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符
【注释】 粉着香樱:在脸上涂抹着胭脂。点绛唇:词牌名。 玉尖:指眉毛。鸳(yuān)巾:古代妇女的头饰,形如鸳,故称。拭:擦。 茜(qiàn)脂匀滴:用茜草染成的红颜色均匀地洒在脸上。 抹去:擦去了脸上的胭脂。馀红:脸上的残妆。 钿镜:镶嵌金或银的镜子。窥逼:斜视。 瓜犀(shé)白:用瓜瓤和白垩(白色的石灰石)制成的白色颜料涂在脸上。 兰声:兰花开放时的香味。 【赏析】 《点绛唇》,唐教坊曲
【译文】 翡翠羽毛分丝,松脂染成粟粒色,蕙田料想是没有这种。移来伴柔娥,纱橱底边近。刚见碧茎黏蜡,遍曲折、闲房闻香气。晓梳乍了,未曾开足,剪残芳穗。含蕊。 簪镜里。并暗麝摘来,软鬟分缀。爱向晚犹馨,枕函边坠。想到秋生瘴岭,算只有、珠娘怜憔悴。争采煮、片片黄沈,消受玉炉烟细。 【注释】 翡羽:翠绿色的鸟羽。 分丝:指将丝缕分开。 松脂染粟:用松脂点染出的颜色像粟米一样。 蕙亩:种蕙的地方。
【注】 1. 澡兰香浴:洗澡后用兰花的香气沐浴。 2. 鬓拢凤插:将头发束好,插上凤凰形的发饰。 3. 胸褪猩罗:将胸口的衣服褪去露出红润的肌肤。 4. 解到麝裙彩结:解开衣服,露出用麝香熏染过的裙子和彩带。 5. 兰波浅掬:用双手轻轻捧起兰花般的波浪。 6. 蔷(qiàng)露微倾:用手轻轻擦拭蔷薇花露水。 7. 几度怕深嫌热:担心被汗水浸湿。 8. 着鲜肤、频溜柔荑(tí):穿着鲜艳的皮肤
惜秋华牵牛花 弱不禁风,绕葡萄珠架,碧圆如磬。侧向晓楼,盈盈乍窥窗镜。绢衣似涉银湾,蘸点点、冷波犹凝。消领。爱空庭嫩凉、钿竿叶衬。 注释:牵牛花弱小,不能承受风的吹拂,环绕在葡萄架子上,形状像圆圆的磬。站在晓楼的侧面,轻轻窥视着窗户,仿佛看到了自己的身影。它的花瓣就像穿着白色的丝质衣服,在微风中飘动。它似乎也喜欢凉爽的空气,所以喜欢在秋天里生长。 翡翠色堪并。恰飞来小小,踏柔丝相映。只恨冶容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逐句释义”即可,然后根据对诗句的理解进行赏析,注意赏析的角度要全面。 “红颜十五,似碧城仙子”,这一句写画中的美人年纪轻轻就有倾城之色,有超凡脱俗的气韵。“似碧城仙子”化用李贺《李凭箜篌引》中“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的意象,写出了少女的绝代风华。“香阁铅华尽教洗”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词,描写了一位女子对枕子的怀念之情。下面是逐句释义: 翠针绣罢,吴绫窄、蝶栖并蒂花蕊。碎搓碧艾,玉纤装就,彩丝缝细。兰闺密意。愿长是、罗帏并倚。又谁知、双鸾轻别,抱向客窗睡。 翠绿色的针线绣完,将蝴蝶栖息在并蒂花蕊的枕头上。用碎搓的碧艾和玉制的手指缝制,彩丝缝合细致。兰闺中的密意,希望能长久地与罗帏并排倚靠。又谁知双鸾轻轻告别,抱着这客窗睡觉。 暗坠钗梁处,灯照孤眠
【注释】 金缕:指金色的衣带。登道场山绝顶:在浙江杭州西湖东南,有道场山。 雨洗春山好:雨洗过的山显得更好了。 浮筠:浮生之竹。种浮筠、风敲戛玉:种上浮生之竹,风吹过发出像玉一样的声音。 四围青绕:四周被绿树围绕。伏虎重关:山势险要,如“伏虎”一样。岚光: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的光。苔磴(dèn)落花谁扫:踏着长满苔藓的石阶上山,落花无人打扫。 精庐:僧人住屋。僧少:人少。径转:山路弯转
【注释】 师门:对师长的尊称。同学:同窗好友。良友:知心朋友。闽海将军:南宋抗金名将刘光世,曾镇守闽海(今福建厦门),人称“闽海将军”。乱离:动乱、离散。西泠桥畔:杭州西湖之西冷桥旁,有苏小小的墓,为西湖十景之一。买醉垆头:在街市中摆酒卖醉。人濯濯:形容衣着整洁漂亮,容光焕发。仿佛:好像。月中春柳:《晋书·乐志》:“《月中》曲,魏武帝造。”后以指《月下独酌》。清才:高超的才华。天付与:上天给予
【注释】 华胥引:词牌名。梦:梦醒后。 试妆:梳妆打扮。 翠枕:翡翠色的枕头。 屈戌:古代门上的装饰物。 春骢:骏马。 烟水云岭:指山水之间的小径,即山路、水路和云路。 道:告诉 真真:亲昵的称呼 呢喃双燕:燕子在低语。 【赏析】 这首小令描写一位闺中少妇的春宵之梦,表现了其内心对爱情的追求与向往。全词语言优美,意境幽远,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真挚的情感。 上片写她初妆之后,倚着翠枕,懒于起床
【注释】 霜天:秋天。排字雁:排列成字形的大雁。 典裘醉:穿着皮衣饮酒。典,通“兼”。孙楚楼头:指三国吴孙皓时的武昌,在今湖北鄂城西北。华夫吟屐曾住:穿华美的木屐而吟咏。华夫,木屐的一种,用华木为底。 忆同溯、冰潮挂席:回忆和同伴们一起乘船渡江,像冬天挂冰凌的船篷一样。溯,逆流而上。冰潮挂席,泛指渡江南下。君归四百烟峰去:你返回去的时候,有四座山峰环绕着。四百,形容多。烟峰,形容山峰如云雾缭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