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想得忘餐。
早团圞。
不许从前愁闷、锁眉端。
口不应。
心相订。
两难瞒。
恰似树头梅子、惹人酸。

【注释】

本意:指词牌。

壬午: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作者时年24岁,在临安府任监印官(即主管文书的官吏)。“壬午”应作“淳熙”解。《梦窗词集》有《相见欢·丙申元夕》等作品。

佳人想得忘餐:佳人——美女。想得—思念。

早团圞:早春天气还冷,还没有结出果实的意思。团圞,是古代一种乐器,形状像琵琶,以弦索为柱,用木为槽。此处借指春天。

不许从前愁闷、锁眉端:不许,禁止;愁闷,忧愁郁闷;锁眉端,皱眉头。

口不应:口中说不出话来。

心相订:心中相互约定。

两难瞒:既难以对别人隐瞒,也难以对自己隐瞒。

恰似树头梅子、惹人酸:恰似树上初生的梅子一样,使人忍不住要流口水,形容女子的美丽可爱,令人心动神移,欲罢不能。

【赏析】

此首《相见欢》,词调名取自宋代词人姜夔的《白石道人词》。全词通过写与情人的别后相思,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之情。

上片写与情人的别后的相思之苦。“佳人”一词,既指女子,又泛指美人。“想得”两句,描绘了一位佳人在思念中忘却饮食,甚至到了连饭都不想吃了的境界。这两句诗化地描述了佳人的痴情。“早团圞”,早春尚未开花,故云未结。“不许从前愁闷”,是说自从离别之后,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因愁绪而皱眉头了。这里,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把离别前后的两种神态形象地展现出来。“口不应”三句,诗人以“口不应”表示无法向人诉说心中的思念之情,以“心相订”表示自己心中早已有所打算,但仍然无法对人言明。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心理描写,把内心的感受表达得淋漓尽致。

下片写与情人的别后的相思之情。“两难瞒”三句,进一步渲染了两人相思之苦。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反衬的手法,将两人的相思之情表现得更加强烈。“恰似”两句,诗人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佳人比作树上初生的梅子,既美丽又诱人。这两句诗不仅形象地描绘了佳人的美貌,而且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她的喜爱之情。诗人通过这种巧妙的比喻,使诗句更加优美动听,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这首词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词作。诗人通过对与情人分别后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的刻画,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痴情女子的形象。同时,诗人还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使整首词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