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春到、椒盘吟絮。
官烛摇红,玉堂雕户。
忽自钗分,断云天际渺何处。
旧时鸾镜,谁并倚、花双树。
只留得鸳雏,忍更话、青红欢聚。
日暮。
认空房履迹,点点香尘堪数。
写成虚位,对遣挂、商量眉语。
最苦是、爆竹闉填,怕胆怯、犀帘无主。
应倍记年前,拥髻春幡风度。

【注释】:

正春到、椒盘吟絮。(“正”字是“正当”的意思,指正是春天;“椒盘”指用花椒做的盘子;“吟絮”指吟咏着像飞絮一样的梅花;)官烛摇红,玉堂雕户。(官烛摇红,即指元宵节的灯火通明。官烛,指官府的蜡烛。)忽自钗分,断云天际渺何处。(“钗分”指头上的金钗被折断,这里借指夫妻分离。)旧时鸾镜,谁并倚、花双树。(“鸾镜”是古代妇女梳妆用的铜镜。)只留得鸳雏,忍更话、青红欢聚。(“鸳雏”指鸳鸯鸟蛋,比喻夫妻所生的孩子;“青红”泛指男女情爱之事。)日暮。认空房履迹,点点香尘堪数。(“履迹”指脚印,“空房”指没有主人的空房子;“香尘”指落在地上的灰尘,这里借指落在地上的花瓣。)写成虚位,对遣挂、商量眉语。(“写成虚位”,指夫妻不能团聚在一处;“对遣”是“对着”的意思,“商量眉语”是指夫妻不能在一起说话。)最苦是、爆竹闉填,怕胆怯、犀帘无主。(“爆竹闉填”指爆竹声中迎接新年,而自己的妻子却不知去向;“犀帘”是一种有花纹装饰的帘子,这里指门帘上的花纹,用来象征夫妻不能团聚在一处的情景。)应倍记年前,拥髻春幡风度。(“倍记”,加倍记住;“春幡”,即春幡招展,这里指节日里喜庆热闹的气氛。)

【赏析】:

这首词以写闺情为主,表达了女子对丈夫久别未归的深深思念。上片起笔写景,渲染了节日气氛。“正春到、椒盘吟絮”点题“春怨”。接着描写灯烛辉煌的官宦之家,突出了闺中的孤独寂寞。下片则写闺中之人的生活状态。她独守空房,独自回忆往事,忍受着相思之苦。最后两句写节日里的喜庆景象与自己孤独寂寞形成鲜明对比,更衬托出女子的孤寂之情。整首词情感细腻,情景交融,富有生活气息和艺术韵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