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士俊
【注释】 本意:指词牌。 壬午: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作者时年24岁,在临安府任监印官(即主管文书的官吏)。“壬午”应作“淳熙”解。《梦窗词集》有《相见欢·丙申元夕》等作品。 佳人想得忘餐:佳人——美女。想得—思念。 早团圞:早春天气还冷,还没有结出果实的意思。团圞,是古代一种乐器,形状像琵琶,以弦索为柱,用木为槽。此处借指春天。 不许从前愁闷、锁眉端:不许,禁止;愁闷,忧愁郁闷;锁眉端
何事一春离别。休说。 枝上有黄莺。叫得棠梨睡不成。 听么听。听么听。 荷叶杯 春语(壬午) 【注释】: 何事一春离别。休说。枝上有黄莺。 【赏析】: “何事一春离别”一句,是词的上片起头,写春日里的离别。这“离别”二字是双关的。表面上,是指春天里人们离别外出;实际上,这里还暗指南宋朝廷和金国议和,宋室南迁之事。因为“离别”也含有“分离”的意思,而作者在这里所说的“离别”,显然是指后者
【注释】 1.点绛唇:唐教坊曲,又名“凤衔杯”、“锁合欢”,有《点绛唇》、《凤衔杯》两种。词牌名。 2.孤山:在杭州西面,山上多植梅,故称梅岭。 3.次林君复咏草韵:林君复字复叔,号竹坡,南宋诗人,善作小词。 4.壬午: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 5.绿似裙腰:形容梅树的枝干像女子的裙子那样柔软而美丽。 6.断桥:指西湖上的断桥,是苏小小与情人游赏的地方。 7.残梅馀处:指梅花凋零之处。 8
雨霖铃 用柳耆卿韵,为杨汉人悼亡姬卢淑媛(壬午) 琴台愁切。看山枕上,粉痕都歇。吹箫月夜佳偶,到长安里,梨云晓发。二十四桥望断,但枯坐悲咽。似海燕、玳瑁双栖,忽地分飞浪花阔。 注释:琴台的忧愁让我倍感沉重。看着那枕上的粉痕都消失了,仿佛是吹箫的人在月光下的美好夜晚与心爱的人在长安里相会。然而,当梨花飘落在清晨的雾霭中,他们却匆匆分开了。二十四桥上,我望着远方,只感到无尽的悲伤和哀怨
【赏析】 《望江南》是唐教坊曲名,又名《忆江南》、《梦江南》。词牌单调三十三字,上下片各四句五仄声韵,双调一百零六字。此词为闺怨词。 “尖瘦矣”三句,写纤足的娇美。“尖瘦矣”,即纤小瘦弱之意。“被底最留情”,言纤趾留在绣被之中。“桃叶飞来刚写样,月痕斜处一同行。”两句用典。南朝宋时,谢道韫嫁王凝之,夫婿外出,道韫以桃叶自随。后凝之出外,道韫以手支颊,作沉思状。凝之归家,问其故。道韫答以“风日好
【注释】 ①回文:即倒读的诗。壬午: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为壬子年,故称“壬午”。②晓:早晨。③春楼:春天的小楼。④小:形容词,小的。⑤钩月:新月。⑥愁:忧愁。⑦絮飘风满地:柳絮随风飘扬。⑧画长眉:形容女子眉毛如画。 【赏析】 这是一首写闺妇思夫的词。词的上阕写暮春景象,表现闺妇在寂寞中盼望丈夫归来的心情;下阕写室内清冷凄苦,表现闺妇独处时的孤寂和思念之情。全词用白描手法
【注释】: 处处:到处。 花草:泛指花草树木。 燕燕莺莺:燕子、黄莺等。 飘飘洒洒:形容花瓣随风飘落,纷纷扬扬。 寻寻觅觅:形容在寻找美好事物时的心情。 春春:即“春风”,这里指春天的气息。 独独卿卿恨恨:用“独独”、“卿卿”来表达对某人的深深思念。 呜呜咽咽声声:形容哭泣的声音。 【赏析】: 《河满子·怀春》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和内心情感的词作。上片写春景,下片写春情。全词通过描绘春天中花花草草
【注释】: 忆王孙:词牌名,又名“贺圣朝”“归朝欢”。此调有平仄两体。平韵者,四仄一叠韵;仄韵者,三平两迭韵。本调押平声韵。 咏雪(壬午):借景抒怀的词,咏物兼抒情。以咏物起兴,以写景结句,全篇融情入景,情景交融。 同云照水暗惊鱼。 正是寒江独钓时。 暖阁红帏满泛卮。 欲成诗。 报导梅花折一枝。 译文: 乌云遮住天空映照在水面上,让鱼儿感到惊恐不已。 此时正好是寒冷的江中独自垂钓之时。
【诗句注释】 1. 凌波曲:唐代教坊曲名,多写妇女的姿容。 2. 谢淩、尹淩:指美女。 3. 甄妃:指东汉时甄皇后,汉献帝的嫔妃。 4. 佩珠解曾、缄书寄曾:指书信往来。 5. 比鸥凫更能:比喻自己像水鸟一样自由自在。 【译文】 刚刚将谢氏与尹氏的美丽容颜相提并论, 询问她们的娘家在吴兴。隔了几层宫墙, 佩戴着珍珠项链,曾经寄过书信。 海浪花多的地方,我轻捷地飞跃。 比起水鸟和野鸭
注释: 笙箫乐声尚未停歇,珠翠香气数不胜数。 女子喷出口脂般的红色,结成如桃花般雾气。 穿着鲜艳的衣裳追逐弹丸,夜间又迷了回家的路。 不要再唱《柳枝词》,愁煞了闺中的妇女。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描写春游的词作,通过描绘女子在春游时的场景和心境,展示了古代女性的生活状态和社会背景。 "笙箫乐未央,珠翠香无数。" 这句诗描述了春游时的音乐声和香气。笙箫是中国古典音乐中常见的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