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衍
绮罗香 簇蝶裙腰,钿蝉鬓影,前度嬉游春时节。绮陌香泥,昨夜初飘春雪。 妆点出、夹岸琼楼,映灯火、繁星明灭。那知他、瓦冷圆月,栏干偎罢被池热。 匆匆骊唱又发。谁向青青客舍,垂条攀折。淡粉轻烟,珍重泰娘留别。 邀顾曲、檀板梨园,约载花、玉骢金埒。总今日、回首音尘,个侬先愁绝。 【译文】 穿着华丽的裙子,戴着精致的头饰,曾经和他在春天里嬉戏游玩。 在绮丽的小路上,铺满了落花,昨夜下起了初春的细雪。
【注释】 ①“日暮”句:意谓天色已晚,征鸿(即信鸽)飞去,看不见了。鹧鸪(zhè gū),鸟名,形似山鹧,故称。 ②“难行得也”句:意谓虽然鹧鸪可以飞走,但人却不能离开此地,只能留下。分付,指托付、嘱托。 ③蛮笺,南方少数民族的纸。 【赏析】 《长亭怨慢·记玉关踏雪事清游》是宋代文学家柳永的词作之一。此篇以“鹧鸪”代人自喻,抒写离别相思之情。全词语言浅显,情致缠绵,婉转流美,富有民歌特色。
【注释】 杜宇:相传为周时蜀帝望帝,死后魂魄化为杜鹃鸟。千山不可闻:传说杜鹃啼声哀切凄婉,能使高山的回声都听不见。桃花、英台蝴蝶:都是比喻。英台: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旧罗裙:指梁祝化蝶时穿着的裙子。酸到杨梅浑不耐:用“酸”字来比喻爱情的痛苦。石家、者番: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家乡和故事发生的地点。者番天气者番人: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遭遇和遭遇的人。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史词
【注释】 六丑:词牌名。 尽乘船骑马,甚客里、光阴虚掷。无多薄游,真飞鸿过翼。雪爪留迹。 客中:旅居他乡的人;指作者。 光阴:光阴;时间。 无多:不多,很少。 薄游:短暂的游览。 飞鸿过翼:大雁南飞时,翅膀掠过地面,留下痕迹。这里用“飞鸿”比喻自己匆匆忙忙地度过的客居生活。 留迹:留下踪迹。 且住为佳耳:暂且住下吧。 尚梅花千百,湖山香国:还有那千百株盛开的梅花和芬芳的山水景色,如香国。
【注释】 1.南浦:指送别的地方。 2.春水载侬舟:春风送来的江水,像船儿一般载着我乘着船儿去远游。 3.闲愁几斛:我有多少闲愁? 4.妆楼才扫:刚刚打扫过的梳妆楼阁。 5.作达偏为潇洒语:做官的人偏偏喜欢讲些潇洒的言辞。 6.牛腰诗草:写在牛皮纸片上的诗稿。 7.寒食清明:清明节前后。 8.短长亭:古代驿传,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9.梦魂难到:梦中也难以到达。 【赏析】
【注释】 蓦然:突然之间。底事:为什么。费寻思:费心思索。袜:鞋。底事:什么。护惜:保护珍视。不曾知:不知道。 译文 我突然看见她,不知为了什么,费心去思索。她浅绿的袜子粘着草色,红色的裙子缠绕着花枝。 赏析 《望江南》是唐代诗人温庭筠所作一首闺情词。该诗写闺中女子对情人深藏不露的爱,通过描写女子对情人的关心、体贴,表现了爱情的美好和纯真。全诗以“蓦然见”开篇,引出“底事费寻思”的疑问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古诗文阅读能力,包括理解、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需要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含义。 “花前见”意思是在花丛前面遇见了她。“半臂不曾添”意思是我还没有添上半臂的装饰。“拂了衍波笺一帧”,意思是我拿起了那写有衍波字样的笺子写了一首诗。“晓寒欲赋吮毫尖”意思是早晨寒冷想要写下诗篇。 【译文】 我在花丛面前看见她,没有增添半点的装饰。拂去那写有衍波字样的笺子,就写了一首诗
望江南 珍重眼波斜,墨吮绛唇脂不管,茶斟绿脚黛差些。 译文: 灯前见,珍重眼波斜。墨吮绛唇脂不管,茶斟绿脚黛差些。 知否那人家。 注释: - 珍重,这里是珍惜、看重的意思。 - 眼波斜:形容女子含情脉脉的眼神,斜向一边。 - 吮,吸。 - 绛唇脂:绛色嘴唇的口红。 - 绿脚黛:绿色的眉毛画得像黛色一样。 - 家,这里指家乡、亲人。 赏析: 这首《望江南》是苏轼在高密守军时所作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昨宵风露泠泠,海棠上、月钩西坠”,意思是昨夜微寒,海棠花上挂着一弯新月,这是首句写景,为下文抒情作铺垫。“苍苔立尽,不管冰寒
【解析】 “六扇碧纱轻茜”一句,写女子的妆饰。碧纱,即绿色的丝织品,用来挡风,也可作帘子,以遮人眼目。这里指屏风。“袅袅炉烟如线”,描写了室内的环境和气氛。袅袅,形容烟雾缭绕的样子。“松罅替伊方便”,写女子在月下和心上人幽会的情形。松罅,指松林中的缝隙,也指男女幽会之所。 【答案】 译文:我有一具碧纱屏风,颜色淡绿而透亮。它轻盈地飘动着,像一片轻茜。室内有一股袅袅升起的香烟,就像一根细长的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