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
【注释】 庚午:年号。花朝:古代以农历二月初为花朝,是春日里百花盛开之时。 却向无花闲处坐:却向,反而;无花,没有花开;闲处坐,闲散的地方坐着。 信有楼台应有树:信,确实。 谁主:谁主宰。 莫倚良辰多乐事:莫,不要;倚,依靠;良辰,好的时辰。 何似:何如,怎么样。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辛弃疾晚年的作品之一,写于公元1211年(宋高宗绍兴五年)春天,时年五十四岁。 上片起首二句“回睇灯期月又妍
【注释】 1. 定风波:词牌名。 2. 残山:残破的山峰。 3. 际天(jì tiān):触天,高入天空。 4. 衰草:衰败的野草。 5. 陵阙(líng quē):指帝王的宫室。阙,古代帝王宫殿前的楼观,借指帝王。 6. 南荣:南面的树木。这里代指草木。 7. 合昏花:即“合昏花”,指黄昏的花。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对南宋都城的写照。上半阕描写了夕阳下的残山、衰草和黄昏的花
【注释】 恄(í)然:惆怅的样子。六朝:指南朝的建康、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这里泛指江南。争忍:怎忍心。暗红:暗红色的晚霞。天涯:天边。不共暮潮回:不会随着夕阳一起消失。苍凉:凄凉。知否:知道吗? 译文 匆匆忙忙地度过人生短暂的时光;西风中传来断角声,送来愁绪不断。换尽了六朝的荣华,但金粉依旧恋恋不舍;旧楼台依旧在。 盼到晴好天气,不要恨天已晚。心情远大,不会与夕阳一起沉入海中。一片苍凉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所作的《定风波·夜起》。 译文: 珠箔(一种装饰性帘幕)还遮着隔雨的灯笼。园中的鸟声,因为雨水的阻隔,听起来像是哀伤的声音。西边的高楼临立在宽阔的道路上。那琵琶的胡语,因为风的到来而变得特别明显。独倚熏笼,温暖着织锦绮缎,心中却是无依无绪。手织回文云锦字(指书信),心中的思绪如云锦般错综复杂。盼望与伊人相会,期待未来的日子里可以相互慰籍。 注释: - 珠箔:珠络制成的帘幕
诗句: ```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 译文: ``` 这首词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莫听穿林打叶声"意味着在生活的风雨中,不必过于忧虑或执着。苏轼通过这种比喻,传达了面对困难时的坦然和从容。整首词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一种淡泊名利、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 ``` 赏析: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西元一〇八二年),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今湖北黄冈)
诗句:欲拟兰台赋两都。论成宾主在纷如。谁效北师称靖难。 译文:想要模仿兰台赋,描写两个都城的繁荣景象。论功行赏时,宾主欢聚一堂,如同繁星般璀璨。谁能效仿北军将领,称赞靖难之功?首善之地,重呼三辅,拥黄图而归。 注释:1. 兰台赋:古代文学作品,用以描绘都城的景象和历史。2. 论成宾主:指宾客与主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此处比喻政治协商或讨论。3. 首善之地:指的是首都所在的地方
【注释】 荒汀:荒芜的沙洲。荻:芦苇。乾:干枯。翻浪:翻腾的波浪。远天:遥远的天空。布帆:指船帆,泛指船只。无数:很多。暮云边:傍晚的云彩之中。 益:更加。翠娟娟:形容女子眉毛细长而秀丽。 【译文】 秋尽时节,荒洲上干枯的芦苇被风吹得挺挺的。夕阳把江水染成一片通红,远处的天空显得特别寒冷。无数的船只载着人,在晚霞中渐渐离去。 船走之后,我越发感到家乡的遥远和思念。回船时,只能遥遥听到船声和消息
注释: 1. 定风波:词牌名,又名“定风月”、“定风枝”。 2. 中秋:指农历八月十五日的月亮。 3. 愚园:作者在苏州时的住所。 4. 彊村:即陈同甫,作者的朋友。 5. 一雨凉:一场秋雨后空气变得清凉。 6. 知否:意为知道吗,表示一种反问。 7. 天教:天意安排。 8. 红桑:指桑树。 9. 清节:指高洁的品格。 10. 未花桂叶亦芬芳:桂花尚未开放,但叶子已经芳香。 11.
定风波·用韵 少年时代,立志读书,慕名拜谒易堂;中年之后,游历四方,奔波劳碌。夜深人静时,常思昆仑山之巅,但因身已老矣,只能无奈地叹息。 亡国大夫,仍隐居不事王侯,谁又能相信他的心志光明磊落?一片翠绿的山林,是干净而美好的归宿,从此可以无梦到岩廊。 注释与赏析: 第一句: - 丱岁:指年轻时期。 - 横经:泛指学习儒家经典。 - 慕易堂:向往成为易学大师或贤人。 - 壮年:指中年时期。 -
诗句解析: 1. 定风波 · 潜山驿寄答佟艾生方伯 -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题目中“定风波”表明这是一首以“定风波”为调的诗,而“潜山驿寄答佟艾生方伯”则是这首诗的具体内容和对象。 2. 扬鞭丝、几阵西风,人烟小市吹暝 - “扬鞭丝”形容马鞭扬起时发出的声音,而“西风”通常代表秋风,秋天的气息。这里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秋风吹过小小的市集的景象。 3. 古驿延秋,虚堂款客,暂得羁魂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