗人陆游。白石:指南宋诗人姜夔。自度诸调:姜夔自己创作过许多曲调。强:勉力。也,语气词。姑以一阕塞责:姑且用这首词来敷衍一下。 ②沈锁寒洲:形容扬州(今属江苏)被冰雪封冻的景象。烽岩塞:烽火台。远邮阻断:指宋金之间的战事阻隔。 ③便乡心:想归乡的心情。一夕梦影入磷青:指梦中梦见故乡的情景,如磷火般幽暗。 ④无主哀鸿:没有主人的孤雁,比喻流离失所的人。家山曲:家乡的歌谣
【注释】 1.白石:宋代词人苏轼的小名。 2.落拓:穷困潦倒。 3.仙乎:多么像仙人一样。 4.马藤花下:指北宋诗人、书法家米芾的墓园,在安徽宣城。 5. 啼鸪:杜鹃鸟,叫声如“咕咕”。 6.乌帽风流:指苏东坡的帽子是黑色的,所以称“乌帽”,他风度潇洒,不拘礼法,故云“风流”。 7. 龙眠图画:指宋徽宗赵佶画的一幅《十八学士图》,有“龙眠”之称。 8.三十六陂:泛指西湖一带。 9.菰蒲(gu
扬州慢·己亥八月客扬州,用石帚韵,呈江蓉舫年丈 烛跋清愁,橹摇残梦,招一招几日官程。见绿杨郭外,尚往昔青青。自风雅淮南衰歇,百年谁斗,酒董茶兵。剩江关摇落,鲍家来赋芜城。 悲哉秋也,换流光暗里心惊。算玉照人遥,石林宴杳难诉芳情。廿载五湖漂泊,南飞鹊,绕树无声。祗天涯归思,宵深刬尽还生。 注释: 1. 烛跋:指蜡烛在摇曳中显露出深深的忧愁和疲倦。 2. 橹摇残梦
扬州慢 扬州,今名江苏扬州,古称广陵,位于江苏省中部的长江北岸。扬州自古以来就是一座繁华的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扬州在宋代时期尤为繁荣,被誉为“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在诗中描绘了扬州的美好景象。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扬州风光的词。 翠暖红酣,丁歌甲舞,天街风日承平。逐五陵年少,箫鼓逗春城。正三月、柳花吹处,脂香压酒,银脍调羹。任玉山颓醉,浑忘鱼钥深更。 司勋重到,历华鬘、劫后心惊
扬州慢 宝瑟弹冰,琼壶敲月,人天一例悲秋。记江南载酒,似小杜扬州。有前度冷莺犹说,挥金意气,惜玉风流。恨悠悠。便逐歌云,飞上秦楼。 横塘暮雨,算而今听到孤舟。漫写怨琵琶,小怜无恙,重见湾头。谁信东园梦醒,花间蝶、不解春愁。乞坤灵、鸳谱璇宫,双证兰修。 注释: 1. 宝瑟弹冰:用琴瑟弹拨发出的声音像冰一样清脆。 2. 琼壶:指精美的玉壶或银壶,泛指乐器。 3. 人天一例悲秋
黄鹤空矶,赤乌残壁,古愁渐满征程。看朝吴暮楚,隔数点山青。又如梦、东风过了,几人年少,巾扇鏖兵。问扁舟何事,年年来去江城。 与君一笑,早相看华发休惊。剩白月飞觞,青天倚剑,犹赚豪情。倦客甚时东下,今宵梦、先逐潮声。怕秋云吹散,尊前幽恨还生。 【注释】 1. 黄鹤:这里指黄鹤楼。 2. 赤乌:孙权所建吴国年号,公元240-265年在位的孙权曾以赤乌为年号。 3. 古愁:指离别之愁、岁月之愁。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