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一何丽,湖水清且弥。
天高灏气浮,我行适其时。
陂长秋意住,蘋末来清飔。
扁舟日来往,薄宦焉能羁。
山中耆旧人,吟啸相追随。
茶笋尽禅味,风月多襟期。
胡为滞江表,一钵营朝饥。
何当归来乎,共赋丛桂枝。

【注释】

吴山:指浙江的天目山。

寄茂枯林上人:寄赠茂枯林寺的上人,即诗人的朋友或熟人。茂枯林:在今浙江杭州西南。

一何丽:多么美丽啊。

湖水:这里指西湖的水。

清且弥:水清澈得没有一点杂质。

灏气浮:高远的天空中飘荡着浩渺之气。

我行适其时:我正赶上了好时候。

陂长秋意住:秋天的景致长满了池塘四周。陂,水池。

蘋(pín)末:指浮萍。清飔(suī):清凉的微风。

薄宦:微薄的官职。羁:被束缚的意思。

耆旧人:年老有名望的人。耆,通“齿”,年纪大。

茶笋:泛指茶叶和笋子。禅味:佛教的味道。禅宗认为万物皆有佛性,因此一切事物都充满了禅意。

风月多襟期:心胸宽广,爱好自然,追求高尚的生活情趣。

胡为滞江表:为什么滞留在外?胡,疑问词。江表,长江以南地区。

营朝饥:为了谋生而忙碌于朝政。

何当归来乎: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归:回家。

共赋丛桂枝:一同吟咏《楚辞·九歌》中的“湘夫人”篇,湘夫人是屈原的神女,相传屈原投江后,湘夫人为他送来了香草,并说:“闻道君当为我相求。”后来便用“共赋”来代指共同创作诗歌。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九年(814),当时作者因受权臣李逢吉谗言而被贬官江州司马,心情郁闷,寄寓在茂枯林寺的上人的家中,写下了这首诗。

首联“吴山一何丽,湖水清且弥。”写吴山之秀色以及西湖之清美。吴山即今天的灵隐、虎跑等诸山,诗人从远处眺望,感到它非常美丽。湖水则显得异常清澈,连水中的细微杂质都没有了。

颔联“天高灏气浮,我行适其时。”写诗人行走在宽阔的高天上,觉得天空中飘荡着浩渺之气,正是自己行走的好时候。诗人以“适其时”来形容自己的心情。“适”,适合;“其时”,就是此时。

颈联“陂长秋意住,蘋末来清飔。”描绘了一幅湖边景色图。长满野草的水塘里停驻着浓浓的秋意,一阵凉爽的风带着清新的气息吹来。“秋意”,秋天的景象;“清飔”,清凉的风;“蘋”,一种生长在水上的草本植物,此处用作动词,意为长出这种植物。

尾联“薄宦焉能羁。何当归来乎,共赋丛桂枝。”写诗人被贬谪在外,不能自由行动,他问自己,何时能够回到家乡,与朋友一起吟咏诗歌,共享那份宁静的生活情趣呢?诗人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描写山水美景、表达自己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