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金缕曲·又上雕鞍去》。下面是诗句和译文: 又上雕鞍去。 影迷离,黄沙一片,皂雕飞处。 青海不来如意梦,有梦转愁无据。 不道只暂时相聚。 刚是尊前同一笑,掩银屏,脉脉成千古。 心如醉,愁难谱。 箜篌别后谁能鼓。 枉教他,金钗划影,碧天凝伫。 过尽征鸿书未寄,断送朱颜如许。 打叠起,相思无数。 篆字香销灯灺冷,枕函香,别是闲情绪。 惊入夜,帘纤雨。 注释: -
【注释】: 金缕:指代一种乐器名,即琵琶。龙家召:龙家,指汉高祖时龙且的封地召陵(今河南省郾城县东南)。步月沙州:即《水调歌头》中“乘舟梦觉,误入藕花深处”之“藕花深处”。 【译文】: 夜泊龙家召的步月沙州 又挂孤帆去。 甚东西,绿萍吹转,碧天云暮。 四坐哀思间豪竹,昨夜星辰方聚。 有几辈新知俊侣。 共倒深杯香满满,算凄凉,别泪都如许。 所不得,鹧鸪语。 出门都是天涯路。 叹年华,飘零书剑
【注释】 金缕曲·其二:词牌名,双调九十五字。上片四句,下片五句。“无计留春住”:意思是无法留住春天,指春愁无法排解。“怪连朝,心情草草”:奇怪接连几天,心情焦躁不安。“问讯故国花世界”:意思是探询故国的花儿盛开的地方在哪里。“祗堕溷沾茵无主”:意思是只落在污泥中,无人问津。“弹指流光真似箭,向闲阶,独立空延伫”:意思是时间就像闪电一样飞快,独自站在台阶上凝望着远处。“年年院落凭来去”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理解诗句的含义,把握诗歌的主旨。“金缕曲”是词牌名,这首词的题目是《出都留别》,词的上阕写词人离开京都时的感怀;下阕写词人离开京都后的感受。 诗中“挥策黄金台”句的意思是:挥鞭驰骋在金碧辉煌的长安城。这里以“黄金台”代指繁华的京都(长安)。 诗中“有烟树”句的意思是:烟雾笼罩着树木,迷茫无际。这里的“烟树”,指京城的景色。 诗中“层叠云山遮不断
诗句解释: 1. 走马章台路。 - 这是一句描绘古代诗人经常在章台路上骑马的情景,象征着一种自由奔放的生活态度。 2. 记曾经酬风唱月,命俦啸侣。 - 这里回忆起过去与朋友们一起吟诗作对的美好时光,展现了文人骚客间的友情和雅致生活。 3. 兵后衣冠非故物,零落词场尊俎。 - 描述了战争之后,人们衣冠不整,失去了往日的风采,词场中也显得萧条,尊俎(古代宴会用具)也变得无人问津。 4. 道此事
这首诗是蔡息庵的《金缕曲》,下面是逐句翻译: 文恪当年宅。 在城西,四牌楼畔,当街庙侧。 石老娘标胡同号,犹是明朝遗迹。 认第二大门路北。 坊巷方隅分明记,有鲤庭,桃李尝趋集。 数年序,已逾百。 王郎往昔侨居日。 我曾经,追陪觞咏,升堂入室。 庭院幽深花树盛,窈窕浓青蒙碧。 有几许,养翁亲植。 草木何如人寿永,问青杨,旧馆谁能识。 循残纸,感而述。 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 1. 文恪当年宅。
【注释】 此汉铮铮铁:指魏铁三的刚劲、勇猛。 更生小、会骑飞马,雄姿英绝:年轻的你骑马如飞,英气非凡。 匣里剑光如雪:剑光闪烁如同白雪。 浇不灭、胸中热血:不能浇灭我心中的热血。 沧海惊波蛟气恶:大海中的惊涛骇浪,蛟龙的气势凶猛。 长河影,耿不灭:黄河的水流像影子一样,永不消逝。 酣歌应击铜壶缺:豪情满怀地唱歌,直到击打铜壶的声音也消失了。 更那堪、误伊芳草,数声啼鴂:更令人难以忍受的是误了春草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姜夔的《金缕曲·孤雁儿·秋雨》中的一句。 诗句解析: 1. 煮梦灯如豆,正当时、月圆花好,亏卿撒手。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在梦中仿佛回到了过去,那时的月亮正好圆满,花儿也盛开,可惜你却离开了我。 2. 底事撇人中道去,累我寒衾孤守。 这句话的意思是,为什么在这个时候你离开我,让我一个人孤独地守着寒冷的被子。 3. 已拚却、沈腰僝僽,止恐夜台卿不惯,怕容光、更比侬消瘦。
诗句释义: 1. 笑云萍遇。 - “笑云萍遇”表达了诗人对偶然相遇的感叹,可能是指与某人的不期而遇或遭遇。 2. 剧相怜、风尘满地,头颅如许。 - “剧相怜”表明两人之间有深刻的同情或共鸣;“风尘满地”形容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充满了尘土和混乱;“头颅如许”可能指代的是战争或政治斗争中牺牲的生命数量之多。 3. 弹遍哀丝三百曲,流水落花春去。 - “弹遍哀丝三百曲”表示反复弹奏悲伤的曲子
诗句: 艳魄埋无地。幸人间、葬花有冢,浇花有泪。月满秦楼箫声冷,吹破人天绿意。 译文: 美丽的身躯消失在无垠的大地,可惜世间并没有真正的安息之处,只有人们用鲜花和泪水来纪念她。月光洒满秦楼,箫声清冷如水,打破了人世间的绿色希望。 赏析: 这首词是程颂万在一次狂饮后所作,抒发了他对于逝去美丽生命的深深哀思。词中“艳魄埋无地”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的美丽躯体虽然消散在这个世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