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
三台山山居杂诗 论才及宋代,岂不先乖崖。 注释:讨论才华时,不就宋代的李纲吗?难道他不是一位先贤吗? 遗像留僧庵,了了明去来。 注释:他(指李纲)的遗像留在寺庙里,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他的去向和来处。 惜哉太华莲,专为希夷开。 注释:可惜啊,这太华莲是专门为周敦颐而开的。 不独神清子,事业限炉灰。 注释: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品德高尚(指周敦颐),而且他的生命也如同炉中的灰烬一样有限。
【诗句释义】 三台山山居杂诗:这是一首描绘作者在三台山隐居生活的诗。三台山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名胜之一,位于今四川省绵阳市北,有“天下幽奇名胜”、“峨眉山前第一峰”之誉。 山中栗正熟,坼苞满田畛:栗子(即栗树的果实)成熟了,剥开它们的壳,可以看到饱满的果肉。 蒸燖拌酱椒,侑酒滋芳辛:用蒸煮的方法将栗子与酱椒一起食用,既增加了美味又可以消除口中的辛辣味。 醉中有陶苏,颇洗战国秦:喝得酩酊大醉
【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田园生活的七言绝句。诗人通过“饭罢坐摊书”“野果秋场宽”等细节描绘了一幅清静、安逸的田园生活画面,表现了作者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也透露出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无奈,表达了作者的忧患意识和深沉的人生感慨。 【答案】 示例: 三台山 (清)袁枚 阴雨连朝昏,虫鸟共啾唧。 饭罢坐摊书,静影自汲汲。 野果秋场宽,寒翔啄馀粒。 笠锄辟蔬畦,岁事未遑毕。 衣食定须几,辛勤或难给。
我昔官京华,趋曹日仆仆。 我过去在繁华的京城任职,每天忙碌不停。 戢影今海隅,朝夕困驰毂。 现在隐居在海边的角落里,早晚奔波劳累。 命坐磨蚁旋,了不异城谷。 命运安排让我像蚂蚁一样忙碌不停,但与城市的生活并无太大的区别。 书堂逾十里,日往共咿喔。 书房离这里有十里路,每天往返都要吟咏诗词。 稍演刘项争,未毕论孟读。 稍微演绎一下刘邦项羽争夺天下的故事,还未读完《论语》和《孟子》。 穿鼻贫所甘
【注释】 三台:即《阳关曲》,唐教坊有“三台”曲,是当时宴会乐章之一。原韵:用原诗的平仄押韵。红闺:红色的内室,指闺阁。香尘:落花飘荡在空中的香气。镂:雕琢。一望碧虚:指碧空如洗,无云无雾的美景。皎镜:明亮的镜子,这里指清澈透明的湖水。溶溶:水波流动的样子。南浦:南方的水边。风光泛:风拂水面,波光粼粼。渐蘸:渐渐沾湿。垂杨:杨柳。缕:柳枝。三春景:春天的景色。如花似雾:像花一样绚丽多彩
诗句释义: - 第一句:“微雨。”,表示春雨很小,几乎感觉不到。 - 第二、三句:“添得薄寒如许。”,说明春雨让天气变得更加寒冷。 - 第四句:“金猊几缕香沉。”,描绘室内的金猊炉中有几缕烟雾。 - 第五、六句:“银烛双台夜深。”,描述夜晚时分,房间内有两盏银烛在燃烧,显得特别明亮。 - 最后两句:“深夜。深夜。又怕荼醾花谢。”,表达作者担心夜晚时间过长,荼蘼(一种花卉)也会凋谢。 译文:
诗句如下: 落日乌啼影寂,春风鼠窜苔斑。 译文: 夕阳西下时乌鸦啼叫,影子孤独地映在地面上;春天的风中,老鼠在乱跑,留下了斑点的泥土。 注释: - 落日乌啼: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乌鸦发出叫声。 - 影寂:影子孤单。 - 春风鼠窜:春风吹过,老鼠到处乱窜。 - 苔斑:泥土上出现了斑点。 赏析: 王士禄的《三台令·其一·邺下三台二首》是一首描绘古代邺城荒凉景象的诗
【注释】 三台:指汉魏邺城故址。令邺:即令邺下,指三国时期魏国的都城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荒丘:荒芜的山丘。西陵:指古吴国的西陵,在今安徽当涂县东南。漳河:即今天的漳河,发源于山西武乡,流经河北省南部,注入渤海。乱流:水流紊乱,指河水泛滥成灾。 【赏析】 此诗是作者凭吊三国邺城的遗迹而作。首句“吊古重回远目”,言凭吊古人遗迹,放眼远眺。次句“凭轩遥指荒丘”,登上高楼远望,只见荒废已久的丘墓。三
译文 长安的市中唱着《布乎》,关中的首领推崇本初。 天子的子孙在西蜀艰难求生,孙郎慷慨南吞吴越。 奸邪阉党余孽最桀骜狡猾,奋力挥戈大地欲裂。 黄云突然卷起遮蔽长空,黯淡的炎精终究沦灭。 轻快的车马精锐的士兵进入邺宫,袁家的豚犬跑向辽东。 燕姬赵女无一失手,只留下了妲己赐周公。 三台高筑在漳河曲,地势拟似未央与天禄。 璇题翠瓦绚烂晴霄,杰阁危阑压王屋。 身都冀郡帝许昌,时来奉帝归山阳。
【注释】 1. 三台:指徐州。徐州为三国时孙权所建,故称“三台”。《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权曰:‘子布,吾之深忧也,汝善养之。’蒙辞以军中微恶,宜付外将。”韩次卿,即韩玄,字次卿,东莱郡掖县人,东汉末年曹操部下将领。 2. 云龙山:在今江苏铜山县境内。 3. 壬午:指公元214年(汉献帝初平四年)。 【赏析】 此诗描写了韩次卿率军出征,在云龙山与敌军交战的壮观场面。全诗语言生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