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符
【解析】 1.本词为唐多令体,即词牌名。唐多令,又名“石州词”、“忆江南”,是唐代教坊曲名,因词调见《尊前集》而得名。其格律有四片:两仄韵,一叠韵,两结句各三字。 2.“堕马晓妆新”中“堕马”指坠马,形容娇弱。“晓妆新”意谓天刚破晓时梳妆打扮。 3.“宫衣稳称身”意谓宫女穿着的衣裳很合身。“宫”,皇宫,这里指宫中的女官或宫女。 4.“摘芳兰、香逼朱唇”中“摘芳兰”意谓摘下了盛开的花朵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综合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通读全诗,整体把握诗意,并结合诗句中的关键词语分析。此题要求对整首诗的理解和赏析,因此要对全诗有整体的把握,然后结合诗句中的关键字词进行赏析。 第一句“衣浣曲尘波里”,意为衣服被水洗得发皱了,在波纹荡漾的水面上。这两句是写主人公在水边浣衣的情景。浣衣本是寻常小事,但诗人却着意描绘了这一平凡动作所表现出的情态与环境氛围
这首诗是作者寄给好友的,内容主要是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下面是逐句翻译: 第一句: 几年来、月泉吟社,约游都在乡里。 - "月泉吟社"可能指的是一个在月光下吟诵诗歌的社团或团体;“约游都在乡里”则表明他们常常在故乡附近相聚。 第二句: 舍南舍北招寻惯,只隔一重烟水。 - “舍南舍北招寻惯”意味着无论在哪里,只要在附近,就会去那里寻找和结交朋友;“只隔一重烟水”说明两地相隔不远
钓船笛声效仿朱希真的渔父词 独自泛烟波,海鹤江鸥为伴。并载却无椎髻,省渔装一半。 注释:独自泛舟在烟波浩渺的湖面上,海鹤和江鸥作为伴侣陪伴左右。同时驾船却无需整理鱼网和鱼饵等捕鱼用具,因此可以节省一半的时间和劳力。 译文:独自驾着小舟在烟波浩渺的湖面上,海鹤和江鸥作为伴侣陪伴左右。同时驾船却无需整理鱼网和鱼饵等捕鱼用具,因此可以节省一半的时间和劳力。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湖上垂钓生活情趣的小诗
【注释】 解语花 · 黄葵:词牌名。 苞(bāo)含鸦额,萼吐莺衣,娟娟露华晓濯:花朵含苞欲放,萼片露出如莺之细腰,露珠晶莹,如晨露洗涤。 麝(shè)菊:一种香草。 近篱根、挑蠹认时还错:靠近篱笆旁边,好像在辨别时间。 迎风婉约,刚占得、雕栏一角:迎着风儿轻轻摇曳,刚刚占据着栏杆的一角。 绿鬓捧来金盏侧:绿发的女子拿着金色的酒杯,倾斜过来。 思泻香醪(láo)酌:想喝美酒消愁。 邻墙飞度媚蝶
【注释】 1. 国香:即木瓜。 2. 裂叶:木瓜的叶。 3. 风轻:微风轻轻吹过。 4. 垂垂压树:木瓜挂在树上垂下。 5. 颗重难圆:木瓜果实沉重,难以完整。 6. 孕犀:产犀。犀,指犀牛角。 7. 缑圃(Gōu Pǔ):传说中的神仙之地。 8. 只欠瓤鲜:指果实还不够成熟。 9. 红楼:女子在楼上所设之房。 10. 酥手堆盘:形容用双手将木瓜堆放在盘中,形象地描绘出采摘的动作。 11.
【诗句】 秋宵月白。正三泖湖边,枯苇初织。采捕郎移,小艇呼灯争觅。腹芒输海双螯绣,听爬沙、重寻无迹。西风珑畔,香粳偷饱,内黄凝液。 便日日、山厨捧出。胜夜照浑河,凿冰求得。剖向雕盘,朱橘香苞同色。登高遍插茱萸罢,最思量、剩匡狼籍。江乡风味,如今但有、梦寻疏荻。 【译文】 秋季的夜晚天空一片明亮,明亮的月光照亮了三泖湖边。湖边的芦苇开始枯萎,渔民们开始打捞。渔民们用小艇去湖边捕鱼
卷起竹帘,金梭忽溜,青林已非昔。倚阑干立。讶老桂黄边,犹露春色。几丝带雨蔫红湿。莺穿亦爱惜。 为载酒、向曾听处,相逢如旧识。巡檐觑花太零星,翻疑狼籍后、东风留得。记前度,寻芳事,梦中游历。又谁料、敷声似诉,重唤起、秋窗拈赋笔。便杜老、断无吟句,也应题醉墨。 译文: 卷下竹帘,忽然间看见金梭般的柳叶轻轻晃动,那片青树林也不再是往日的样子了。我倚在栏杆上站立着
【注释】 钓船:泛指捕鱼、打鱼的船只。笛效朱希真渔父词:用笛声模仿朱希真的渔父词。 辟塞:边塞,这里指代偏僻的地方。 撅头船小:形容渔船小巧。撅头,小船的前端。 生涯安稳:生活安定。 容我翠纶钓:让我用翠绿的丝线来钓鱼。 荡入菰芦不见:在芦苇深处游弋,看不见人迹。 何人寻到:谁能找到我的踪迹?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渔人的隐居生活的诗。首句写渔舟在僻静的江面上飘泊,次句写渔人安于隐居的生活
注释: - 钓船笛声模仿朱希真渔父词的意境,描绘了春天涨水后的景象。 - 溪水浑然一片,紫萍漂浮在水面上。撑过桃花树底,满身都是青蓑红雨。 - 小桥平溜,水流平稳,没有波纹,船尾不需要橹。可以随意地往南或往北划,任凭香风吹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涨水后的景象,以及渔夫的生活状态。诗中通过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渔夫生活的理解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