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红闺挂残斜月,香尘镂完微雨。整飞蝉、一望碧虚前,见皎镜、溶溶南浦。风光泛,渐蘸垂杨缕。三春景、如花似雾。秋千社、淡日浓烟,蹴鞠队、繁筝急鼓。料凤城钿车宝毂,不住纷纷来去。唤桂子、小玉报花香,日暖与、隔墙邻女。踏青须、结伴东郊路。
看多少、绣帘珠户。喜今日、满院晴丝,怕明朝、一庭落絮。更杜宇唤取春老,榆钱压将春暮。忆去年、元夜玩灯时。曾立在、火阑珊处。转盼又、星桥燃蜡炬。闹蛾儿、红楼紫府。休沾惹、窃玉闲愁,且安排、寻香公务。
【注释】
三台:即《阳关曲》,唐教坊有“三台”曲,是当时宴会乐章之一。原韵:用原诗的平仄押韵。红闺:红色的内室,指闺阁。香尘:落花飘荡在空中的香气。镂:雕琢。一望碧虚:指碧空如洗,无云无雾的美景。皎镜:明亮的镜子,这里指清澈透明的湖水。溶溶:水波流动的样子。南浦:南方的水边。风光泛:风拂水面,波光粼粼。渐蘸:渐渐沾湿。垂杨:杨柳。缕:柳枝。三春景:春天的景色。如花似雾:像花一样绚丽多彩,像雾一样朦胧迷离。秋千社:在清明前后,人们举行踏青活动。蹴鞠队:蹴鞠是一种古代足球游戏。繁筝急鼓:音乐节奏急促欢快。凤城:京城的别称。钿车:镶嵌金银的车马。宝毂:装饰精美的车轴。不住纷纷来去:络绎不绝地来往着。桂子:桂花。小玉:美女的名字。日暖与:太阳温暖和煦。隔墙邻女:邻家女子。踏青:到郊外游春。结伴东郊路:结伴前往东边的郊野赏花。绣帘珠户:华丽的门楼。喜今日:喜欢今天。满院晴丝:院子里充满了晴朗的春意。怕明朝,一庭落絮:担心明天会下起飞花。更(gèng)杜宇唤取春老:更让杜鹃声催人感伤春去。榆钱:榆树的果实,形如铜钱。压将春暮:压得春天即将结束。忆去年,元夜玩灯时:回忆去年元宵节放灯的情景。曾立在,火阑珊处:曾经站在灯火阑珊的地方。转盼又、星桥燃蜡炬:转眼间又在星光璀璨的桥梁上燃点蜡烛。闹蛾儿,红楼紫府:热闹非凡的舞会上,男女青年在华丽的楼观中相会。休沾惹、窃玉闲愁:不要沾惹那些偷情的闲愁。且安排、寻香公务:暂且安顿好寻欢作乐的事情,准备处理公务。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物和风俗的词。
上片主要写春景。“红闺挂残斜月”二句,以“残”、“挂”二字渲染春色已深而天气尚寒的氛围,接着写微雨,烘托出春雨细密的特点。“整飞蝉”,写出了春蝉的鸣叫,声音清脆悠扬,令人心旷神怡。接下来写湖天景色,“皎镜”二句,描绘出湖水明净,绿树成荫的优美画面。“风光泛,渐蘸垂杨缕。”写春风吹拂着垂杨,使湖水波光粼粼。这几句从视觉角度描绘了春天美丽的自然风景,生动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下片写游乐活动。“三春景、如花似雾”。春天景色迷人,如花似雾,使人陶醉其中。“秋千社、淡日浓烟”,人们在清明节这天,举行踏青活动,尽情游玩,欢乐无比。“蹴鞠队、繁筝急鼓。”蹴鞠是古代一种体育活动,这里指人们正在参加这项运动,音乐节奏急促欢快。“料凤城钿车宝毂”,想象一下京城里的繁华景象,马车络绎不绝,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桂子、小玉”,指美丽的少女们,她们在庭院里漫步,欣赏春色。“日暖与、隔墙邻女”,阳光温暖和煦,邻居家的少女们也出来游玩。“踏青须、结伴东郊路”一句,写出人们结伴而行在郊外赏花的愉悦心情。
词人在上片描写了美丽的春景之后,又通过游春活动的描写,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全词语言生动活泼,意境优美动人,是一幅优美的春景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