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 恨年年琴剑古长洲,漂泊赋登楼。 忽云帆烟棹,吴头楚尾,历遍南州。 纵有相思书札,何处托轻邮? 别业依然在,野水荒丘。 不道辞家已久,比燕鸿来去,翻更迟留。 对江花江草,细与说乡愁。 便怜伊、数峰青峭,问银笺、十幅有谁酬。 归来好,千山红树,待尔寻秋。 译文: 我恨啊!每年我都带着琴和剑来到古长洲,漂泊于天涯地角,独自登上高楼远眺。突然看到船帆如云,棹声若烟,我沿着吴地的岸边
【注释】 灵岩:山名,在苏州西南。 叔问:即周紫芝(1087-1155),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人。宋神宗熙宁五年进士,曾任太常博士、秘书丞等职,后因触犯王安石而罢官。苏轼的友人。 半塘翁:指苏东坡。 “千鬟乱星星”:形容山峦叠嶂,如女子的发髻。 故国:指旧都临安。 鸱夷:传说中夏桀的臣子关龙逄被处死时,头触地而死。他的头做成酒器,这就是鸱夷酒。这里借指宋朝灭亡后的遗民。 招得秋魂来
八声甘州·酿酒 问谁家、美酝得沾唇,频过可淹留。有陶公辞组,陈王把卷,携我登楼。左手《离骚》、腐史,右手酒盈瓯。纵使长衰贱,也自风流。 闻说易州酒味,击筑悲歌处,绝胜南州。便酿方学得,种秫可曾收。笑生来、不谙凌杂,那一椿、家事上心头。但知道,客来呼设,任妇为谋。 注释 1. 问谁家:询问哪家酿造的美酒。 2. 美酝:优质的酒。 3. 频过:多次经过。 4. 陶公:指东汉末年政治家、文学家
这首诗是一首词牌名为“八声甘州”的词,作者是宋代的辛弃疾。以下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八声甘州·屡乞人作双照楼图,终未惬心。(多次请求别人绘制双照楼图,但始终未能满足心意。) - 诗句描述了作者对于绘制或描绘双照楼的强烈愿望,但最终没有得到满足。 2. 有以杜陵女史仇氏画幅赠者,庭宇邃深,溪山明瑟,恍然若有所感,其尘外之仙都欤,抑意中之幻境欤。(有人赠送了一幅杜陵女史仇氏的画作
【注释】 上龈牙脱,仅存一枚,独力支唇,闷而有作:意思是说,自己的牙齿已经掉落了一部分,只剩下一颗牙齿,只能用它来支撑着嘴唇,感到郁闷而有所感怀。 都呼朋引类,独伊人,情深尚坚牢:意思是说,我独自邀请朋友一起饮酒作乐,只有她一个人对我情深意重,感情深厚而坚固牢不可破。 似霜高木落,观撑一柱,山峙单椒:意思是说,就像秋天的树木在寒风中凋零,山峰耸立着,如同一朵红辣椒。 想见灵岩钟乳,滴久宛垂条
【赏析】 此调为《词林纪事》所载“山中荷赠”之词,又名《八声甘州》。此篇乃即事和韵之作,与作者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所写“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以及在《满江红.登建康赏心亭》中所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等词相类。 上片起首四句,写自己对闺人的思念之情。这四句中,有四个关键词:悤悤、负了饯春杯、梦翼落丰台、一样愁怀。其中,“悤悤”一词,用得十分贴切。它原指心情不安
【赏析】 《八声甘州·简彊村》是南宋词人吴文英创作的一首词,作于南宋亡国前。全词通过描绘一幅秋景图,抒发作者对故土的眷恋之情和对国家兴亡的感伤,表达了自己对故国的思念以及对未来命运的关注,同时也寄托了词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待。 【译文】 蓦然回首,黄花都傍战尘开,令人销魂的故园秋色。 怅惘西风中,衰蒲细柳在秋风中摇曳,一片清愁弥漫。 遥望西边,秦山破碎,泾渭自东流,令人痛心。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朱敦儒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第一部分:八声甘州·重阳园中独坐,菊花有开者 诗句释义:在重阳节这个节日里,独自坐在园中,看到菊花中有开花的。 译文:在重阳节这一天,我独自一人坐在花园中,看到菊花中有绽放的。 注释:“八声甘州”是一种古典音乐曲调的名称,此处可能指代作者在特定时刻的心情或环境。“重阳节”即农历九月初九日,传统上被认为是登高远望
八声甘州 上元夜无月碧翁翁倦眼是慵开,云尾憺愁余。倩剑锋抉破,常娥唤醒,翻自踌躇。江汉交流北渚,暗水动潜虚。不是骑鲸客,跋浪长鱼。梦去音尘千里,问上都灯市,绛蜡何如。老南浮羁客,三十六鳞疏。岁华新心情非旧,听邻娃笑语转更初。花南漏,丁丁遥夜,窗掩灯孤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夕阳: 描述日落时分的景象,通常带有哀愁或美丽的色彩。 2. 界青天、高柳依恋斜阳,哀蝉乱响残阳: 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的画面,天空是青色的,高高的柳树枝条在斜阳下显得格外美丽,但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哀愁。哀蝉的声音在夕阳下显得杂乱无章,增添了一份凄凉之感。 3. 只塔顶疏钟,旗亭画角,替写微茫: 描述了远处的塔上传来稀疏的钟声,旗亭中传来悠扬的画角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