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州慢
【诗句解释】 1. 初见菊花,故人小会:初次见到菊花,与老朋友相聚。 2. 云片斜飞,晴宇顿高,天气初肃:天空中的云彩像翅膀一样斜着飘动,晴朗的天空顿时显得高远而明亮,天气变得初秋的寒冷。 3. 闲吟谁话秋心,冷趣半归新菊:闲暇之时吟诵诗篇,表达对秋天的感受和思念,冷意渐渐回归到盛开的新菊花。 4. 今年寒早,故应才近重阳,幽香堪摘都盈掬:今年的气候比往年更寒冷,所以才靠近重阳节
石州慢 · 次贺东山韵 策马寻芳,横剑听歌,云梦情阔。更番几日阴晴,尽把秾华摧折。伤心滋味,旧燕一样阑珊,双篷飞点吴霜雪。浑似竹离披,觉疏狂无节。 译文:骑着马去寻找美丽的风景,听着音乐,看着云梦的美景。又经过了几天阴晴不定,花儿都被摧残了。伤心的感觉就像旧燕子一样凋零,双篷被风吹动,像是在飘散吴地的雪花。这就像竹子一样,失去了生机,变得疏狂不羁。 注释:策马:骑马。横剑:持剑。云梦:指云梦泽
【诗句释义】 客居他乡,岁月如流,春天已到南方。云朵中萼含红蕊,涧边玉姿凝白。乘船寻觅香雪海的踪迹,傍晚时划船入湖空无一人,湖面烟雾消散双山绿。斜月下独自徘徊,料想那芳香之心难以找寻。 不要记起,两京梅花的消息,羌管之声惊散了尘土,不适宜安家栖息。惯于在天涯漂泊,换梦东风能够识别。伤春泪已流尽,怎奈何岁晚何郎?江城中又听到黄昏笛声。唤起五湖之心,依靠尊前吟诵的力量。 【译文】 客居他乡时光流逝
【注释】 石州慢:词牌名,又名“石州引”。 中秋夜游虎邱:作者在中秋节夜晚去游览苏州市虎丘风景胜地。虎丘,位于苏州市西北部,因山上有虎丘塔而得名。 适逢月蚀:恰逢月食现象。 时星稀露冷,万象泬寥:当时天空中星星稀少,露水冰冷,万物显得空荡。 荟薄幽阴,疑非人境:浓密的树荫里幽暗阴森,好像不是人间的地方。 余呼茗坐千人石:我邀请客人来虎丘千人石喝茶。 云破月来,笛声发自林际:当云破月出时
诗句:浅夏萧森,犹自馀寒,襟袖时洒。 译文:深夏时节,树叶稀疏且带着一丝余寒,我时常感到冷,不禁颤抖着。 注释:“浅夏”指的是初夏季节,“萧森”描述树木稀疏的样子,“余寒”指天气仍然寒冷,“襟袖时洒”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因寒冷而发抖的情景。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初夏感受到的寒冷,以及这种天气给日常生活带来的不便。 赏析:王士禄的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
石州慢 · 和高季迪韵 花信频催,二十四番,雨飘风洒。多情最是风流,杨柳瘦腰一把。树犹如此,何况人倚阑干,游丝和梦愁牵惹。泪断锦回文,借乌丝重写。 姚冶。玉人应在,燕子楼中,湘帘垂下。记得青鬟,微笑红牙轻打。而今寂寞,空想院落秋千,几时再驻墙头马。蓦听杜鹃啼,道东君归也。 注释解析: 1. 花信频催:描述春季来临,花开频繁,春风吹动着花朵,花瓣随风飘散,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2.
诗句解释: 1. 几许春光,残红数片,游丝牵漾。 2. 可怜似我,冷香坠粉,今生虚枉。 3. 为谁瘦损,枕边检点鲛绡,裙襕不似前春样。 4. 着意问东君,肯把侬轻放。 5. 惆怅。莺声渐老,午梦初惊,落钗空响。 6. 倦起不胜梳鬓,镜台斜傍。 7. 暂时消遣,枝头数遍青梅,香痕暗逗眉尖上。 8. 胡蝶却飞来,又低头半晌。 译文: 春天的景色渐渐消逝,只有几片残红和游丝在空中飘荡。我像你一样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所作的一首《石州慢》,全篇共八句四十七个字。这首词描写了词人在一个秋夜,经过曾经游览过的旧游处(即妓院),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第一句“泣尽琴心,花落雨飞,清怨难写”,描述了词人在秋夜里独自行走的场景。他的眼中只有一片落叶和飞舞的雨滴,而心中的哀怨却无法用言语来表达。这里的“泣尽琴心”意味着他已经将心事倾诉完毕,只剩下无尽的哀愁。 第二句“玉人去后青楼
【诗句释义】 1. 石州慢·春暮:这是一首词牌名,“石州”是唐代地名,位于今山西榆次。全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作者内心的感受。 2. 花倦惊声,飞共雨肥芳草:这里的“花倦”,指花朵已经凋谢,发出的声音也变得微弱。“惊声”,指花朵在风雨中摇曳时发出的声响。“肥芳草”,指草地因为雨水而变得湿润肥沃。 3. 一段轻烟,阑截澹白山头,微青树杪。斗红香冷,空教杨柳生愁,点点雪花飞不起,都付与东流,春去知多少
【译文】: 奇异的草从来就是另一种颜色,在丛中开遍,既不是红紫也不是黄白。在闲园旷野,有多少娇美的螺子黛,像冰盘一样带着露水,早晨刚摘取。把磁钵轻轻放在砧板上,翠绿的脂汁凝着光泽。 最风流的地方,宝镜台前,绣香奁侧。想没有欣匀面庞,懒得填额,懒于施粉妆。暂且把它描在扇图上,底须去问倭夷国。谁制作与佳名,也端然消得。 【注释】: 石州慢 · 咏青娥眉淡竹草(《全宋词》第二册) 1.异草从来花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