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耽搁、芦花偎絮。燕子楼台,柳条门户。暮雨宵小,那是才唱,奈何许。劝君行矣,莫怅暮天云树。树解甚么来,会做出、多情如此。
日暮。征鸿不见,只见鹧鸪无数。难行得也,算多谢、这番分付。汝也不合出山来,替人去、声声为主。剩只有蛮笺题字,言愁覼缕。
【注释】
①“日暮”句:意谓天色已晚,征鸿(即信鸽)飞去,看不见了。鹧鸪(zhè gū),鸟名,形似山鹧,故称。
②“难行得也”句:意谓虽然鹧鸪可以飞走,但人却不能离开此地,只能留下。分付,指托付、嘱托。
③蛮笺,南方少数民族的纸。
【赏析】
《长亭怨慢·记玉关踏雪事清游》是宋代文学家柳永的词作之一。此篇以“鹧鸪”代人自喻,抒写离别相思之情。全词语言浅显,情致缠绵,婉转流美,富有民歌特色。
上片先从对方着笔,点出离别之由。起首三句,描绘送别时的景象:长亭边,杨柳依依;楼台前,燕子双双。在这样美丽的环境里,情人相会,自然要唱几句曲子,作为留连忘归之意。然而,词人并没有正面描写两人的相会,而是用“更”、“只”二字领起下文:“更耽搁,芦花偎絮。燕子楼台,柳条门户。”这三句,既表现了送别的时间之久,也表现了双方的眷恋之情深重,还渲染出了一种冷落萧索的气氛。接下四句,写雨中送别的场景,进一步渲染气氛,加深感情色彩:暮雨夜来无赖,使恋人不得不分别。而分手之时,偏偏又只有那才唱过的曲调,使人更加惆怅。这几句,既写出了天气之不好,也写出了恋人的心情之不佳。
过片承上片而来,直叙其事:“劝君行矣,莫怅暮天云树。”这是说:请你去吧!不要为分手而惆怅不已。这里既表现了送者的宽慰与鼓励,也为下文写“鹧鸪”埋下伏线。“树解甚么来?会做出、多情如此?”这两句,既是对“暮天云树”的回答,也是对“鹧鸪”的诘难:你(指鹧鸪)懂得什么?它(指鹧鸪)也会做出这样的多情吗?这两句话,既表现出送者对“鹧鸪”的依恋之情,也有对自己不幸遭遇的愤懑不平之意。
结拍二句,写鹧鸪的离去。鹧鸪能飞得很远很远,所以作者说“难行得也”。“算多谢、这番分付”,意思是说:谢谢你这次替我作了一次告别。这两句语意双关,表面上是在谢鹧鸪,实际上是在感谢自己。因为正是鹧鸪帮他把离愁别恨带去了远方,使他得以解脱。“汝也不合出山来,替人去、声声为主。”这两句的意思是:你(指鹧鸪)不应该离开山林,到我这里来替我传书递简。言下之意是自己应该留在他身边,替他排遣忧愁。这两句,既是对鹧鸪的一种安慰,也是一种自责。
这首词的语言平易通俗,风格清新明快,具有民歌风味。词中所写的景物和情景交融的手法运用得都很恰当,如“日暮。征鸿不见”,“暮天云树”。这些词语不仅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一幅凄苦苍凉的画面,而且与人物的情感紧紧相连,成为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重要载体。另外,词中还有一些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也很巧妙。如“树解甚么来,会做出、多情如此”中的“解”字和“会做出”两个动词的使用就很形象,把鹧鸪写得有情有义,好像它也能懂得人间的离愁别绪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