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翠沈山,乱芜连苑,梦边处处斜阳。记斑骓别后,早瘦了垂杨。念身世、危阑易倦,过江吟鬓,新染吴霜。纵胡沙春渺,花前多少回肠。
旅蓬漫恨,莫清愁、天注须偿。赚竹里添图,蘋洲换谱,重理余狂。惘惘倚楼笛语,乡心远、约住幽香。问羊裙谁系,还凭新雁商量。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并分析诗歌情感态度和语言表达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对这首诗作赏析”,考生应先明确赏析的要点,然后结合诗句进行分析。“荒翠沈山,乱芜连苑”的意思是:荒草覆盖了青山,野草丛生连着庭院。此句是说,荒山野草丛生,长满了庭院。这两句是实写,交代出词人所见之景,为下文抒情做铺垫。“梦边处处斜阳”一句化用李煜《虞美人》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意指词人在梦中到处看见的都是一片落日余辉,暗示自己心中充满了忧愁。这一句是虚写,通过想象,将抽象的愁绪具体化为眼前的景物,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悲凉和孤独。“记斑骓别后,早瘦了垂杨”意思是:自从马儿被送走之后,我那杨柳般的青春也早已消瘦。这里化用了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诗意,暗寓自己的失落与哀愁。“念身世、危阑易倦,过江吟鬓,新染吴霜”四句是说自己身处异乡,面对美景,感慨万千。但因旅途劳顿,故容易困倦。而此时正值江南初春,梅花盛开,诗人想起当年在吴地赏花饮酒的情景,不禁泪满衣襟。“纵胡沙春渺,花前多少回肠”两句则是说,就算胡地春天多么遥远,可在这繁花之中,又有多少往事涌上心头呢?“旅蓬漫恨,莫清愁、天注须偿”三句意谓:在外漂泊的游子总是满怀遗憾,但愿不要有过多的烦恼和忧愁。因为人生苦短,何必自寻烦恼。“赚竹里添图,蘋洲换谱,重理余狂”三句是说:画中竹木之间添加新的意境,画中洲渚之间变换新的旋律。此处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词人对于艺术创作的痴迷与执着。“惘惘倚楼笛语,乡心远、约住幽香”两句是说:倚在高楼上,吹奏着悠扬的笛声,心中的思乡之情更加浓烈。“问羊裙谁系?还凭新雁商量”两句是说:谁能为我系上羊皮裙子?让我托付给飞过的大雁吧。这是说词人渴望早日回到故乡。此两句是词人的想象,也是他对自己未来归期的期盼,寄寓着他对家乡的思念。
【答案】
译文:
荒山上草木葱茏,野草丛生;庭院中杂草丛生,一片荒凉。梦醒处都是夕阳斜照,处处是落红残阳。自从那匹马被送走
之后,我那杨柳般的青春也早已消瘦。身处异乡,面对美景,感慨万千。但因旅途劳顿,故容易困倦。而此时正值江南初春,梅
花盛开,诗人想起当年在吴地赏花饮酒的情景,不禁泪满衣襟。就算胡地春天多么遥远,可在这繁花之中,又有多少往事涌上
心头呢?在外漂泊的游子总是满怀遗憾,但愿不要有过多的烦恼和忧愁。因为人生苦短,何必自寻烦恼。画中竹木之间添加新的意境
,画中洲渚之间变换新的旋律。倚在高楼上,吹奏着悠扬的笛声,心中的思乡之情更加浓烈。谁能为我系上羊皮裙子?让我
托付给飞过的大雁吧。
赏析:
全词以“荒”“乱”二字开篇,勾画出一个萧瑟凄迷的江南暮春景色;接着描绘了词人眼中所见的落日余晖、瘦弱垂杨等
意象,抒发了词人因离别而产生的惆怅之情;最后借“问羊裙谁系”之语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全词以景起,以景结,情景交融,情深意长,
表达了词人羁旅漂泊、孤寂无依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