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坚
【注释】 ①范文正公:范仲淹(950-101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官至参知政事,封楚国公。谥号“忠肃”。 ②苍翠:青绿色。 ③混沌初:宇宙未分之时,天地形成之前。 ④纷破碎:指石像残破不全。 ⑤穿沿:沿着石头小路走。 ⑥谢屐行:指谢灵运的屐(一种鞋),相传他曾因游山而穿坏。 ⑦香山才品题:唐白居易曾为杜甫的诗作《秋兴八首》中的“丛菊两开他日泪”作注:“秋气清,菊花黄
让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的内容: 仲弟借书持要不谨护有损为之覆背葺还 —— “仲弟”指的是兄弟中的弟弟,他借了一本书,却不小心弄坏了。 昔闻勤读者,三度绝韦编 —— 他以前听说过勤奋读书的人,曾经三次中断阅读去处理其他事情。 读书书已破,书则在肺肝 —— 现在这本书已经被翻破了,但里面的知识依然深深地留在他的心里。 摘实咀其华,发挥事业间 —— 他像摘果实一样地吸收书中的知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名为《诗谈》。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和赏析。 我们来翻译这首诗: 吾嗤彼云士,努力事诗妍。 竟日搜枯肠,抽黄对白间。 尔何无达观,局促自缚缠。 不见渊明陶,有诗累百篇。 要以写吾心,出语如流泉。 采菊见南山,得句于悠然。 少陵动感慨,忠义胆所宣。 有时心境夷,亦复轻翩翩。 纤纤白云闲,无心游日边。 风石激而奇,奔迸生云烟。 讵以天然态,而事斧凿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题目为《送李宝文赴宣城》。下面是诗句和译文: ```plaintext 漕使李宝文先生除宣城守 幕客崇酒觞,渠渠饯行舟。 先生蘸甲饮,不使涓滴留。 持盏顾谓言,汝复能吟不。 尔不歌吾行,而俟吾言求。 沃尔满钟酒,畀尔笔力遒。 扶舆懵懵醉,梦化蝴蝶游。 夜分起展烛,落笔莼丝柔。 请歌先生行,真与人不侔。 前者亦云归,金帛囷载收。 今惟明月耳,舴艋轻浮浮。 视彼掊敛徒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西湖美景的诗。诗人在诗中描述了西湖的美丽景色,如湖边的房子、钟鱼、雉堞等。同时,诗人还表达了自己对西湖的喜爱之情。 “闻借侯家宅,湖边度夏凉。”这句话描绘了诗人听到的消息:有人借用了侯家的宅子,可以在湖边度过炎热的夏天。这里,“侯”可能指的是侯家(一称侯府),而“借”则是借用的意思。 “钟鱼连梵寺,雉堞傍城墙。”这句话描述了西湖周边的环境。钟鱼指的是钟乳石,梵寺是指佛教寺庙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谷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幅春日花枝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和赏析: 1. 浓写花枝淡写梢,鳞皴老干墨微焦。 - 注释:浓笔描绘了盛开的花枝,淡笔描绘了花枝的嫩梢,形容花瓣丰满,色彩艳丽。用墨色深浅不一的方法表现花树枝干的苍老,暗示岁月的痕迹。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手法,既展现了花朵的繁盛,又透露出花枝的沧桑,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玄晖工画山,最识山之趣。 每言笼朝云,乃是奇绝处。 君家结幽亭,两峰正当户。 窣堵冠其巅,云中双笔露。 宗老为扁名,得自昌黎句。 相当卷书坐,埙篪递吟赋。 是时神宇泰,白云未飞去。 滃然截山腰,素练初横布。 须臾朝阳升,景象几更互。 盘旋宛游龙,披离擘轻絮。 春澌苒而泮,青烟惟一缕。 霏微辨冈峦,历落分岛屿。 露晞如膏沐,苍翠尽还故。 松针与篁丛,贯穿珠无数。 应接良不暇,诗料亦既富。
诗句: 家徒空四壁,箪笥笑且便。 译文: 家中只有四面墙壁空空如也,饭盒和竹筐虽然简陋却也足够使用。 注释: 家徒四壁 - 形容家里非常贫困。 箪笥笑且便 - 箪笥(dan si),指古代装食物的竹篮,这里用来形容生活虽简朴却足够满足。 赏析: 此句描绘了诗人家中贫困但依然能自足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清贫生活的无奈与接受。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展现了他们的坚韧与毅力。
万寿寺避暑读书 梵寺斋殿深,屋古洞阴冷。火云自空飞,此地暑尽屏。 乍至心已清,坐久体如冰。官清务乃简,居易事亦省。 是为臭味同,玉碎金无矿。萧闲日追随,论辩当修省。 展书相对读,佳处击节猛。舆皂谓前兹,文会无许盛。 觞咏直寄耳,沈湎夫岂肯。过从奚厌密,交道久弥敬。 无令数斯疏,此语共知警。 译文: 在万寿寺的斋殿中避暑读书,感觉屋檐下古洞阴凉。天空中的火焰云飘浮着,这里是炎热夏日的避风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要求分析诗句的意境、手法、内容等. 此诗是作者在异乡思念家乡亲人之作.首句写轻衫薄纱剪裁得体,楚楚动人,可见其对衣饰精心打扮;二句点出思家的原因:忆起当年在家时,因亲蚕事而娇嗔地将含着芬芳的紫笑花带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