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华清
月华清·中秋后一日放晴,月分外皎洁 连夕阴雨,中秋后一日放晴,月分外皎洁,是日值秋分节。 江雁涵天,阶蛩吟露,素娥今夕初见。 水令翻新,恰好剪秋一半。琼楼迥、金镜谁磨,莲漏永、玉绳徐转。 相伴自、广寒游后,芳期能展。 吴质不眠已惯。 怕老树婆娑,斫来还满。小影山河,胜隔雾屏云幔。 纵未睹、昨夜星辰,忍负却、故园心眼。 良愿。要人间普照,清辉无限。 译文: 连日的阴雨,中秋过后的一天天气放晴了
【赏析】 这是一首写鹦鹉的词,上片写鹦鹉在玉阶之上,被珠娘留住。下片写鹦鹉被移近雕栏,鹦哥能与它说话。 上片起首二句:“踯躅花明,马缨叶暗。”踯躅花开,映衬着花明;马缨草茂密,掩蔽了叶暗——这两句是写景,为下文蓄势。《词谱》云:“踯躅,一种木名,其花如金盏花,色黄,状似金盏,又似金盏花而稍大。又名踯躅。俗亦作紫踯躅,一名鸡儿肠,出江西,今多有之。其木坚劲,可为器用。其子亦香美可爱。”马缨草
翠螺调墨,蕉叶迎凉,细写乌丝蚕茧。都道我,一生贪看,桃腮腻脸。怪髯奴、也撚霜毫,凝盼着、真真低唤。应恋。听偷声减字,霓裳重按。 玉宇琼楼非远。羡徵车似水,子初荐。敕使填词,早遣宫娥传遍。猛惊醒、残月晓风,重回首、酒旗歌扇。休怨。拼青衫已老,紫罗今换。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夜晚欣赏诗词的场景。他正在细细地书写诗词,周围环境优美,有蕉叶和月光。他欣赏着这些诗词,仿佛听到了它们的声音
【注释】穴底:指洞穴深处。沙头:指沙滩的尽头。镜奁:镜子。云际:天边。万里晴:指晴朗的天空。素娥:指月亮,这里代指嫦娥。前身:佛家语,指前世,前世的化身。金粟:金色的麦穗,这里泛指稻谷,比喻秋天的丰收。羽衣:仙女穿的衣裳,这里指月亮。无事:没有事。更:更加。凭栏:靠在栏杆上,这里是说站在高处。谁家:哪家。秋思:指思念家乡的人。承明队里:指朝廷的侍卫队伍。正烛撤玉堂,月明珠市:指在玉堂殿中点烛
【注释】 月华清 · 新得绿衣,又埋紫玉。 旧韵悼之:用旧的韵律来哀悼。 玉碎惊心,珠啼霣魄:像玉石被摔碎时那样震惊,像珠宝被打破后坠落在尘埃中一样令人悲哀。 玉碎了使人感到震惊;珍珠破碎了,也令人感到悲哀。 好春从此难贮:好的春天从此无法保存。 贮,存留。 架月飞愁,照惯白蒙蒙路:架起月光飞行着忧愁,照惯了白色的云层笼罩的道路。 架,搭设。 怎写成故纸离鸾
月华清 · 春街买鹦,与故禽无二,返魂香耶,再生缘耶 注释:春天的街道上买了一只鹦鹉,这只鹦鹉和原来的一样没有改变。这是否是返魂香还是再生缘呢? 秋稻余香,春花复梦,小帘依旧深贮 注释:秋天的稻谷还留有香味,春天的花又像梦境一样重现,小帘子依然被深深地藏在里面。 垂柳楼台,半护碧云归路 注释:垂柳和楼台,一半被碧云遮住了去路。 怎隔年重认轻盈,浑未改檀唇绣羽 注释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诗人在寒食节时登高赏景的所见所感。“满马吴霜”三句,写月色如霜,清冷凄清。“笛里关山”三句,借“笛声”表达对故国的思念,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也表达了自己渴望归国的心情。“甚飘零,负了莼汀”二句,写诗人因思念家乡而感到孤独寂寞。“谁共”两句,诗人想象友人与家人欢度佳节,而自己却独自在异邦他乡,内心感到十分孤单寂寞。“只输他、候馆鸡声”句意是说
湖口阻风雨, 闻江声有作 这是首写景怀人的小令。作者在湖口阻雨,听到江声而有感而作。此词上片描写舟中所见的景色,下片抒发作者对妻子的怀念之情。全篇语言清丽,含蓄蕴藉,情意深长。 月华清 · 湖口阻风雨,闻江声有作 【注释】 湖口:即九江口。 阻风雨:受阻于风雨之中。 【赏析】 起句“散雨围舟,流云过树,客程犹滞江曲”,是说细雨飘飞着笼罩着小舟,流云掠过岸边树木,我的客旅行程仍滞留在长江边上
【注释】 月华清:泛指月光,此指初夏。 燕乳:燕子的雏鸟。 蚕眠:蚕入眠。 婪尾吟后:意谓夜深人静时。 罗衫:丝织品做成的衣服。 检:察看、翻检。 罗衫:丝织品做成的衣服。 绿荫方重:指柳条已经长成。 艳阳难又:阳光强烈,难以再寻。 孤负:辜负。 停针话久:停针不绣。 但强启窗纱,闷添晴昼:勉强开窗。晴昼:阳光普照的大白天。 栀子同心:指用栀子花做染料染成的同心结。 素纨:白色的绢。 吹絮光阴
这首诗的作者可能是宋代诗人姜夔。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月华清 - 描述月光如水,清澈透明。 短策吟烟,骄骢践渌,柔波十里如剪。一舸谁携,恰好径随花转。乍唤侣、垂柳门边,更觅路、曲栏桥畔。消遣。向菱湾蓼溆,等闲寻遍。 短策指短小的马鞭,用以驱马前进。吟烟形容风吹动马鞭,发出的声音如同烟雾般飘散。骄骢是良驹,践渌指的是踏着绿色的湖水。柔波十里是指湖面宽阔,水面平静如镜。一舸是谁驾驶的小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