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素
念奴娇·送外北上 别离谁惯,况正当春暮、凄凄风雨。既酌金尊须痛饮,莫絮伤心软语。柳拂津亭,花飘山店,珍重长安路。妇虽非健,学持今日门户。 就是白首慈亲,双双黄日,君漫回头顾。纵为家贫希斗粟,须识折腰非慕。凤诰诚荣,鹿车亦乐,但望归无阻。试听林外,子规啼血方苦。 注释与赏析: - 诗句解释: 1. “别离谁惯,况正当春暮、凄凄风雨。” 描述离别之难和春季的凄凉天气。 2. “既酌金尊须痛饮
这首诗的格式非常特别,采用了“先写诗句,后写译文,然后给出关键句的注释”的方式。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1. 首句“我与君同气”,意为我和你是兄弟,有着相同的血脉和气质。 2. “却缘何、生花好笔,不能相似。”这里的“生花好笔”形容你的文才出众,而我却不能与之匹敌。 3. “大抵两间灵秀毓,男子原多女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我们都是男性,但女性往往更具有天赋和才华。 4. “何况又
水调歌头·侍家大人之台湾任渡海作 极目滔滔也,怒浪拍长天。扁舟直破重溟,身世共茫然。腾起龙宫光怪,现出蜃楼变幻,日月浴双丸。回首大江渡,更觉姿奇观。 兰闺里,盈盈女,怯惊湍。问谁似我帆底,巨浸纳胸宽。但愿高堂百岁,安稳风波宦海,常此住来便。瀛岛倘能至,还欲访真仙。 注释: - 极目滔滔也,怒浪拍长天:极目远眺,只见滔滔的海浪拍打着长空。 - 扁舟直破重溟:小船像一把直刺重洋的利剑,直穿云海。
诗句:病起楼头月影低,天寒风急雁声稀。 译文:病后起床站在楼头,看到月光被云遮住,天气寒冷,秋风凛冽,大雁的叫声也变得稀少了。 赏析: 在宋朝张素的《鹧鸪天·怀远》中,诗人通过描绘一幅秋日的凄凉景象,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孤独感受。首句“病起楼头月影低”便勾勒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月光被云遮掩,增添了一层朦胧与神秘感,使整个场景显得更加凄清。接着
【注释】 冰轮:即明月,因月亮有圆缺之分,故称“冰轮”。双星:指牛郎织女。巧节:七夕节。灵鹊:传说中的神鸟,据说能搭桥使牛郎织女相会。银河:银河系,由无数恒星组成,横贯太空。庭陈瓜果,楼穿针线:七夕节时,人们要设筵摆果,以祈吉祥。楼穿针线:妇女们用彩线穿针。更漏歇:更漏停止计时了。欢娱离别:欢乐与离别。 【赏析】 这首词的上片描写了七月七日(七夕节)牛郎织女相会的情景。“冰轮半吐”两句
苏幕遮·对雪 【注释】①冻云:浓密的云。②寒雾起:起浓雾。③玉树:指梅花。④摇冷砌:摇曳着冷清的台阶。⑤季子:春秋时齐国大夫,字子羽,善养马。⑥貂裘:皮毛制的冬天御寒的衣服。⑦琼花:比喻雪花。⑧南来骑:指南方飞来的大雪。 【赏析】《苏幕遮》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一首词。上阕写冬雪初降、万籁俱寂、一片银白的世界;下阕写作者因思乡而夜不能寐,遥想远方的人寄书问候的情景。全词情景交融,意境优美
池莲花谢篱菊花残,正念远人天际边。 塞雁南来带信至,先看平安两字言。 想安慰我离愁万千种,谁知反触愁绪生。 过去二十年寄居蚕丛,总辜负年华和名利。 急整理回家的马鞭,鬓发料非昔日之发。 怎如今不把瓜期记,越看那红笺细楷,感觉心情像醉了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此题要求对诗句进行翻译,并结合诗句的内容、表达的情感以及整首诗的主题进行分析。“圣主临朝重义门”,“圣主”指皇帝,“临朝”即当政,“重义门”是指重视义门,义门是胡氏的郡望;“紫泥旌表不优恩”,意思是说皇帝给胡氏以荣誉,但并不给予什么好处,所以用“不优”;“广延墨客收经籍”,意思是说广招文人学士,让他们收集整理经书;“已见丹朱及子孙”
我与君同气,却缘何、生花好笔,不能相似。大抵两间灵秀毓,男子原多女子。何况又、穿经穴史。一卷吟钞窗下读,洵清才、绣虎雕龙丽。心敬服,砚焚矣。 自来极盛难为继。昔吾叔、高歌白雪,振声当世。再赴公车悲旅卒,鹊起何期弱弟。想跨灶、泉台心喜。但愿早蒙稽古力,赋清平、直到龙楼里。方慰得,女媭意
别离谁惯,况正当春暮、凄凄风雨。既酌金尊须痛饮,莫絮伤心软语。柳拂津亭,花飘山店,珍重长安路。妇虽非健,学持今日门户。 就是白首慈亲,双双黄日,君漫回头顾。纵为家贫希斗粟,须识折腰非慕。凤诰诚荣,鹿车亦乐,但望归无阻。试听林外,子规啼血方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