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庆
【注释】 凤城:指汴京(今河南开封)。称身:适合身材。吴棉:指吴地出产的棉,质地柔软。文窗六扇:雕花木窗六扇。漏声:古时用铜壶滴水计时,滴水停止,则报刻时。细雨寒:细雨霏霏,寒意逼人。 【译文】 二月的汴京城春风还不太暖和,穿着合身的吴棉衣却感到特别舒适。两只燕子正归来,在精美的木雕窗前翩翩起舞。 我静静地站着,望着窗外灯光映照的湖面波光粼粼,夜色渐浓。听着滴漏声渐渐停息,知道夜深了。细雨纷飞
【注释】 残照:夕阳。 关河:泛指山河,这里指国境。 几处:许多处。 暮笳声切:傍晚传来的胡笳声声声凄厉。 大江东去:指长江。 水流呜咽:水声呜咽低沉。 越石:指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励志复国。 豫州:即东汉末年割据荆州的刘表,后来被曹操击败,投降曹操。 怕胡儿:害怕敌人。 铁骑:指装备精良的骑兵。 三户:指楚国的申包胥、鲁国的子服景伯和晋国的介之推。 图强:谋求强大。 楚:指南朝宋武帝刘裕。
旧游地。重来旧事堪记这句诗的意思是:这里是我过去游玩的地方,再次来到这里,可以记录下那些往事。 钿车陌上动芳尘,晚风骤起 这句诗的意思是:马车驶过花间,扬起了阵阵芳尘,傍晚的微风突然刮起。 杏花微雨近清明,暮烟遥挂天际 这句诗的意思是:春雨如细丝般飘落,清明时节的微雨接近黄昏,暮霭像烟雾一样在天边缭绕。 绿杨外,栏杆倚。瓜皮小艇谁系 这句诗的意思是:杨柳树外是栏杆,小船靠在瓜皮上
【注释】疏:稀疏。欹(ī)斜:倾斜,不端正。课(kè):耕作。 【赏析】《浪淘沙》,词牌名。又名“忆多娇”“浪淘沙慢”等。此篇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首句写柳条稀疏,乌鸦不能藏身。二句写瘦弱的乌鸦在水边林下徘徊。三、四句写秋日里黄叶开遍了,黄花也开遍了。五、六句写故乡的山色被夕阳遮住,行到前村时频频地怅望。最后一句写听到悲笳声,引起作者的无限愁思,表现了作者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全词写景抒情,意境凄婉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把握,主要根据诗句的大意进行判断。解答此类题目,要结合具体语境来理解句子的含义。 “西风容易惊秋老,愁怀那堪如许”:秋风易使人感到悲凉,愁绪难以排解。 “胡马嘶风,岛夷入犯,断送关河无数”:边塞传来战报,辽吉失守。 “辽阳片土,正豕突蛇奔,哀音难诉”:辽阳一片土地,正被敌人践踏。 “月黑天高,夜阑应有鬼私语”:月黑风高,夜晚降临,鬼魂在窃窃私语。 “中宵但闻歌舞
湘月·天风阁即事 结庐人境,看地偏心远,悠扬物外。插架图签相坐对,脉脉此情谁介。写韵凭轩,斗茶覆碗,赢得旁人怪。襟怀天赋,乾坤清气犹在。 却喜青史留名,青山买屋,有约终期待。世变纷纭何足数,休问麻姑桑海。芳草侵帘,飞花入户,吟赏翻多债。春华长驻,风光如许堪爱。 译文: 在人世间建造了小房子,远离尘嚣的心境让人感到宁静。书架上摆满了书籍,与朋友一起品茗、斗茶,享受着悠闲的时光
【赏析】 《台城路》是一首词,作者为宋代诗人辛弃疾。此词上片写登高望远所见景物和由此而生的闲愁;下片写对京洛、南州之景的感慨,抒发了作者的壮志未酬之情。全词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笔力遒健,情感豪迈,是一首具有鲜明个性色彩的名篇。 注释: - 台城路:词牌名。 - 玲珑月:明亮的月光,也形容女子容貌美好。 - 柳外横琴:形容景色美丽如画,如在柳外弹奏音乐。 - 横琴:弹着琴。 - 吹笛:吹笛子。
【注释】: 1. 湘:地名,在今湖南省。月:指月亮。2. 隽(juàn)姊:(1)对姐姐的敬称。(2)隽才,才智出众的人。3. 仙才人好:即“仙才”与“好女”。4. 看兰霏玉映:指月光如水,洒满大地。5. 彩笔凌云:喻才华横溢,能文善书。6. 高标胜雪:比喻品格高尚,超过白雪。7. 襟抱宜风雅:指胸怀开阔,有高雅的情趣。8. 他乡相遇:在异乡遇到知己。9. 深情一片难写:指内心感情深厚。10.
祝英台近 · 赋榴花作者:朱淑真 早成阴,迟结子,芳意满淮楚。五月江城,照眼红如雨。生来不识东皇,小庭初夏,恰共人家重午。艳才吐。 新裁百褶罗裙,凌波忆仙侣。为问朱颜,底事娇好如许。费他多少天工,胭脂点点,应染遍、夕阳无数。 注释: 1. 早成阴,迟结子:指榴花开花早和结果晚。 2. 芳意满淮楚:满地的芳香遍布在淮河以南地区。 3. 五月江城:五月初的江城,即杭州。 4. 照眼红如雨
【解析】 题干要求“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这是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解答时首先读懂全诗,然后抓住诗句中的关键信息,如意象、意境等来理解诗意。“山中春早”一句中的“早”,应理解为春天来得较早,点明时间;“阁子纱窗晓”一句中的“晓”,应理解为早晨;据此可知,此词是描写春天的早晨。 第一句“半岭天风”:一半山坡上刮着和煦的春风。“松涛万壑”:指万壑千岩之间,松涛阵阵,如海潮般汹涌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