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有着无总难通,两下俱捐又落空。
无有兼资终是幻,执中方可合神功。
【注释】
着有着无:指佛教中的空、有之二宗。
执中方可合神功:指禅宗的“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顿悟法门;执中即执中道,指禅宗的“无相”,即“不立一切名相”。
【赏析】
此诗是一首偈语体的作品,旨在阐述佛教中的空、有之二宗。
首句“着有着无总难通”,指出了禅宗中的空、有之二宗难以通达。禅宗认为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空即是无,有即是有,所以无法区分。
第二句“两下俱捐又落空”,则进一步强调了禅宗的这种观点。他认为如果执着于有或无的观点,就无法解脱生死轮回的痛苦。只有放下对有或无的追求,才能达到解脱的境地。
第三句“无有兼资终是幻”,则指出了禅宗的另一观点。他主张在空与有之间寻找一种平衡,既不偏执于空也不执着于有。这种观点被称之为“无有无有”,被认为是禅宗的最高境界。
最后一句“执中方可合神功”,则是对禅宗顿悟法门的总结。他指出禅宗的顿悟法门并非直接指向某一具体的法门或教理,而是要通过内心的修炼和实践来领悟。只有坚持住中道,才能最终达到佛的境界。这就是禅宗的核心思想——心性本净,烦恼障蔽,唯有通过修行才能净化心灵,恢复本性。
这首诗通过阐述佛教中的空、有之二宗,以及禅宗顿悟法门,表达了作者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认识。他认为禅宗是一种超越语言和文字的思想体系,而真正的修行者应该通过内心的修炼和实践来领悟其中的真谛。这种修行方法不仅适用于佛教徒,也适用于所有人的心灵修炼,帮助人们摆脱世俗的困扰,回归内心的宁静与和谐。