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
【注释】 谭篆青:指《后汉书·方术传》中张道陵炼丹于石室,其地有紫金炉,炉中有五色烟气,故称“五色云气”。 濠梁:指春秋时期楚王与庄周对话的濠水之畔。 【译文】 九月望日之后一个人在北海独游,踏着秋天的霜树登高吟咏。 经过池塘时寒冷的鸭子躲避人行,还借残芦庇护。 我独自站立在石头栏杆上倚靠着,期待晴空万里消除水气。 萧瑟寥落的诗境之中,就当作是濠梁秋思,悠然自得地领悟其中意趣。 金粉迷茫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春天的诗词。下面是对诗句和译文的逐句解读: 1. 烛影摇红 烛花(丙辰(民国五年)) - 注释:这是一首诗的名字,"烛光摇曳,映出红色的花瓣"。 2. 千叠愁痕,梦回不碍春云掩 - 译文:梦中的悲伤如重重的皱纹,春日的云雾也不妨碍它们。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梦中感受到的深深的哀愁,就像层层叠叠的皱褶,而春天的云雾似乎也无法完全遮挡住这些忧愁。 3. 半规松翠掠新鬟
烛影摇红 月季 月季,即木犀,又名月桂、月桂树、月橘、月桂香。 译文: 月季花在风中摇曳,一年之中有十二个节气,每个节气都会有新的花期。 注释: - 廿四番风,漫将花信从头数:指二十四节气中的每一个风向都带来了新的季节和新的花期。 - 一年一月一番新,不解情如许:一年之中有十二个节气,每个节气都会有新的花期,但春天的花开总让人感到新奇而美好。 - 海峤灵根暗孕,斗婵娟、尹邢共住:海峤是山名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姜夔的《烛影摇红·丁未元夜》中的一首。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1. 第一良宵,雨丝搅得愁心碎。(好的夜晚,却有细雨纷扰,令人愁绪难断。) 2. 六街铺遍是春阴,火树无人赛。(京城的大街上,到处是阴云密布的景象,只有那些灯火辉煌的地方显得格外孤独。) 3. 年少俊游不再。(年轻时的那些游玩,如今已不再。) 4. 剩恹恹、夜情私耐。(我只剩下了深深的孤寂和思念。) 5.
烛影摇红 丁巳上元夜泊河桥 露驿烟庄,一般箫鼓千门沸。 银毯彩幔四围红,漾遍斜桥里。 曼衍鱼龙百戏。 闹蛾儿、游童成队。 非无粉帕,亦有檀钗,暗中潜坠。 注释:露宿的驿站、烟雾笼罩的村庄,到处都是箫鼓声和喧嚣声。四周环绕着五彩缤纷的帷幕和红色的地毯,仿佛整个斜桥都沉浸在其中。各种各样的鱼龙杂技表演正在进行。闹蛾、游童都穿着粉红的帕子,也有戴檀木梳的人,他们偷偷地从人群中掉落了。 回首春城
【译文】 那石缺墙边的东面,有那家游女在闲暇时窥探宋的。 她联牵红袖倚靠在春丛之中,妖态只有谁能够欣赏? 她爱这冶艳容颜和纤细的腰身,笑针娘、玉葱难动。 假如逢到天宝年间,腻粉酣红,一定嫌肥重。 【赏析】 《烛影摇红·石阙墙东》是宋代词人周美成为悼念亡故的爱妾而作的一首悼亡词。此词以石阙墙东为背景,写一位女子的闲情逸致,表现了词人对亡妾的深情怀念。全词上片写女子的容貌,下片写她的情思
【译文】 鹊桥横亘天空,似含柔情欲渡那浅滩的风波。谁知又是别经一年,瞬间情意又重新展露。难道尘缘未了,料想天帝孙儿愁思难免。今夜欢爱,昨夜凄凉,明日悲怆哽咽。缺月如梭,银汉淡秋,秋风卷动湘帘。流萤乍见映照湘帘的影子,却向层楼远去。漫笑灵妃梦短,应惆怅、画堂深院。人间乐事,天上佳期,风云顿遣。 【注释】 七夕:古代节日,即农历七月初七,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鹊(què)架横空:指银河。架
【注释】: 谢巢:谢家,泛指富贵人家,燕子常飞到那里筑巢。双栖燕:指夫妻或恋人在一起。 东风:春风,春天的风。绊:缠绕、束缚。杨花:柳絮。和天远:和天上的月亮一样遥远。半镜流红:镜子中映出的是落花的颜色。涴(wò):沾污。约略残颦:大约是微微皱着眉头的样子。新怨:新的恨事。寥落空尊:空荡无人的酒杯。西园宴:指在园林中举行的宴会。 流光:流水一样地流逝,这里指时间。销尽:消磨掉。雨声中
诗句释义 润涩琴丝,暗敲窗竹人初定。 - 润涩: 形容词组,形容音乐或声音的音质。 - 琴丝: 指琴弦。 - 敲窗竹: 敲击窗户旁的竹子。 - 人初定: 指人物已经安顿下来。 胆瓶清瘦小桃枝,屏底娟娟影。 - 胆瓶: 一种古时用来盛水的容器,通常较细长。 - 清瘦: 形容物体瘦削、简洁。 - 小桃枝: 小树枝干纤细。 - 屏底: 屏风下面。 - 娟娟: 美丽的样子。 象局娇嫌袖冷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叠鼓收寒,试灯风小珠帘卷。 - 叠鼓声中驱散了寒冷,微风轻拂下,珠帘被轻轻卷起。这里“叠鼓”可能指的是夜晚的鼓声,象征着夜幕的到来,而“试灯”则意味着点起蜡烛来照明。 2. 玉梅消瘦倚窗枝,蟾月窥人浅。 - 玉梅(或称腊梅)因寒冷显得憔悴,它依偎在窗口的枝头,仿佛在凝视着月光,月光似乎也显得格外清晰。 3. 十里银笙钿管,簇行云铜街绣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