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桥未锁,火树仍放,风光清绮。浑不散、游童白马,杂沓笙箫阗宝砌。香奁畔、又夜情思整,笑看兰釭结蕊。渐耿耿、金波万顷,一派天街似水。昨夜辜负无眠意。枉费尽、描朱刷翠。问天上、素娥因甚,杳若秦楼嬴女吹。
倚桂树、盼广寒车骑。无质雾迷三里。元宵夜、一钩残月,仄在碧云堆里。幸值今宵,重轮现、泰阶重履。只邹枚渐老,何日宸游陪侍,趁良夜、向春城醉。醉语如花伎。叹光景、好处难圆,月也与人无二。

【注释】

  1. 宝鼎现:元夕。
  2. 甲辰:即宋宁宗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
  3. 元夜月食: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出现月食现象。
  4. 浑不散、游童白马,杂沓笙箫阗宝砌:指元宵之夜,游子们骑着马儿,吹着横笛,奏起笙箫。“浑”通“混”,指全部。
  5. 香奁畔:香囊旁边,指女子闺房中。
  6. 笑看兰釭结蕊:笑看灯芯上结的灯花。
  7. 耿耿:明亮的样子。
  8. 金波万顷,一派天街似水:银河横亘在天空,如同一条大河。“金波万顷”是形容银河的光彩如万顷金波一样闪烁耀眼;“一派天街似水”则是指银河横贯夜空,犹如一条天河。
  9. 昨夜辜负无眠意:昨天晚上我因思念而失眠。
  10. 枉费尽、描朱刷翠:白白地耗费心思,涂画红妆绿饰。
  11. 素娥:嫦娥;也指月亮。
  12. 秦楼嬴女:即“西施”、“貂蝉”。传说为战国时楚国美女,后被越王勾践献给范蠡。
  13. 倚桂树、盼广寒车骑:站在桂花树下盼望天上的嫦娥驾车而来。“桂树”泛指桂花树。
  14. 无质雾迷三里:没有云气笼罩,只有薄雾缭绕,距离三里之遥。
  15. 今宵:今晚。
  16. 重轮现、泰阶重履:月亮再次出现,台阶上的踏步声重重。
  17. 邹枚:即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是一篇著名的政论文,邹阳在此文中表达了自己对君主的忠心和期望得到君主的赏识与重用的愿望。
  18. 何日宸游陪侍:何时能够有机会陪同帝王出游?
  19. 趁良夜、向春城醉:趁着这美好的夜晚,在京城中畅饮作乐。
  20. 醉语如花伎:喝得醉醺醺,说话像花容美女一样娇媚动人。
  21. 叹光景、好处难圆:感叹时光易逝,美好事物难以长久留住。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在元宵夜观赏月色,并联想到了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奔月的故事。诗的前四句描写元宵夜的盛景。诗人通过描绘元宵夜人们欢歌笑语、热闹非凡的场景,以及明亮的月光和灿烂的烟花等细节,生动地再现了元宵夜的美丽景色。
    五至八句诗人转而抒发自己的感慨和愿望。“枉费尽、描朱刷翠”一句表明自己白白浪费了许多时间在打扮自己上,而实际上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问天上、素娥因甚,杳若秦楼嬴女吹”则表达了对嫦娥的羡慕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于嫦娥的美好形象所引发的联想与感慨。
    接下来两句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易逝的无奈和感慨。“倚桂树、盼广寒车骑。无质雾迷三里”描述了自己站在桂花树下等待嫦娥的情景,而周围的雾气却将她的身影遮蔽了大半。这一景象既表现了作者对嫦娥的思念之情,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美好事物的消逝。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未来的憧憬与期待。“幸值今宵,重轮现、泰阶重履”表示希望自己有机会能够与帝王一同出游赏月,共同享受这个美好的时光。“只邹枚渐老,何日宸游陪侍,趁良夜、向春城醉”则表达了自己对于陪伴帝王一起度过良宵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对于未来能够实现这一梦想的期待。
    整首诗以元宵夜赏月为背景,通过对神话传说的描绘和自身的感慨抒发,展现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留恋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同时,诗人还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