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锳
台城路花坞纪游同蔼卿赋 【注释】: 深山一夜惊黄叶,萧萧满林风扫。瘦柳敧霜,低芦冱水,凉得吟蝉都少。清溪半绕。已溪上炊烟,一丝青袅。知近禅扉,残钟隐隐出林杪。 何时买山事了。赁舂终下计,何似耕钓。但近村边,能通船处,细选三间屋料。休嫌地小。任种菜栽梅,春秋都好。不见西风,晚鸦栖树早。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宋代淳熙八年(公元1189年)的秋天所作的一首记游词
【赏析】 《卖花声》,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本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起句写楼上晚钟之声,点明时间;“灯火”两句,写楼中之景,“更阑”二字,点明时间;“一枝铜笛”三句,承上启下,从写景转入抒情。“风起清坛”二句,化用李白《夜泊牛渚怀古》诗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以写春寒,暗喻作者心境;“花事”两句,化用李商隐《锦瑟》诗“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句意,抒发伤春之情
【注释】 1.高阳台:词牌名。 2.夕阳:词题,指傍晚时分。 3.断雁飘愁:比喻自己孤独凄凉。 4.盘鸦聚暝:乌鸦聚集在天黑时。 5.一鞭残梦归鞍:用“一鞭残梦”形容梦中的离别和归来,又用“残梦”表示梦境已经结束。 6.岭云垄树:形容山间云雾缭绕,树木丛生。 7.渡江几点归帆影:点着几处归家之舟影。 8.枫斑:红枫叶落满地,形成红色斑点。 9.最难堪:最难忍受。 10.第一峰前:山的第一座峰
【解析】 本诗为一首描写听琴的词,上片写听琴者的感受,下片则写听琴者的想象。全词以“听”为中心,从听觉的角度入手,将作者对音乐的感受和内心体验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表现出来。 【答案】 译文: 密云笼罩着天空处,仙鹤在笼中显得格外瘦弱。红帘子后面留出的香气久久不散。灯光映照着窗户,衣角被黄色的灯影所染。 琴弦急促地振动,仿佛卷地风将月亮吹走。门外是潇湘水路,人行其间心伤离愁
【注释】 几个:几次。闹得:搅得。苔纹:青苔。阑干:栏杆。薰衣:香衣,用香料熏衣以御寒。红桃:即桃花。天做馀寒:春日的余寒。金铃索:指燕子所衔的黄色细长小虫。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写春日庭院中的景物。上片写风雨之恶和春气之弱,下片描写庭院中景物的变化,以及燕归而不解风情的情况。词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把庭院中的一草一木、一鸟一虫写得栩栩如生,富有情趣。 “几个黄昏风雨恶”一句
【注】: ①疏柳、莺、蝶:都指春天的景色。柳:垂柳,常绿植物;莺:黄莺,春时鸣叫的鸟类。 ②潇湘烟树:潇湘:湖南古称,潇水与湘水合流处,这里泛指江南地区。烟树:形容烟雾笼罩的树木。 ③龟纹:龟甲上纵向排列的花纹。驼钩:骆驼脖子上的肉瘤。 【赏析】: 此词写闺怨。首句点明“望”字,次句写景,描绘出一幅杨柳斜阳,烟雨朦胧的画面。下片由望而思,写闺人因怀念远行之人而愁苦,又见燕子归来,绕回廊寻觅
【诗句释义】 泪雨飘愁,酒潮涌动如梦。惜花之人又踏上长征路。听说兰舟已停靠旗亭。垂杨树本是令人伤心之物,为何它依然青青?向天涯望去,我们一样都是多情之人,各自飘零。 开宴席时不要频频催促斟酒,就算喝一杯也足以让我忧愁至极。请暂且停歇春船,让我细数江南的邮程。压船的烟柳乌篷重重,到江南后应是清明时节。恐怕红窗风雨潇潇,一路行走需要稳当。 【译文】 眼泪像雨水一样洒落,带着愁思;像江水一样流动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然后根据注释,逐句翻译,最后赏析内容。 ①百字令:词牌名。 ②湖上:指西湖。 ③春风载酒:春风中,我手执酒杯。 ④行吟:行走中朗诵诗歌。 ⑤兰楫:用香草装饰的小船,古代诗人常以兰为舟,比喻隐士的生活情趣。 ⑥水云空阔:水面上的云气很开阔。 ⑦狂歌散发:放声唱歌
【赏析】 此篇咏人而不直说,而以花为喻,以花之凋谢,暗寓人之离愁别恨。 上阕写闺中人乍醒乍醉,酒意朦胧,斜月西坠,冷焰凄魂。下阕则写寒鸦栖树,西风入帘,簟上惊梦,蓬窗飞雁,天涯音信,怜伊空有玉钗枕函,摇曳相思。全词语言清丽,含蓄委婉
百字令题湘涛冷月轩诗卷 桂堂西畔,忆月斜时节,寒深箫局。照见屏风三两扇,斜靠春人如玉。嚼雪吹香,移宫变徵,刻尽琅玕竹。天寒翠袖,何人念尔幽独? 何况慧性兰芬,灵心藕细,生就聪明福。一种永明诗体好,绛帐才名听熟。羞我葫芦,年年纸上,样子描都俗。心香一瓣,玉台愿为君祝。 注释: 1. 桂堂:指桂花香气四溢的厅堂。 2. 潇湘:潇湘即湖南,这里以潇湘代称洞庭湖。湘涛:指洞庭湖上波涛滚滚的洞庭湖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