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叹世人太执迷,随声逐色转倾危。
若能返理穷诸己,性定身安神自怡。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可叹世人太执迷”:“可叹”表示感叹或遗憾,这里指世间的人们过于执着和迷信。 “世人”指的是广大的人,即所有人。 “执迷”是指对某种观念或行为固执地坚持,不愿意改变或放弃。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人们盲目追求某种信念或行为的批评,认为这种盲目性是值得叹息的。

  2. “随声逐色转倾危”:这里的“随声逐色”意味着盲目跟随他人的意见或行为,而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转倾危”则表示这种盲目性会导致个人或社会陷入危险的境地。 这句话强调了盲目从众的危害,提醒人们要有自己的判断力,不要盲目跟风。

  3. “若能返理穷诸己”:这里的“返理”指的是回归理性,回到事物的本质或根本原因上去寻找答案;“穷诸己”则表示深入思考自己的内心,了解自己的真实需求和欲望。 这句话鼓励人们要深入思考,不要仅凭表面现象或他人意见做出判断,而是要回归本质,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

  4. “性定身安神自怡”:这里的“性定”指的是内心平静,不受外界干扰;“身安”则表示身体健康,生活安宁;“神自怡”则表示精神状态愉悦,自我满足。 这句话表达了一个理想的状态,即当人们能够控制自己的内心,保持身体的健康,同时心情愉悦时,就达到了一种内心的平和和安宁。 这句话也暗示了只有通过自我反思和调整,才能达到这种理想的状态。

译文:

儒教、佛教、道教三教合流,总赠程洁庵。儒教有十五首诗来致知格物。

令人遗憾的是世上的人太过执着于某些信念和行为。如果能够回归到事物的本质,深入思考自己的内心,那么内心就会平静,身体也会安康,精神状态也会愉悦,从而实现内心的平和和安宁。

这首诗强调了个人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以及对内心平衡的追求。它鼓励人们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判断,不要盲从他人。同时,它也提醒人们在面对困境时要有信心和决心,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此外,诗中还提到了一些关于身体健康和精神愉悦的观点,这些都反映了古人对于生活的理解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