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易
声声慢 · 新乡道中 青山笑我,百日催人,年来书剑飘零。曾几何时,此间又作长行。长安莫问倦旅,似随风、春絮秋萍。征尘满,又连朝风雨,阻住归程。 注释: - 青山笑我:青山好像在嘲笑我一样。 - 百日催人:百日之期催促着我。 - 书剑飘零:拿着书和宝剑四处漂泊。 - 长安:指当时的都城,即长安(今陕西西安)。 - 黄沙:黄色的沙土。瘗恨:掩藏怨恨。 - 平林:平坦的树林。 - 清脆蝉声
【译文】 天边飞来一只孤雁,想到东南,那无边的胜景,应该留下我的吟咏。海上成连知道在何方?几时能够听到他的绝调?想到湖海飘零的游子,心中充满了倦意。骑着马出城远望,极目远望,可惜身无彩凤双飞之翼。相见的日子,又定在哪里呢? 江湖上到处秋色,望中原,只有青山依旧,只是剩下了残棋。月亮没有圆,花儿也还没有开。转眼间已是秋天,黄叶、白云交织在一起,又想起你旧时的雨露,几次追忆。我是像黄色胡须的君青兕
【诗句解读】 1. 绿阴如盖,密叶交枝凝暮霭。 2. 青眼怜伊,阅尽沧桑又几回。 3. 屯云挂月,月暗云迷清欲绝。 4. 若问前因,我亦槐阴梦里人。 【译文】 1. 绿荫如同伞盖般茂密,密集的枝叶交织在一起,黄昏时分笼罩着整个庭院。 2. 你的眼神充满怜悯之情,经历了无数的沧桑变迁,你又能有多少次看到我呢? 3. 天空中的云彩和明亮的月亮相互映衬,但月色被乌云所掩蔽,使得月光也变得模糊不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为“赏析”。然后根据诗歌的内容和语言特点进行分析。这首诗是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的《水调歌头》。此词上片描写江山景物,下片抒发感慨。全词通过登高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功业未就、报国无门的苦闷。 (1) 首句写日暮西山,山色苍茫,一片宁静。这一句是写远景,为下文抒情作铺垫。 (2)
眉妩·居封三月,近将旋里。邑中古迹如淳于岗 注释:居封三个月,即将返回故乡。家乡中有古老的地方叫做淳于岗。 记穷中载酒,客里看花,寥落未堪语。小梦萦秋被,华胥路,遥遥一枕何许。无根萍絮,又此番、随水来住。但辜负,半壁斜阳老,胜游久无主。 注释:在穷困时期喝酒作乐,在客居地欣赏花朵,但内心感到寂寞和不充实难以言表。我的小梦仿佛萦绕在秋天的被子里,华胥路上遥遥一梦不知何处。我像那没有根的浮萍一样
【注释】 1、金缕曲:词牌名。又名“锦缠道”。双调,一百零二字,上片十一句五仄韵,下片九句六仄韵。2、唐忽雷:即唐婉(约1175—约1183年),宋代女词人,有《钗头凤·世情薄》等词流传于世。 【赏析】 这首词是宋词中较为少见的咏物佳作,通过咏物寄寓了作者对世事沧桑的感慨。此词为悼念一位名叫唐突的妓女所作。 首句“西蜀多奇种。最难寻”点出所咏之物为“香槽文蜕”,而“最难寻”则突出其珍贵难得
长亭怨慢·春寒 又正是、春初时节。院落沈沈,房栊寒怯。苦恨而今,东皇车骑尚迟发。春回已久,怎不使、春光泄。春直恁无情,又何必、望来如渴。 呜咽,听寒鸦点点,似恨夜来微雪。冬衣敝矣,曾未识、几时修缀。最怕是、已到花期,但对酒、无花堪折。待欲问春时,春不见人休说。 注释: 1. 长亭怨慢:词牌名。 2. 春寒:春天的寒冷,指春日里天气的冷。 3. 院落沈沈:院落深重,形容庭院深广,幽静而冷清。 4.
玲珑无限,是何人巧把,玉环连绾。消昼困、解向春闺,看葱指轻拈,杏眸低转。 【注释】玲珑:精巧细致。何人:是谁。巧把:巧妙的将……连在一起。玉环:这里泛指首饰。 【赏析】此句写九连环之精美,其精致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消昼困、解向春闺,看葱指轻拈,杏眸低转。 【注释】消昼困、解向春闺:解除白日里因久坐而带来的疲惫困顿,回到春天的闺房中。葱指:纤细柔软的手指。轻拈、低转:轻轻一捻,低垂着眸子转动。
【注释】 1.宫词:宫廷中女子的诗篇。 2.篆影凝春:指铜钱的影子在春天凝结。 3.珠光浸夜:形容月光如珍珠般明亮。 4.燕瘦:比喻女子身材苗条纤细。 5.固宠无方:意思是说,她通过自己的美貌来赢得皇帝的宠爱。 6.承恩有貌:意思是说她通过美貌来获得皇帝的恩宠。 7.者清凉无汗:指她的皮肤非常光滑,没有汗毛。 8.姑射仙肌:形容她的肌肤像仙女一样美丽。 9.人间恩爱难期:意思是说
【注释】 春风:春天的风。袅娜:轻盈的样子。咏风筝:即风筝诗,是唐代诗人韩翃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爱珊珊(shan shan):美玉。爱,珍爱。珊珊,形容美好的样子。巧样:精巧的样子。新裁:新做的。长空:天空。净:明亮。薄云:淡薄的云彩。汉宫、辽阳丁令、化鹤归来:汉宫,指汉武帝时所建的宫殿;辽阳丁令,指汉武帝时的一个官员;因风吹去,指被风吹走的宫女;化鹤归来,指仙人化成的白鹤回来。凤尾、鸾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