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参差、冶城烟树。故人知在琳宇。绣衣来就论文饮,随意割鸡炊黍。欢乐处。忘尔汝。清谈况有神仙侣。一杯缓举。放远目增明,遥岑出翠,俯仰几今古。
红尘梦,不到丹台紫府。寻真偶得佳趣。两株翠柏参天起,千亩渭川烟雨。君已许。向此地结亭,为我开窗户。朝来暮去。待细揽烟霞,平分风月,挥洒锦囊句。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望参差、冶城烟树。故人知在琳宇。”这四句写景,描绘了一幅冶城烟树的画卷,诗人通过这四句,写出了故人的踪迹所在。“琳宇”即楼阁,这里指友人居住的地方。“绣衣来就论文饮,随意割鸡炊黍。”这两句写与友人相会的情景。作者与友人一起饮酒作诗,欢聚一堂,畅谈文论,其乐融融。

“欢乐处。忘尔汝。清谈况有神仙侣。”“尔”,同“耳”,指你我;“汝”,代词,你。“尔汝”是古人表示亲密无间的词语。此处指作者和友人之间亲如兄弟的关系。“清谈况有神仙侣。”清谈,指清雅高雅的谈论。“神仙侣”比喻高雅的谈伴。“清谈况有神仙侣,一杯缓举。放远目增明,遥岑出翠,俯仰几今古。”此句写饮酒之趣。诗人与友人一边饮酒,一边谈论人生哲理,彼此意气相投,情趣盎然。

“红尘梦,不到丹台紫府。寻真偶得佳趣。”“红尘”,指世间红尘,指人间世界。“丹台”“紫府”都是道教中的神话人物所居住的地方,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丹台紫府”指神仙的世界。“红尘梦,不到丹台紫府,寻真偶得佳趣。”诗人感慨自己虽然身在红尘之中,但未能真正领略神仙世界的奥妙,只是偶然间获得了一些感悟而已。这几句诗写出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生活的厌倦之情,对神仙世界的向往之心。

“两株翠柏参天起,千亩渭川烟雨。”这两句写景,诗人以浓墨重彩描绘出了渭水两岸的自然美景。“两株翠柏”,点出地点,也点出时间(春),同时表明诗人的心境也是轻松愉悦的。“千亩渭川烟雨”则进一步描绘出了渭水的壮美景色,渭水之畔烟雨蒙蒙,一片迷蒙的景象。这两句诗描写了自然美景与作者心情的契合,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

“君已许,向此地结亭,为我开窗户。”这两句抒情,抒发了作者想要结交朋友的愿望。“亭”是指一种建筑形式,这里指亭子。“君”指友人或对方的朋友。“开窗户”指为作者打开门窗,让作者能更好地欣赏大自然的美好风光。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朝来暮去。待细揽烟霞,平分风月,挥洒锦囊句。”“朝来暮去”指从早晨到晚上的时光流逝。“细揽烟霞”指仔细地观察和欣赏大自然的美。“平分风月”指分享大自然的美景。“挥洒锦囊句”指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几句诗描写了作者与友人一起欣赏美景、分享快乐时光的场景。

【赏析】

《摸鱼儿》是一首写山水田园的词,词中的景物多用比喻和拟人手法,把抽象的感情赋予具体形象。如“青山隐隐水迢迢,望断江南江北路”,“江上何人初见月?风帆沙岸未归航”,“山衔落日无穷树”。

这首词是作者游览秦淮河时所作。词中的景物多用比喻和拟人手法,把抽象的感情赋予具体形象。如“青山隐隐水迢迢,望断江南江北路”,“江上何人初见月?风帆沙岸未归航”,“山衔落日无穷树”,“云外落星横玉绳”等句子,既表现了词人的游兴,又渲染了夜幕降临时的宁静气氛和朦胧色彩。全词语言清丽,意境优美,富有民歌风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